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教学设计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服装结构的空间化能力
解决途径:目标导向(问题提出)——问题讲解(人体结构图与服装结构三维对照对媒体讲解)——理论总结(消化为个人经验)




教学难点:服装结构与人体结构关系的应用
解决途径:讲解与学生互动结合,课上深入学习与实训指导结合,板书图文剖析与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个人课后拓展训练
课后评价
1.学生利用名师空间课堂和班级管理云平台发布本节课后任务及学习心得,供大家学习交流。
30%
综合评价
教师寄语
2.教学反思
1.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式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实物传阅观察阶段,学生表现出多样的思考结果,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氛围。
2.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虽然内容安排合理,但是教学细节体现的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结合各部位在结构制图中的学习,用心体会
进入课堂资源、班级管理平台学习
五、教学评价
1.学习评价表
评价内容
学生姓名
评价日期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权重
得分
课前评价
课前教材预习及课间学习情况和任务准备情况进行评价。
10%
课中评价
课堂听课记录:听课态度良好、积极参与互动、积极提问、积极思考做好笔记与问题记录
60%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主观性。
2.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对服装设计与工艺这门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而且学生对服装相关的基础知识(号型、代码、线型……)都已基本掌握。结合教材内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是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具体包括:人体各部位结构特点;颈部与衣领的关系;躯干与上装的关系;前胸与后背的关系;上肢与衣袖娥关系;下肢与裤、裙的关系。由于本课的内容在性质上偏向于理论讲解,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氛围。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在授课模式上结合多媒体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学生分析:作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新学生,本身存在两个不足,分别是:1.基础薄弱,思想散漫游离不定。2.对所学专业特性一概不知或知之甚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存在短暂的好奇探索阶段,这个阶段一只存在近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针对以上学生特点,本课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努力做到通俗易懂,紧贴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互动性教学环节,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剖析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要点难点。
2.按照教师引导结合自己思考,总结不同人体部位与服装相应部位的关系
教材
服装实物班级管理平台
5
课堂小结:本次授课内容分为两节,内容看似简单,实际需要深刻体会,多加思考。
5
作业布置:课后把人体结构与服装各部位关系的概念和具体结构特征熟加记忆理解,上交听课笔记和记录。
课后延伸
人体颈部、躯干、上肢、下肢的活动特点与范围思考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
1.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标
1.能够理解人体外形结构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2.理解什么是人体外形,由哪几结构部分组成
3.理解什么是服装结构
技 能
目 标
1.掌握人体结构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2.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结构制图中去
情感态
度目标
1.通过讲授、问题引导、多媒体教学和现场互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针对不同部位,同学之间互相观察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1.组织分组展开活动
2.引导学生文明活动
3.提示观察重点
4.归纳总结
学生之间在颈部、躯干、上肢、下肢部位进行互相观察
教材
PPT课件
班级管理平台
15
课 堂活动3课堂讲授
1.重难点知识讲解
2.PPT课件图片展示
3.学生随时提问,及时解决疑难点
1.根据任务导向,推进教学内容
服装结构基础之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课程名称
服装结构基础
授课时数
2
授课老师
叶梅
授课班级
19服装班
授课地点
班级教室
所选教材
《服装结构制图》 徐雅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年级学生。
◆专业知识:服装结构基础是一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也是入门的基础。本课从服装结构与人体外形的角度,试图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的设计来源,也就是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又分为不同的功能部位,服装在设计制版过程中既满足了人体各部位的活动功能又符合一般的审美法则,这样的制版设计才是合格的版型设计。那么,本课就是要让初学服装结构的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结构制图回答讨论结果
教材
班级多媒体管理
5
课 堂活动1观看图片
1.颈部的特征
2.颈部与衣领的关系
3.衣领的造型特点
1.问题提出(男女老少不同人的颈部特征)
2.观看图片
3.总结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进行思考、讨论、代表回答问题。
教材
PPT课件
班级管理平台
10
课 堂活动2学生互动
2.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
教学手段
时长
课前
活动
课前预习教材和进入班级多媒体控制平台查找资料。
课外指导,组织学生进入网络资源课堂学习,设计制作教学任务单
收集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教材
图书馆
班级多媒体管理平台
课题
引入
组织教学: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复习提问:
1.复习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运用多媒体PPT课件,把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更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融入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热情
5
实物展示法
通过服装的实物展示,学生会对所教理论知识与PPT图示有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理解过程,此过程获得的知识结构会更牢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整体教学按照课前准备——任务引入——任务讲解——实物传阅观察——归纳总结——课后延伸等步骤开展。
2.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本课的教学
3.归纳总结
学生认真跟进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好笔记,提出问题,随堂提问(教师随堂解决或是课下单独解决)
教材
PPT课件
板书
班级管理平台
40
课 堂活动4实物展示观察
实物传阅观察
(衬衫、裙子、裤子)
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2.提示观察侧重点
3.做好观察记录(表现突出者)
1.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观察衬衫、裙子、裤子等服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序号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设计意图
1
讲授法
对具象性知识进行讲解授惑,让学生一听了然。
2
问题引导法
提出学习问题,加以引导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入到课堂中来
3
讲练结合法
采用多媒体图示,黑板板书进行讲授解析。结合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活动,来提高老师教的效率,学生学的效果
4
多媒体教学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