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讲座PPT课件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讲座PPT课件
• 2、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经得到全世界的 公认。
• 3、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和任务 • 倡导 • 促成 • 协调
• 倡导: • 倡导政策支持;卫生部门和非卫生部门对健康需求
和有利于健康的积极行动负有责任,
• 倡导激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 分配并保证健康作为政治和经济的一部分,
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
什么是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和组织手段
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社
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 康的职责、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
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健康促进
1、 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
工 作
2、促进创造支持性社会环境; 3、促进社区能力的发展;
三、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一)行为和行为改变理论
• 1、行为的概念与行为的形成
• 行为是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 和心理变化的反应。
本能 摄食、性、睡眠、自我防御等 行
为
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符合 社会 社会规范的行为
2、影响行为的因素
• 1)遗传因素 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如:吸吮、呼吸、摄食、眨眼、吞咽、睡眠行为等。
• 2)环境因素 (环境
行为)
• 直接因素:知识与态度、技术与能力、亲友的态度;
• 间接因素: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
信仰、教育、制度、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规
律、意外事件等。
• 3)学习因素 行为和发展的促成因素。
• 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 • (1)使其认识目标行为,从理论上感受到
对他的需要; • (2)从而学习并形成和巩固各种有益的行
为。
3、健康相关行为
• 健康行为:是人类身体、心理、社会各方
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
疾病有关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的行为 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工作 目标
以行为改变为目标。
特点
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 2、以行为改变为目标; 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 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
理论
以行为学、心理学、传播学、 教育学、社会学、预防医学 以及社会市场学等学科的理论 为基础,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理 论
学科特性 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具有多(跨)学科性
• 协调: • 需要协调所有相关部门的行动,包括政府、卫生
和其他社会经济部门、非政府与志愿者组织、地 区行政机构、工矿企业和新闻媒介部门。社会各 界人士作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参与。
• 各专业与社会团体以及卫生人员的主要责任在于 协调社会不同部门共同参与卫生工作。发展强大 的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以保证更广泛、更平等地 实现健康目标。
• 倡导卫生及相关部门去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愿望,
• 倡导支持环境和提供方便,使群众更容易做出健康 选择。
• 促成: • 健康促进的重点在于实现健康方面的平等。
包括给群众以正确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促使他们能够明智、有效地预防疾患和解 决个人和集体的健康问题。
• 在选择健康措施时能获得支持环境的稳固 基础、知识、生活技能以及机会。在这方 面男女应该平等享有。
学科特性 无学科特性(或称为跨学科而又无进
1、健康促进的策略
• 1986年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 的《渥太华宪章》指出了五点策略:
•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 创造支持环境; • 强化社区行动; • 发展个人技能; • 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
•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 创造支持环境;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以传播、教
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 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 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健康教育
工作 内容
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卫生保健知识、新闻、政 策、法规等);对个体和群体目标人群进行健康 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培训;针对 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
• (4)工作主体不仅仅是卫生部门,面是社会 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 (5)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有组 织的参与;
• (6)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基础上,强调人与 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 意义,目的和任务
•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 1、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 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
内容
• 相关概念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 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 •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
• 一、相关概念
健康的概念
• WHO《组织法》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 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 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身体
精神
健康教育的概念
• 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
• 调整的重点是最需要的地区和最需 要的人群。
• 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2、健康促进的内涵
• (1)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 仅限于疾病预防;
• (2)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行 为,生态环境,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等;
• (3)是运用多学科,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包 括传播、教育、立法、财政、组织改变,社区开发 及当地群众自发地维护自己健康的活动;
• 包括政策、法规、财 政、税收和组织改变 等。
• 为实现人们的行为改 变创造环境和物质条 件。
• 强化社区行动;
• 发展个人技能;
• 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 是健康促进的基础策 略。
• 调动和发挥积极性; • 提高各种技能。
• 1、提供信息; • 2、掌握知识; • 3、树立健康观念; • 4、选择健康行为; • 5、改变不健康行为。
内
4促进个人和群体提高保
容
健知识和技能
5、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工 作 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盟并履行对健康的责 目 标 任为目标。
特点
健康促进
以行政(组织)关系为主要的工作机制; 以倡导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合作关系和联 盟为主要工作方法;以社会性健康问题为 着眼点;
属于行动领域;艺术性高于科学性。
理论 目前运用的还是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并没有 形成健康促进的系统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