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点设置:移动PCB的对点到屏幕中心(F1主光源-,F2主光源+,F3侧光源-,F4侧光源+)亮度调节满意后→Enter →调节蓝框方框大小(F1X方向-,F2X方向+,F3Y方向-,F4Y方向+)→调节满意后→Enter。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对点最好选择最边的位置和特殊的形状(如直角),且两个点在对角。
有一个建议:如是生产SMD3528和大功率产品等材料,对点可以选择两个对角的两个邦定点,并直接把整个邦定位置的圆(即杯)为对点,蓝框大小即是圆的大小。
矩阵式邦定位置的编辑:(F2、点阵产品和背光板、大功率产品、常规SMD产品用)将第一片板的对点2最边的一个邦定点移动到屏幕十字线中心→按F1设为A点→移到A点Y方向最边的一个邦定点→按F2设为B点→移到A点的X方向最边的一个邦定点→按F3设为C点(按以上要求设置后,邦定方式是从A→C→B的行走路线,同时邦定点就是屏幕十字线中心)→F4(输入A→B的邦定点数)→F7→F5(输入A→C的邦定点数)→F7随意式邦定位置的编辑:(F1、数码管等用)将第一片板的第二个对点附近的邦定点移动到屏幕十字线中心→F3保存→移到第二个邦定点→F3保存→依次输入各个邦定点,每次按“F3”保存该点的邦定位置随意组群的编辑:(F1)将第二个群组的第一个对点移到屏幕中心→F3→如果同一个方向还有群组,可以将第三个群组的第一个对点移到屏幕中心(用快捷键F5快速移动到对点附近),按F3确认。
依次方法完成所有的群组→Enter→显示一个菜单“WFA存储”→按Enter保存程式。
矩阵组群的编辑:(F2)将第一个群组的第一个对点移动到屏幕十字线中心→F1设为A点→移到A点Y方向最边的一个群组的第一个对点→F2设为B点→移到A点X方向最边的一个群组的第一个对点→F3设为C点→F4输入A→B的群组数→F7→F5输入A→C的群组数→F7→Enter多晶片的编辑:在第三步选择相应的晶圆环数,编完第一种颜色后,自动显示让你编下一种颜色,但只编第一个材料。
你按提示就可以完成,方法和第一种颜色是一样的。
我们编程设置了用几个晶圆环后,要在F6(机器参数)进入后按F4(高级参数),按F2(下一项)选择“晶圆模式”,按需要设置1-4:1为只用A环,2要用AB环,3要用ABC环,4要用ABCD环,0为自动按照编程自动设置。
SMD/点阵程式输入:(平面材料F1)特殊产品/数码管程式输入:(平面材料F1)主菜单→F5程式输入→F1新建程式→材料选择→晶圆环选择→产品名字输入→Enter→Enter→对点1设置→Enter→对点2设置菜单→Enter →检测对点位置菜单→Enter→邦定方式选择→邦定位置编辑→Enter→会显示一个修正菜单,按F1可以移到第一个邦定点,按F2可以移到下一个邦定点。
如果位置不对,就可以移到正确位置,按F3就修改为当前位置了。
没有问题就按“Enter↙”保存程式。
→群组编辑菜单这时会显示一个菜单“WFA存储→Ente保存→F5双夹具→将第二个夹具的第一片材料的第一个对点移动到屏幕十字线中心→F1设置对点1→Enter退出并保存程式→按F12退回主菜单? 支架程式输入:(支架材料F2)主菜单→F5程式输入→F1新建程式→材料选择→晶圆环选择→产品名称输入→Enter→Enter→邦定碗设定→将支架的第一个邦定点移动到屏幕中心→光源调节→Enter→蓝框调节→Enter→注意:如果客户支架质量不好,可以试着把亮度调大一点,使屏幕就显示一个白色的圆。
