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读了日本对韩国的道歉刘德秦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的昭和天皇通过广播,发表了投降诏书,此后日本开始投降。
这一天被韩国定为光复日,自从韩国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之后,韩国人民为了这一天苦苦等待了35年。
日本天皇为什么投降?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当美国确认投掷成功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广播讲话,“要让日出之国陷入黑暗之中”。
与日本打交道的美国知道,日本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国家,只有在强力打击发生之后,对日本讲话才会起作用。
日本自我吹嘘有武士精神,相信神国不灭,绝对不会向任何人、任何压力屈服,可内心深处十分恐惧。
三天之后的8月9日,上午10点在皇宫准时举行会议,会议途中传来长崎遭受第二颗原子弹攻击的消息,同时还传来苏联红军开始在中国东北出击,突破了关东军防线的消息。
日本开始腹背受敌,以前日本曾制定了一个计划,让天皇逃亡到朝鲜半岛或者中国东北,与美国进行长期战,现在已经无处可逃。
日本更加担心的是另外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
自从日本收听了杜鲁门的讲话之后,日本害怕美国还有第三颗、第四颗原子弹不断投掷到日本岛上。
实际上美国的所有家当也就两个,都用没了,如果想再用,还得再造才行。
军人、天皇都怕美国再投原子弹,还怕国内爆发类似德国暗杀希特勒的暴动,昭和天皇及军人因此下定决心立刻投降。
后来这次决定被说成是“圣断”,避免了日本人“绝种”。
再回到韩国人民欢庆日本投降的话题上。
朝鲜自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与中国陆路相连。
中国无论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也从未想过要侵略、奴役别国,因此与朝鲜也和平共处了上千年。
可日本则不同,一有机会就要当强盗,要跨海到朝鲜半岛上掠抢。
大规模的侵朝在丰臣秀吉的战国时代末期就发生过一次,后在中国的帮助下,才将倭寇驱逐下海。
朝鲜因此更加敬仰中华文明,提防日本的侵害。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立刻要跨海进攻和平的朝鲜。
日本口口声声要帮助朝鲜独立,称朝鲜为“韩国”,将朝鲜的国王恭维为皇帝。
可朝鲜并不买账,不接受日本不怀好意的“奉承”。
朝鲜自古以来使用中国历法,因此认为天下只有一个天子,那就是中国的皇帝,而自己的领导人就是国王,仅为一方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力来自中国天子的认可。
朝鲜人对自己自古以来用汉字、着汉服、使用中国同样的方式为人、地等命名也非常自豪。
不像日本叫田中、松下什么的,朝鲜人认为如此起名是对祖宗的不敬。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一直在朝鲜小动作不断,1874年要讨伐朝鲜,后来散布谣言,挑拨朝鲜国王家族内部争斗,1882年、1884年多次在朝鲜制造事端。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去了朝鲜这个传统的朋友。
李鸿章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朝鲜这个传统友人,他要沙俄来保卫朝鲜。
为此日本再次向沙俄发动战争,1905年之后,沙俄从朝鲜以及中国“南满”撤出。
1909年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被朝鲜义士刺杀,这加快了日本吞并朝鲜的步伐,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
此后,日本强迫朝鲜放弃汉字,改用拼音的谚文;还强迫朝鲜人民信日本的祖宗,让朝鲜人民用日本的姓,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改学日语。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加上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国内的男性青壮年都走上了战场,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想起了自己的殖民地,一个朝鲜,还有一个台湾。
日本政府有计划地将大量朝鲜、台湾人强行押解到日本本土,逼迫他们在工厂工作,或挖矿、修建军事设施。
同时还有很多年轻人被强征到军队中,但是日本严格规定,台湾、朝鲜人不能加入“有技术”的海军;进入陆军也只能从事后勤保障,比如给战马当饲养员、当伙夫等工作。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日本前脚宣布投降,后脚就立刻宣布朝鲜、台湾人不是日本人。
因为根据《波茨坦公报》,日本的领土只有四个岛。
日本要迅速将朝鲜、台湾人“切割”出去的目的在于,这样可以减少支出。
战后有日本三百万军人先后从海外战场回到日本本土,日本统治者深怕这些人掉转枪口对准天皇,因此要对他们实行安抚政策,一方面给他们介绍工作,让许多人进入大学,进入日本国铁,另一方面给他们发复员费,让他们住进政府投资兴建的简易房中。
可这些是不能让“外国人享受”的。
为了将强制带到日本的朝鲜人赶走,日本政府不给他们提供粮食,不让他们的子女进入学校受教育。
日本要解放全亚洲,可就台湾和朝鲜是例外,按理说“解放”应该从自己身边最近的地方开始。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了,可日本既不率领他们一起“投降”,也不承认台湾、朝鲜曾经是日本的受害者。
日本强行将他们的名字写进靖国神社可以,可活人想从日本政府那里获得复员费、各种补偿则没门!被强行押解到广岛、长崎的台湾、朝鲜人,他们并非出于自己的愿望要来日本,他们被用枪逼着来到了日本,可后来他们成了美国、日本的双重受害者。
美国投原子弹是为了炸日本,而且美国知道在东京等地有许多美军战俘,日本要让他们充当人体盾牌,因此美国避开对东京投放原子弹(东京已经被燃烧弹夷为平地,再投放原子弹的意义也相对小),而对广岛、长崎投放,可被强制押解到这里的台湾人、朝鲜人却成为了原子弹的无辜受害者。
日本对本国的“原子弹受害者”提供医疗服务,死去的人合祭在原子弹受害者纪念碑下的名簿中,可在原子弹袭击中死去的台湾、朝鲜人不能合祭,朝鲜人、台湾人多次要求要为死难者修建纪念碑也遭拒绝。
也就是说,日本想说只有日本人自己受到了原子弹的伤害。
