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题

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题

23 周亚夫军细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棘.门(jí) 彀.弓弩.(ɡòu)(nǔ) 诏.(zhào)
按辔.(pèi) 介胄.之士(zhòu) 持兵揖.(yī)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彀.弓弩彀:张开
(2)天子先驱
..至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营垒
(4)使人称谢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5)曩.者霸上、棘门军曩:先前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必,一定
(7)匈奴大入边
..入边:侵入边境
(8)上自劳.军劳:慰问
(9)已而
..之细柳军已而:不久
(10)天子且.至且:将要
(11)天子为动
..为动:被感动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诏①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②诏.将军(皇帝下命令)
(2)入①匈奴大入.边(侵入)
②直驰入.(进入)
(3)持①彀弓弩,持.满(拉)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拿)
(4)军①军.霸上(驻军)
②军.中不得驱驰(军营)
(5)之①已而之.细柳军(到,往)
②介胄之.士不拜(结构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6)为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担任)
②天子为.动(被)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2)改容式车(“式”同“轼”,扶轼)
5.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节向周将军下命令:“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派人向他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6.填空。

(1)《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朝代)历史学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裁)。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

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割发代首。

(2)除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治军严明的故事?
【示例】岳飞治军,曾号令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结合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①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中可以看出细柳军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②从“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等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

③从“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中可以看出周亚夫比其他将军更恪尽职守。

从这些内容都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9.“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句有什么作用?
正面表现了将士们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的状态,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10.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能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1.文章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
【示例】恪尽职守(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严整)、刚正不阿。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
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或逢上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敛威。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征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魏征与唐太宗》)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军.霸上军:驻军
(2)以备.胡备:防备
(3)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4)善回.人主意回:驳回,反驳
(5)上尝.得佳鹞尝:曾经
13.翻译下列句子。

(1)上自劳军。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2)征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征奏事久久不停,鹞鹰竟然闷死在皇帝怀中。

14.【甲】文皇帝在慰问过程中,在霸上、棘门军那里,可以“直驰入”,而在细柳军那里却“不得驱驰”(用原文语句填空),两相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其统帅顿生敬意。

15.通过对【甲】【乙】两文的阅读,你觉得两文中的皇帝有何共同点?
【甲】【乙】两文中的皇帝都是深明大义、胸怀宽广的人。

附【乙】文参考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很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

有时遇到皇帝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帝也就因此息怒了。

皇帝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

魏征奏事久久不停,鹞鹰竟然闷死在皇帝怀中。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太史令。

司马迁少时跟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后漫游全国。

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前104年(太初元年)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

前99年(天汉二年),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

在狱中,他仍写作不辍,出狱后,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书令。

这使他更加发愤著述,终于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成了这部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的巨
著。

后人将这部书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此书也并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