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病人导尿操作规程

女病人导尿操作规程

女病人导尿操作规程屏风、治疗车、治疗盘、气囊导尿管、引流袋、手套、无菌手套、20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20毫升、碘伏一次性尿布、便盆;洁尿包:外阴消毒物(弯盘、镊子、棉球、小量杯);导尿包:弯盘、洞巾、棉球、小量杯、尿培养试管、石蜡油棉球、镊子、血管钳。

以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分开大阴唇,右手持镊子夹消毒棉球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

1)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尿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患者的感受。

2)留置导尿病人每日用1:10碘伏行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3)妥善固定引流袋低于耻骨联合,避免着地;引流袋一般每周更换1—2次,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须每天更换。

4)对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须动态监测留置导尿尿液的pH值,并对尿液pH>6.8的高危堵塞类患者每2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对尿液<6.7的非堵塞类患者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

5)根据病情鼓励病人在留置导尿期间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

会阴冲洗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1、各种会阴部手术的术前准备2、接生、特殊检查前准备3、需保持会阴部清洁者二、用物准备:便盆、冲洗盘(消毒钳、肥皂浆棉球、干棉球、0.5%PVP-I棉球、2.5%PVP-I 棉球),消毒治疗巾。

三、操作方法:1、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

2、备齐用物,向病人解说。

3、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向外展,或膀胱结石位,臀下垫油布或便盆4、以卵圆钳夹持肥皂浆棉球洗,顺序依次为:大小阴唇、阴阜、大腿内1/3,会阴体部、臀部、肛门。

1)、大小阴唇向下擦洗2)、阴阜部左右横擦3)、两大腿内侧分别由里向外擦洗4)、会阴体不能左右擦洗5)、肛门周围从外肛门处擦洗,最后擦肛门5、用0.5%PVP-I溶液冲洗会阴,顺序同前,最后再次冲洗大小阴唇。

6、用干棉球擦干会阴(顺序同前)。

7、用2.5%PVP-I棉球消毒会阴,顺序同前。

擦拭消毒两遍,最后从大小阴唇处开始至会阴体部终止于肛门处。

8、撤离便盆,垫消毒治疗巾。

四、注意事项:1、每次擦洗范围不能超过前一次。

2、注意冲洗水的温度,冬天适当加开水。

阴道冲洗操作规程一、目的:1)控制及治疗炎症,促进阴道血液循环,减少阴道分泌物。

2)妇科手术前的常规准备。

二、用物准备:冲洗床(海绵垫)、橡胶单、一次性中单、一次性妇检垫、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灌洗器、窥阴器、卵圆钳、无菌持物钳、立式照明灯、冲洗液(常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500—1000mL)干棉球、2.5%PVP-I棉球、0.5%灭滴灵纱布。

三、操作流程:1)工作衣、帽、口罩穿戴整齐,备齐用物。

2)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工作,嘱病人排空膀胱。

3)铺好冲洗床,将灌洗袋挂于离床沿60-70cm高处,并排空管内空气。

4)协助病人上冲洗床,脱去一侧裤腿,取膀胱截石位(冬天适当保暖)。

5)戴一次性手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冲洗外阴。

6)润滑窥阴器,持窥阴器将两叶合拢后倾斜约45度沿阴道后壁轻轻放入,避免触碰尿道口。

旋转成正位后,打开窥阴器,直至宫颈充分暴露,观察阴道四壁黏膜、宫颈及分泌物情况。

7)持冲洗头,打开止水开关。

冲洗阴道左右壁及后穹窿,然后轻轻转动窥阴器,再冲洗阴道前后壁,使阴道四壁均能冲到。

8)冲洗完毕以后,关上止水开关,用卵圆钳夹干棉球,擦净阴道内留有的药液,再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棉球缸内夹取2.5%PVP-I棉球,由卵圆钳夹住擦拭阴道各壁、宫颈,尤其是穹窿部位,根据医嘱放入0.5%灭滴灵纱布或阴道内上其它药,完毕后将窥阴器合拢后轻轻旋转取出。