后经在日朝鲜人多年的抗争,日本政府最终同意,在广岛和平纪念碑的不远处的一个不显眼的小角落,修建一个祭奠朝鲜人受害者的纪念碑。
日本曾计划要在广岛修建纪念奥茨威辛牺牲者的纪念碑。
想将原子弹与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相提并论。
日本统治者简直就是疯子,任何时候都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私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
美国进攻日本本土,日本要让冲绳成为日本本土的堡垒,让冲绳人民成为美军炮火的盾牌。
挖战壕、防空洞的时候,说要冲绳人与日本人同心,违反者就是叛徒。
可进去躲避战火则不行,美军来轰炸,冲绳人为躲避钻进防空洞,可日本军人将他们驱赶到洞口,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国民”的军人,最后反倒让平民保护自己,他们要让美军炮火去袭击这些无辜的平民。
这时冲绳人不再是日本人了,日本人的生命比“冲绳人”金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驱赶朝鲜人的行动暂时停止,但是日本继续用其他“阴湿”手段,迫害身处日本“前线”的朝鲜人。
朝鲜人无法获得“配给”的粮食,他们的子女无法进入日本的学校,结果北朝鲜、南朝鲜不得不分别运送粮食给他们,提供资金建立了专门的学校,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
直至今日,只要是朝鲜人,他们就不能享受日本的各种福利,不能进入日本的大公司就业,朝鲜孩童在路上经常会受到日本人的袭击。
虽然日本在朝鲜的统治于1945年8月结束,可朝鲜因朝鲜战争被分割为两部分,南、北朝鲜都向日本索赔,可日本这时开始耍赖。
依照《安保条约》,在冷战期间,日本是反共堡垒的后方,而韩国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前线,都是美国“自由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可日本拒不给自己的盟友赔钱。
但日本对给盟主美国,却从来不含糊,向美军提供基地的同时,还负担驻扎费。
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南朝鲜向日本的索赔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日本一直耍赖,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直到有一天,日本突然发生了转变,日本表示愿意赔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作为经济援助。
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转变的呢?是越南战争。
日本一直耍赖不赔钱,1964年10月甚至在东京召开了奥运会,而且申办首次世界博览会也获得成功,日本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经济奇迹,又是高速铁路,又是国民所得倍增,日本前所未有的富裕,但是就是“没钱赔”。
1964年10月日本举办奥运会之前,中国宣布实验成功原子弹,这让日本大吃一惊,当时的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认为中国是个只能向日本出口砚台和毛笔、资源的穷国,没想到中国会成功爆炸原子弹。
池田因此被赶下台,换上了一个要追随美国的佐藤荣作。
佐藤的哥哥岸信介1957年到1960年出任日本首相,他要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这次弟弟上台要围堵共产主义扩张,要为美军提供“后方支援”,让越南战争大打、特打。
日本人之治国,实际上就是治家的放大。
一个家庭有作为“主人”的丈夫和追随的“妻子”,丈夫有否决权、决定权和支配权,妻子只能在“主人”的眼色下有限行动。
日本一直要美国在越南大打,这时佐藤为首的自民党是“主人”,美国要日本提供实际支持,要日本出钱、出人。
佐藤表示,“妻子”、也就是社会党人不同意。
那么好,美国就收手不打。
可日本不行,日本要将中国的力量耗掉,尤其要利用美国出头。
“出人”日本说“受和平宪法制约”,不能出人,那么美国就要求日本多出钱。
日本派社会党人到中国来诉说自民党多么坏,追随美国,要中国在越南痛击美国,这样才能对佐藤造成打击,社会党才有可能执政。
另一方面,佐藤在美国人面前强调中国的威胁多么可怕,实际上自民党与社会党,是“主人”和“妻子”,他们是一家人。
社会党人从中国捞到了好处,自民党人就跟进,没有就否决。
既然日本无法出人,而且韩国也是美国围堵共产主义联盟成员中的一员,那么美国让韩国出人。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在美国的压迫下,日本才同意赔款给韩国。
战争赔款以及经济援助共两部分,约8亿美圆,帮助韩国,是让韩国人替代日本人出现在越南战场,将越南战争进行下去。
“赔偿”实际上是韩国人在战场上代替黄脸的日本人。
1965年,韩日复交。
要是没有越南战争,而且是日本积极鼓动的越南战争,日本与韩国的赔偿谈判,还不知要到什么年月呢。
韩国驻日本的总统代表曾说:日本之对韩国的关注,是因为右翼需要韩国。
也就是说,只有当保守政府需要韩国的时候,才会有点滴实质上的进展,日本内心实际上根本不想给韩国赔钱。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田中角荣访问苏联,日本希望按照自己这个战败国的意志,解决与苏联的“领土争端”,日本称之为“战后总决算”。
日本狂妄地认为,自己现在是“经济大国”,接着要向“政治大国”迈进。
似乎苏联很缺钱,日本动辄用投资、开发资源引诱苏联。
而且还要苏联将“北方四岛”给了日本之后才与苏联签署《和平条约》。
日本只是北极熊身边的一直蚊子,无论你怎么叫,拼命飞动,苏联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
换言之,苏联绝对不会依照日本这个战败国的指挥棒来行事。
日本自田中角荣之后忙了一圈,看到软硬兼施也无可奈何苏联,1978年与中国签署和平条约,此后与美国再次续签了80-90年的《安保条约》。
日本决心从原点重新出发,强化“日美联盟”,压服苏联。
而这也似乎是在旁边冷笑的美国期待的结果。
中曾根正是在日本国内需要转换的时候登场的。
1982年11月中曾根上台,1983年1月访美,他强调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说日本要成为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表现出与里根兄弟般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