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EA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B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E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2.到较远的地方夹取无菌物品时,持物钳的使用应:BA右手持持物钳,用左手遮盖B持物钳与容器一同搬移,就地使用C手持持物钳快速行走至目的地D手持持物钳,小心被污染E持物钳前端应始终朝下,防止污染3.对芽孢无效的消毒剂是:AA70%酒精B2%碘酊C碘伏D0.5%过氧乙酸E环氧乙烷4.临床最常用、消毒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DA日光暴晒法B焚烧法C煮沸消毒灭菌法D压力蒸汽灭菌法E辐射消毒灭菌法二、多选题1.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是:C ②③④⑤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③破坏结构,使其失去转化能力④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氧化能力⑤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2.下列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有:C②④⑤①75%酒精②0.2%过氧乙酸③0.2%新洁尔灭④环氧乙烷⑤2%戊二醛3.中等水平消毒剂有:①②④①75%酒精②2%碘酊③40%甲醛④漂白粉⑤0.2%新洁尔灭三、填空题1.医院感染必须具三个条件:2.无菌物品是指:3.白血病、器官移植、早产儿等需进行隔离。

4.临床最常用、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5.已铺好的无菌盘的有效使用时间为四、名词解释1.消毒答: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无菌技术答: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灭菌答: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4.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遭受感染并出现症状者。

五、简答题1.临床哪些操作前要进行手的消毒?答:(1)实行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前。

(2)护理免疫力低下或新生儿前。

(3)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4)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5)护理传染性病人后。

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答:(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所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液应新鲜配制。

医.学全.在.线网站(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刷干净,去除油脂及血、脓等有机物。

浸泡时物品的轴节要打开,管腔内要充满药液,使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充分与药液接触。

(5)浸泡中途如另加入物品,应重新计时。

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人体组织。

(6)消毒液应贮放于无菌容器中,挥发性的消毒液容器要加盖,并定期测量其比重。

3.简述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因素(1)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穿透性能以及消毒过程中应维持的酸碱度。

(2)被消毒物品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如脓、血、分泌物等可减弱消毒剂的作用。

(3)消毒时间。

(4)温度和相对湿度;甲醛消毒时,相对湿度是80~90%。

(5)酸碱度。

4.何种情况下要执行洗手技术。

答:(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2)接触干净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3)上厕所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伤口前、后;(4)戴无菌手套前和脱手套后;(5)护理特殊易感染病人前;护理感染病人后或护理可能携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病人后。

六、论述题1.叙述理想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答:(1)广谱;对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效力。

(2)性质稳定,不易挥发,使用时间持久。

(3)有效浓度低,作用时间快,易溶于水。

(4)毒性低,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或不引起过敏反应。

(5)与肥皂、酒精、血液等有机物接触不降低或失去作用。

(6)用法简便,价格低廉,可以大量供应。

2.叙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答:(一)对操作者要求1.必须衣帽整洁,戴好口罩、帽子,剪短指甲、洗刷手。

2.操作要在视线以内,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或桌面以上。

3.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医学全.在.线4.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重新灭菌。

(二)对环境要求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2.减少人员流动,且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等工作,以防止尘埃飞扬。

3.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

(三)无菌物品的放置、有效期放置:(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且有明显的标志。

(2)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包布潮湿后应视为污染,不可再用。

(3)无菌容器或包上应注明名称、消毒日期,并按失效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先失效的在前,先用,以免浪费。

有效期:7天(四)无菌物品的存取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容器或液中保存,不可过久地暴露在空气中。

2.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3.未经灭菌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区域。

(五)无菌物品的使用1.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2.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已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亦不可再放回。

基础护理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练试题一、单选题1.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A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B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E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2.到较远的地方夹取无菌物品时,持物钳的使用应:()A右手持持物钳,用左手遮盖B持物钳与容器一同搬移,就地使用C手持持物钳快速行走至目的地D手持持物钳,小心被污染E持物钳前端应始终朝下,防止污染3.对芽孢无效的消毒剂是:()A70%酒精B2%碘酊C碘伏D0.5%过氧乙酸E环氧乙烷4.临床最常用、消毒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A日光暴晒法B焚烧法C煮沸消毒灭菌法D压力蒸汽灭菌法E辐射消毒灭菌法二、多选题1.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是: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③破坏结构,使其失去转化能力④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氧化能力⑤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①②③②③②③④⑤②④③④2.下列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有:①75%酒精②0.2%过氧乙酸③0.2%新洁尔灭④环氧乙烷⑤2%戊二醛①②③②③②④⑤②③④③④⑤3.中等水平消毒剂有:①75%酒精②2%碘酊③40%甲醛④漂白粉⑤0.2%新洁尔灭①②③①②④②④②③④③④⑤三、填空题1.医院感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案】2.无菌物品是指:。

【答案】3.白血病、器官移植、早产儿等需进行隔离。

【答案】4.临床最常用、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答案】5.已铺好的无菌盘的有效使用时间为。

【答案】医院感染管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 ( 消毒 ),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 ) 处理。

3 、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透皮肤或粘膜而进入 ( 无菌组织) 或 ( 器官内 )的器材。

如手术器械和用品、心导管、移植物、输液输血器材等,必须灭菌,首选 ( 压力蒸气) 灭菌,经受不住高压时可选用 (环氧乙烷) 或 ( 高效灭菌剂 ) 。

4、多重耐药菌株MRSA中文全称是指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 是指(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 、VRE是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5、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6、医院评审中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别为低于---- 7 %、 --- 8 %和 --- 10 %;漏报率应低于 ---- 20%。

7、手术器具及各种穿刺针等的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

8、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9、碘伏用于皮肤粘膜消毒含有效碘的浓度为(0.5 ) %,用于阴道冲洗为(0.025 )%。

10、体温计浸泡方法:第一盘使用含有效氯( 0.2 )%的消毒液浸泡( 5 )分钟,第二盘使用含有效氯( 0.2 ) %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第三盘用(凉开水)洗干净后晾干保存。

二、是非题:(对√错×)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全部活的微生物,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2、胃镜与活检钳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

(×)3、低度危险性物品如血压计袖带、压脉带等需按时清洗干净,用低效消毒方法即可,只有在明显被污染的情况下才需要高水平消毒。

(√)4、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是不可预防的感染。

(×)5、导尿管属于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须进行灭菌或高水平的消毒处理。

(×)6、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

(√ )7、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甲醛熏箱可以用于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保存。

(×)8、中效消毒液包括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洗必泰碘)、新洁尔灭、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9、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的消毒,将经过清洁处理后物品浸泡在1000-2000mg/L浓度(0.1—0.2%)的有效氯溶液内30min以上,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凉干保存备用。

(√)10、2%戊二醛溶液加入碳酸氢钠后可增强其消毒效果,延长有效时间,可保存半个月(×)。

三、问答题:(答题请写卷背面)答案见“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资料”1、医院感染的概念。

2、外科围术期用药的黄金时间。

3、医务人员的洗手指征。

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资料一、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率:卫生部规范规定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分别低于7%、8%、10%;一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低于1%、0.5%、0.5%;漏报率低于20%(三级甲复查要求漏报率低于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