9)擦干外阴及臀部,协助病人穿裤下床。

10)整理冲洗床,整理用物。

四、注意事项:1)冲洗时应认真、严肃、关心体贴病人,动作要轻柔。

2)冲洗前应排空膀胱。

3)冲洗时防止交叉感染,妇检垫、手套、窥阴器、卵圆钳、灌洗器一人一换。

4)冲洗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冲洗液或阴道分泌物冲入宫腔,引起上行感染。

5)冬天应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受凉。

冲洗液应适当加温(41-43℃),以免引起寒战不适。

6)行经期及阴道出血时,禁做阴道冲洗。

新生儿复苏操作规程一、复苏的延迟可使复苏更加困难,做充分的准备及其重要。

对任何一次分娩(即使预计是完全正常的分娩),也应做好下列最基本的抢救准备:1)预热辐射床2)所有复苏设备应保持功能完好,就进放置,随时可用。

3)要有两名能够相互协作并掌握复苏全面技术的工作人员在场。

二、复苏的初步措施:复苏的初步措施是指适合于所有刚出生新生儿的一些基本步骤,包括即刻综合评价及处理、保温、摆好体位、触觉刺激以及评价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全过程应在30秒内完成。

1)即刻综合评价及处理: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对羊水性状、呼吸或啼哭、皮肤颜色、肌张力以及新生儿成熟度做粗略评价。

2)辐射床温度3)摆好体位:新生儿仰卧,稍头低脚高位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4)吸引:常用吸引器材有球形吸引器、Delee氏吸管或机械吸引器等。

要领:先吸口咽,然后鼻腔。

吸引要迅速、轻巧、有效。

过度刺激咽后壁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使用机械吸引器时负压不宜超过100mmHg。

5)擦干及触觉刺激6)评价:用于指导新生儿复苏的评价内容为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

评价呼吸:若无呼吸,或喘息,应立即人工呼吸。

7)人工通气方法:自动充气气囊是最常用的复苏气囊,面罩应覆盖口鼻并且和面部形成密封,用指尖挤压气囊容积的10%-20%,频率在每分钟40次。

8)建立人工通气后的处理:经过15-30秒钟的人工通气后应常规检查心率,在6秒内确定心率,即6秒钟心跳数×10得心率近似值(用听诊器或触脐带根部)。

若心率>100次/分,并出现自主呼吸,可停止人工通气并给予输自流氧和触觉刺激,若无自主呼吸则继续做人工呼吸。

若心率<100次/分,应继续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同时做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1)指征:经100%氧气进行有效通气30秒后心率仍<60次/分,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通常两名抢救人员共同协作,负责人工通气者位于婴儿头侧,胸外心脏按压人员以及给药人员位于婴儿两侧或足端。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再下方。

以双手拇指法:即以双手的大拇指并列或重叠置于胸骨的下1/3处,其他手指环绕躯干并以双手手指支撑后背,该方法效果好,较常用。

心脏按压应与人工通气保持协调。

3)心脏按压频率应保持90次/分左右,人工呼吸约30次/分,即每做三次心脏按压后人工通气一次。

按压力一般以胸骨压下深度达新生儿胸廓前后径的1/3为度。

4)心脏按压后的每隔30秒钟评价心率一次。

5)若经100%氧气进行有效通气并胸外心脏按压30秒后心率仍<60次/分,除继续人工通气外,应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法在原来采用面罩和气囊法通气,应考虑改用气管内插管通气。

6)如果心率达到60次/分以上,可停止按压,继续人工通气直到心率快到100次/分以上并出现自主呼吸。

四、气管内插管1)大多数窒息新生儿可通过面罩和气囊人工通气而得到成功的复苏,需及时插管的:1、若新生儿窒息严重、恢复缓慢而需要较长时间的人工通气时,气管内插管可以更可靠的通气。

2、若用面罩和气囊通气无效,应及时改用气管内插管通气。

3、需要气管内吸引时,如羊水Ⅲ度浑浊伴新生儿窒息。

4、怀疑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2)选择合适的导管如体重在2000-3000克内径为3.5mm,体重>3000克则内径为4.0mm。

