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准备 (1)2.1施工准备 (1)2.2各部门准备工作 (1)三、施工部署 (2)3.1施工总体规划 (2)3.2施工队伍组织 (3)3.3材料供应计划 (4)3.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4)3.5材料设备要求 (5)四、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 (6)4.1施工测量 (6)4.1.1平面控制 (6)4.1.2高程控制 (6)4.2水平和垂直运输 (6)4.3施工程序 (7)4.3.1施工顺序 (7)4.3.2土方工程 (7)4.3.3 垫层施工 (9)4.3.4钢筋工程 (9)4.3.5预埋件工程 (10)4.3.6 模板工程 (11)4.3.7混凝土施工 (11)4.3.8脚手架工程 (13)五施工进度 (14)六质量保证措施 (14)6.1质量保证体系 (14)6.2 质量保证措施 (15)七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6)7.1 安全管理目标 (16)7.2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7)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炼钢车间J~K轴/8~11线之间。
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整板基础,基础最深达到8.4m。
闷渣池采用C30耐热混凝土,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采用玄武岩或安山岩,耐热温度800摄氏度,渣沟、管廊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由于本工程位于长江沿岸,底下水非常丰富,又是深基坑开挖,所以基坑开挖存在很大的困难。
并且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短。
因此,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是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关键。
混凝土:1900m3钢筋:200t 模板:5000m2二、施工准备2.1施工准备各部门分工负责,围绕工程开工,进行工程技术、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队和管理人员的组织、物资、资金等方面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工程按期开工。
2.2各部门准备工作1)工程部负责下述方面的工作:a、熟悉施工图纸,收集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并报送施工监理审批;b、及时进行图纸自审和规范的学习,参加监理组织的图纸会审并对作业队进行交底;c、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周转材料用料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进场计划送交经营部,编制工程设备进场计划提交物资设备部;d、根据施工图向试验室提交配合比委托书;2)经营部负责下述方面的工作:a、根据施工图纸,提出工程用料计划并送交物资设备部;b、根据施工图及工程合同,编制施工图预算,制定工程成本管理目标;c、选择施工作业队并签订劳务合同。
3)物资部负责下述方面的工作:a、根据工程部送交的施工用料计划和经营部提交的工程用料计划,选择合格供方,并签订材料供货合同。
4)试验室负责下述方面的工作:a、根据工程部的委托,及时进行砼、砂浆的试配并出具配合比报告;b、根据物资设备部的委托,进行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试验,并将资料送交工程部。
5)安检站负责下述工作:a、与作业队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b、进行进场前安全教育培训,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施工部署3.1施工总体规划根据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借鉴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总工领导下,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物资部、安质站、实验室等部门配合。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有关施工方案、操作规范及规程,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由质量员负责跟踪各道工序是否按方案及规定要求进行,物资部负责配合工程技术部计划采购、加工各施工材料,实验室负责对施工用料进行检测和实验。
组织机构图生产经理主任工程师中 搅加 工车 间拌 站钢 筋砼 集队工施业专工班专施业组砼 预件 厂制 构质量部安全部结构施工队土建施工队土建施工队项目经理物资部工程部3.2施工队伍组织针对基础的特点及工期要求,为加强施工中的控制,项目部指派项目副经理王伟同志具体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另外分工如下:质检员张凯、安全员周军、技术员高伟共同对闷渣池施工进行控制。
实验、材料由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结构施工队伍进行流水施工。
具体人员安排如下:土方队(20人):所有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及回填。
降水队(10人):负责施工期间的降水工作。
基坑维护(5人):负责钢板桩及支护等工作。
模板队(50人):所有结构的放线、支模、加固等施工任务,并配合其它专业作业。
脚手架子队(20人):所有脚手架的搭设、拆除等施工任务。
钢筋队(40人):所有钢筋制作、安装、绑扎、加固等施工任务。
砼浇筑队(10人):现浇砼的运输、浇筑入模、养护、成品保护等施工任务。
零工队(10人):卫生、文明施工及现场材料转运等。
装卸队(10人):模板、钢筋、水泥、砖等材料进场、搬运装卸。
3.3材料供应计划由经营部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需求提前提出工程用料、辅材、施工成品、半成品的用料计划,由工程部按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提出具体的施工用料计划,物资设备部汇总。
材料按工程进度需要分期分批进场,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控制、管理。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要求投入以下施工材料:3.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为满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施工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3.5材料设备要求各类用于工程施工的材料均优先选用通过质量认证的大厂产品,采购物资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经实验室复检合格后再用于施工中。