有时可以达到邦定后都看不见晶片,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的。
移动第一片支架的左上角最边一个邦定点到屏幕十字线中心→按F1设为A点→移到该点的Y方向最边一个邦定点→按F2设为B点→移到A点的X方向最边一个邦定点→按F3设为C点[这里用的是点阵方法编辑,支架产品没有群组。
一个夹具就一个群组]→F4输入A→B的邦定数→F7→F5输入A→C的邦定数→F7→Enter→F1称到第一个邦定点→F2移到下一个邦定点[如果位置不对:移到正确位置→F3]→Enter保存程式[这里一般直接跳过,因为邦定时,它会自动对每一个对点,所以不用太在意每一个的具体位置]→F5双夹具→将第二个夹具的第一片材料的第一个邦定点移动到屏幕十字线中心→F1设置对点1→Enter退出并保存程式→F12退回到主菜单这个是为以前生产过的程式,可以调出来不用重新编辑。
但调出来后需要重温一下程式,一般用F2(程式重温)。
如果:1.需要修改亮度或者方框大小的话,用F2重温后再用F6修改一下;2.晶片不一样时或者效果不好时,也要重新设置晶片样本。
还有需要注意各个高度参数要重新设置。
主菜单→F5(程式输入)→F4(程式选择)→移至需要的程式→F5(保存) →Enter退出就保存为所选的程式2.进入后当前程式前为红色圆点,目前选择的程式是绿色圆点。
我们刚刚进入时两个重合的。
按F3(上一程式)和F4(下一程式)上下移动选择程式,绿色圆点所在程式就是目前选择的程式。
5.程式调出来后,要求先做工作台、晶圆台的校正,再重温程式和晶片样本,最后再修改相关高度(固晶高度,抓晶高度,固浆高度和抓浆高度),完成后才固晶。
程式的修改和重温:1.主菜单→F5(程式输入)进入后。
有两个,是F2(重温程式)和F6(修改程式)这个和程式编辑是一样的,只是不需要我们去找点,它会自动移过去的。
F2是不会修改灯光亮度,样本方框大小和样本图像,它会根据对点改变而按照原来设置的固晶位置比例移动固晶点位置;F6就可以修改灯光亮度,样本方框大小和样本图像以及样本位置,但不会根据对点的改变自动移动固晶点的位置。
所以我们一般先用F2重温,再用F6去修改我们需要修改的地方。
3.如果不用修改对点的样本和各亮度参数的话,就用F2(重温程式)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下面就只说F2(重温程式)。
F6的步骤和程式编辑是一模一样的,区别在于编辑的时候需要手动移动,F6会自己移到以前设置的地方。
①主菜单→F5(程式输入)→F2(重温程式)→夹具自动走到对点1的位置。
②这时屏幕显示“重温对点1”,移动对点1的位置按“Enter↙”确认。
③这时屏幕显示“重温对点2”,移动对点2的位置按“Enter↙”确认。
④这时开始校正固晶位置,在这里,F1是上一个固晶点、F2是下一个固晶点、F3是设置固晶点。
我们按一次F1或者F2,PCB移动后屏幕显示的位置就是当前固晶点,如果感觉不正,就可以移到希望的位置,按F3保存。
不按F3就保持原来的位置。
完成后按“Enter↙”确认。
⑤这时开始校正群组位置,在这里,F1是上一个群组、F2是下一个群组、F3是设置群组。
我们按一次F1或者F2,PCB移动后屏幕显示的位置就是当前群组的第一个对点,如果不正,就可以移到正确的位置,按F3保存。
不按F3就保持原来的位置。
完成后按“Enter↙”确认。
⑥这时显示是“WFA存储”,直接按“Enter↙”确认。
马达归位以后就回到程式输入菜单。
注意:①以上是以一种晶片的编辑方法,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会在编辑完WF1后会直接弹出第二种晶片的固晶位,可以按照第一种方法编辑。