新生儿后镜镜片0号合适于早产儿,1号合适于足月儿。

3)方法:插管以前,应使新生儿头部适当仰伸,头部居中线。

操作者位于新生儿头侧,以左手大拇指及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持喉镜。

右手固定婴儿头部。

插管时首先将镜片插入口腔内舌和硬腭之间,轻轻将镜片顶部推进到会厌谷,然后向喉镜把柄方向太高整个镜片,暴露咽部,暴露会厌及其下方的声门。

4)如果镜片位置不当,可能无法立即显露声门,需要根据镜片的位置作及时的调整。

如果镜片插得太深,可见到镜片周围是食道,应逐渐退出镜片知道看到会厌和声门。

5)若插得太浅,见到镜片前方是舌头,继续推进镜片直到会厌谷。

6)有时虽然镜片位置正确,但仍然很难清除暴露声门,这时可在颈部气管上方适当按压,使气管位置压低,有利于更好的暴露声门。

7)声门暴露后,右手持气管插管导管,在直视下经新生儿口角将导管插入声门,并使导管的声带标志线到达声带水平。

然后以右手将导管固定于口唇,左手退出喉镜。

8)若插入导管后作人工通气,应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同时听诊上腹部,注意有无气体充入声。

五、药物治疗少数窒息新生儿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应继续用有效的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

1)肾上腺素如果新生儿经100%氧气正压人工通气并胸外心脏按压至少30秒后心率仍<80次/分,或出生时心率为0,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

给药途径首选脐静脉,也可经气管插管内灌注。

常用剂量为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次。

如需要可每隔5分钟重复使用。

2)碳酸氢钠常用剂量为5%碳酸氢钠3-5ml/kg,以等量注射用水或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注入。

3)扩容剂如果有明显的失血病史,经过充分的氧合后皮肤仍然苍白或血压下降,应考虑使用扩容剂。

如全血,5%白蛋白或生理盐水,经脐静脉或周围静脉给药,剂量为10 ml/kg。

新生儿沐浴技术【评估】1、新生儿一般情况。

2、新生儿一般情况(黄疸程度、有无疱疹、红斑、损伤等)。

【准备】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备齐用物。

物品:大、小毛巾、婴儿包被、清洁毛衫、尿布、浴液、塑料垫、消毒石蜡油、棉签、梳子、75%酒精、PVP碘、婴儿爽身粉、污物桶、磅秤、水温测试计、双氧水等。

环境:干净、舒适,温度适宜。

新生儿:取安全、舒适体位。

【操作程序】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准备洗澡用物—→调节水温—→操作台上铺大毛巾—→将新生儿抱至操作台上—→检查胸牌、手表带—→将婴儿胸牌别在洗澡者身上—→脱去婴儿衣服,观察全身情况—→处理胎脂—→将婴儿放至洗澡架上—→用小毛巾(湿)擦脸(先擦眼睛)—→用水淋湿婴儿全身—→将沐浴液倒在护士手上,按婴儿头、颈、腋下、两上肢、前胸、后背、两下肢、臀部顺序擦抹—→按以上顺序用水冲净浴液—→用大毛巾按以上顺序将婴儿身上水擦干—→给婴儿磅体重,并做好记录—→用棉球将婴儿耳部水吸干—→脐部消毒(必要时使用脐绷带)—→女婴将阴唇分开,用消毒石蜡油轻轻自上而下将分泌物擦净—→扑粉(头部、腋、肘、腹股沟)—→检查手表带、胸牌等标识—→兜好尿布,穿好衣服—→将婴儿送回产妇边—→整理用物,做好各项检查登记。

【要求】1、室温(24—26℃),水温(37—38℃)。

2、遇头血肿、难产(产钳、头吸。

臀牵引)者,可观察24小时后再行初次洗澡,重症婴儿病情稳定后再洗澡;头部有血迹时,先用水淋湿后再用小梳子轻轻梳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