所有材料建立见证取样制度,均报监理工程师作见证取样。
只有实验合格后才用于工程中。
钢材、水泥均办理材料跟踪台帐,由物资部、工程部负责。
对工程设备做到常维修、更新,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保持施工机具良好的状态,特别是混凝土搅拌站及砼输送泵、运输车的维护。
四、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4.1施工测量4.1.1平面控制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厂区总控制网建立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在闷渣池南北两侧埋设测控点。
利用控制点用全站仪测出基础两个方向的控制轴线,再用全站仪测出各个基础纵横中心线及桩基的中心点。
在基坑边订上木桩,垫层施工完,将定位轴线测设到垫层上,并用红油漆做出醒目标识,标出轴线。
4.1.2高程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投测到过滤工段附近,然后再投测到施工完的混凝土结构上或已经绑扎的主筋上,用以高程控制。
4.2水平和垂直运输本工程的水平运输设施采用3台平板车运输,负责运输钢管、扣件、钢筋、模板和木方等。
人工负责上车和卸车(部分采用75t汽车吊)从钢筋车间、仓库、周转材料对方场地等转运至闷渣池。
本工程的垂直运输设施采用一台型号为75t汽车吊,定点放置在闷渣池现场。
4.3施工程序4.3.1施工顺序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底板施工→侧壁施工及顶板施工→土方回填→方坯等耐磨材料的施工。
4.3.2主体结构件总体安排本工程共有两个伸缩缝,分三部分。
施工时现从11线向~8线开挖(由浅至深),挖至第一道伸缩缝位置时,现行施工这部分的垫层及上部结构,使土方和结构施工同时进行。
工程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
4.3.2土方工程4.3.2.1土方开挖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周边的建筑物的情况。
制定了二次开挖的施工方案,第一次现开挖至-3m进行卸载,周边铺设彩条布,防止下雨造成塌方;然后施工钢板桩,再开挖至设计标高。
这样做就避免了厂房柱因土方开挖导致偏移、倾倒等状况的发生。
本工程土方量较大,故采用3台1 m3反铲进行大开挖,基坑四周严禁堆土4台自卸汽车配合3台反铲挖掘机运土,土方外运至2公里外业主指定临时堆土场。
根据施工要求及开挖土的性质施工工作面预留1.5m。
±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8.6米,为避免基底土体被扰动要严格控制标高,基底预留300mm采用人工清理。
方开挖注意要点:1、由测量人员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土方开挖位置并撒出白线,土方开挖时必须严格按照撒出的白线进行开挖,严禁超挖和少挖;2、开挖自上而下、由8线向11线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以便及时修整;3、基坑周围严禁堆土,配置足够的自卸汽车配合运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挖完,土方外运完;4.3.2.2土方回填本工程土方回填挖掘机及装载机在业主指定地点取土,自卸汽车进行转运。
利用挖掘机把土料摊平及预压,最后采用2t压路机进行局部碾压;采用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基础承台高度范围内周边土方采用人工回填、夯实。
对于由于基础间空隙太小,自卸汽车不能进入的地段应采用小推车运转土料,且此处土方应采用平板振动打夯机夯实。
因此本工程回填土采用3台1 m3反铲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一台2吨压路机、一台20吨压路机、一台振动式打夯机、一台平板夯。
土方回填前应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场地回填前先清除基底积水和杂物。
(2)基底的软弱土层清除,基底的松动土层要充分碾压密实。
(3)基础砼四角采用包木枋子进行防护。
(4)基础及地梁截面尺寸经监理和业主验收合格。
(5)做土工试验,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试验。
土方回填压施工要点:(1)地梁底先用人工填土压实,避免机械碾压破坏地梁;(2)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先用装载机推平,低速压3~4遍;(3)碾压机压实时,控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面与基础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基础碰坏;(4)基础承台周边1000mm范围内土方应先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分层采用平板振动打夯机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30cm,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5)用碾压机压实时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为15~25cm,避免漏压。
运行中心轮边距填方边缘应不大于500cm以防止溜坡倾倒。
边角、边坡及边缘压实不到之处,辅以平板振动打夯机夯实;(6)每碾压一层完后,如果土层表面太干时,洒水湿润,达到最佳含水率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7)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作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8)填方要预留沉降量,一般为填方高度的3%;(9)土方每压实一层之后,必须进行检验,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才能填筑上层。
4.3.3 垫层施工为方便基础及地梁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地梁工程施工前浇筑100mm C15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地梁100mm。
根据测量的中线,按设计图纸尺寸支设,每侧模板背面用打入土内300mm深间距500mm的φ14钢筋固定,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运输车直接倒入模板内,人工铺平后,用震捣棒来回振捣二~三遍,使混凝土内部密实,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及时用刮尺、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抹子进行第一遍收光。
混凝土终凝前,即用手指按压无明显压痕时便可进行第二遍收光。
并由于此处地下水丰富,所以在垫层底铺设彩条布一层,以防止地下水将混凝土侵泡,达到无水作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