只是不用设置对点了。
②一般情况,我们先用F2确定对点位置,再用F6重新编辑。
如大功率模板,编程时会在支架上面贴定位纸。
编好了以后,再更换支架,用F2确定对点位置,再用F6更改对点样本图片。
六.程式的删除:1.主菜单→F5程式输入→F3删除程式2.进入后当前程式为红色圆点,目前选择的程式是绿色圆点。
我们刚刚进入时是两个重合的。
按F3(上一程式)和F4(下一程式)上下移动选择程式,绿色圆点所在程式就是目前选择的程式。
3.如果当前页没有需要的程式,就需要按F1(上一页)和F2(下一页)换页。
4.选择好后,按F5(删除程式)对话框出来后按F1(确定)就会删除选择的程式,不删除就按F2(取消),都完成后再按“Enter↙”退出。
注意:不能全部删除,必须有一个程式。
第五章.晶片样本设置:在新建程式后要作晶片样本,晶片样本是和程式连在一起的,建立一个程式后就需要进行晶片样本设置。
注意:是先作程式再作晶片样本。
1.主菜单→F4(晶片设置)→F1(晶片样本)→光源亮度调节→Enter→蓝框大小调节→Enter→F1(建立样本)→此时在左屏幕晶片屏幕下会显示样本的图片→Enter退出并保存→F12退回到主菜单。
2.自动固晶菜单→按3检查看是不是有9个绿色小十字架在屏幕中间的9个晶片上。
3.如果是多色产品,就要完成第一个晶圆以后,按“F4”进入后按相应晶圆转到相应晶圆环后,再按照上面的方法作晶片样本。
注意:1.在此菜单里面其他快捷按键如下:4:位置切换6:清洗吸嘴5:速度切换、↑是增减数值是1步、↓是增减数值是5步、←是增减数值是10步、→是增减数值是50步、在调时按一下四个方向键的一个,那改动的将是表示的数字,如按←,按F1就会减小10,F2就会加10。
2.一定要编辑好程式以后再作晶片样本,不能先作好晶片样本再建立程式。
主菜单→F6进入系统参数[这个菜单中,F5是编辑红点所在的参数,也就是更改参数,F6是晶圆切换,F7是保存更改的参数,F12是退出当前菜单。
F1:焊接参数,此为抓晶固晶参数。
注意:带*的参数是不能更改的。
DBA预抓晶位:固晶臂准备抓晶的位置,一般设置为-1200。
*DBA抓晶位:固晶臂抓晶的位置,绝对不可改动,是死位*。
DBA清洗位:固晶臂吹气的位置,-7500 。
DHZ重置高度:固晶臂抓晶前的停留高度,比抓晶高度低4000步。
DHZ抓晶高度:固晶臂抓晶的高度,可以自动探测。
EJP重置位:顶针在顶上来以前停留的高度,以低于顶针座平面为好。
EJP抓晶高度:抓晶时顶针顶上来的高度,具体情况具体调节。
DBA预固晶位:固晶臂准备固晶的位置,-12010 。
*DBA固晶位:固晶臂固晶的位置,绝对不可改动,是死位*。
DHZ重置位:固晶臂准备固晶的高度,比固晶高度低4000步。
DHZ固晶高度:固晶臂固晶的高度,可以自动探测。
二.F2:点胶参数,此为抓浆固浆参数。
注意:带*的参数是不能更改的。
EBA预抓浆位:银胶臂准备抓胶的位置,同抓浆位。
*EBA抓浆位:银胶臂抓胶的位置,绝对不可改动,是死位*。
*EHZ重置位:银胶臂准备抓胶的高度,绝对不可改动,只能设置为0*。
EHZ抓浆高度:银胶臂抓胶的高度。
EBA预固浆位:银胶臂准备固胶的位置,同固浆位。
*EBA固浆位:银胶臂固胶的位置,绝对不可改动,是死位*。
*EHZ重置位:银胶臂准备固胶的高度,绝对不可改动,只能设置为0*。
EHZ固浆高度:银胶臂固胶的高度。
三.F3:延时参数,此为各个延迟时间参数。
预抓晶延时:抓晶前延时,一般0-50。
抓晶延时:抓晶时间,一般5-50。
抓晶后延时:抓晶后的延迟时间,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