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2006 (改为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 5*6=30政党代议制民主联邦制分权与制衡国际格局综合国力二,简答 15*4=601,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诉求?2,比例代表与多选制(多数胜出的选举)对政党格局的影响?3,违宪审查及其意义。
4,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
三,论述 30*2=601,试分析社会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试论述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国关2007政治学概论一.名词:政治宪政政府西方现代国家的地方分权计划经济政治伊斯兰文官制二.简答1.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2.权力与权利的关系3.习惯法的价值4.势力均衡与集体安全的关系三.论述1.从比较的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政府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正面因素2.西欧北美社会福利制度的得失及市场化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国关2008政治学概论一、名词:民主集中制《乌托邦》NGO 民族主义危机处理司法审查权二、简答美国保守主义内容及产生背景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外交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时代论对研究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三、论述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举例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制度和实践进行说明根据大国关系论述当代国际格局特点国关2009政治学概论一、利维坦立宪政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利益国际格局软实力二、1人民主权思想的来源与发展2 政治权力的本质3 文明冲突起源与背景4 简述当代国际社会的非传统安全三、1从政治学的理论和实践,看人和制度的作用2 冷战之后世界格局的形势与特点国关2010政治学概论一、政治社会化时代主题依附论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托克维尔《里斯本条约》二、1.简述战后亚非国家内部民族分裂的原因。
2.简述卢梭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理论的贡献。
3.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简述塞缪尔·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内容。
三、1.试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2.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而分权制衡力理论又要求对权力进行分割和制约,你是如何理解的?国关2011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5’*6=30’)公民社会影子内阁九品中正制国家外交战略民主和平论全球治理二,简答题(15’*4=60’)1.试述《利维坦》的政治意义;2.以美国政治结构为例,试分析“分权与制衡”原则;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学的影响;4.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三,论述题(30’*2=60’)1.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全球化;2.胡锦涛的时代观内容及对国际政治的意义国关2012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5’*6=30’)政党分赃制半总统制集体安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跨国公司文明冲突论二,简答题(15’*4=60’)1.简述宪政的内涵2.简评多数决的优点和缺点3.沃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中对国际冲突原因的三种解释4.三个世界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国际影响三,论述题(30’*2=60’)1从历史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无为而治”和西方“小政府理论”2中国在《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将国家主权列于国家六大核心利益之首,论述其深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党史1995年一、名词解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万隆会议、台湾海峡危机、麦克马洪线、铁列克提事件、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思想、“银河号”事件、中国政府处理南海争端的基本原则二、论述题1.评述建国初期毛泽东外交思想2.评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3.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党史1996年一、名词解释朝鲜停战谈判、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中苏论战、中国对外援助的8项原则、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八·一七”公报、亚太经合组织、《中俄哈吉塔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二、论述题1.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2.中国政府关于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基本立场3.从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中国崛起的意义党史1997年一、名词解释遏制政策、《与台湾关系法》、珍宝岛事件、中日民间外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日关系五原则(1997年11月提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二、论述题1.评述江泽民访美的成果和意义2.从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初级阶段理论评述中国对外政策定位。
3.评述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党史1998年一、名词解释《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光华寮”事件、中印边界战争、中对日贸易三原则、中苏论战、中美上海公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二、论述题1.中国政府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基本态度和对策2.中国政府对印尼5月骚乱事件的基本立场3.评述邓小平外交思想党史1999年一、名词解释“另起炉灶”、美国“放蒋出笼”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苏关系中的三大障碍、美对台“三不政策”二、论述题1.中国政府处理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立场2.澳门回归在中国统一进程中的地位、意义和其对台湾问题解决的启示3.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意义党史2000年一、名词解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冲突、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中日联合声明》、《与台湾关系法》、APEC、中非合作论坛二、论述1.建国初期毛泽东外交思想2.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发展关系的基本原则3.对当前中国国际环境的评估党史2002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日“民间外交”、中美日内瓦大使级谈判、新疆边民外逃事件、上海公报、“一国两制”方针、“历史教科书”问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二、问答题(每题20分)1.“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反对恐怖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2.苏东剧变后,中国政府制定的基本对策的内容和意义3.分析说明中国政府在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采取的政策和策略党史2003年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一边倒”方针2.中美大使级会谈3.万隆会议4.中国对外援助8项原则5.中国政府关于核武器问题的声明(1963年)6.中国政府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1974年)7.中日和平友好条约8.中美8·17公报9.戈尔巴乔夫访华10.一个中国原则(16大报告)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中共16大报告提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请对这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2.评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对外政策。
3.从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中国崛起的意义。
党史2004年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另起炉灶”2.中国政府对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3.1972年尼克松访华4.钓鱼岛问题5.克林顿对台“三不政策”6.东盟与中国的“10+1”会议7.上海六国合作组织8.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9.小布什政府对台军售问题10.中国关于多极化的主张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评述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2.试析中国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3.试述邓小平外交思想党史2005年一、名词解释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日内瓦会议3.联合国2758号决议4.中日联合声明5.中国对日贸易三原则6.《与台湾关系法》7.中苏关系正常化三大障碍8.“韬光养晦”思想9.“10+3”会议10.小布什12·9谈话二、问答题(4选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2.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3.中国政府关于中东问题的基本立场4.中国政府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基本主张党史2006年一、名词解释1.“一边倒”方针2.万隆会议3.中美大使级会谈4.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5.中日和平友好条约6.中苏联合声明(1989年)7.一个中国原则8.中国对美“16字方针”(1993年)9.中国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1974年)10.中非合作论坛二、论述题(4选3)1.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2.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安全观3.胡四点的内容及意义4.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党史2007年一、名词解释1.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抗美援朝3.万隆会议4.一揽子解决方针5.中苏论战6.中日和平友好条约7.第三次台海危机8.南海合作宣言9.中非北京峰会10.一个中国原则二、论述题(四选三)1.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主题的论述的内容及意义2.评述中国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3.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4.江泽民提出对美16字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党史200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美台共同防御条约》2.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3.中国对日贸易三原则4.上海公报5.联合国2758号决议6.中苏关系三大障碍7.中日钓鱼岛争端8.里根政府对台“6项保证”9.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0.中国和东盟“10+1”会议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4选3题)1.试析建国初期毛泽东外交思想2.试述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3.试析中国关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4.谈谈你对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论述的认识党史2010年一、名词解释(60分)一边倒麦克马洪线八一七公报黑瞎子岛争端旧金山对日和约“92共识”两个“中间地带”东盟“10+1”和谐世界三股势力(破坏新疆稳定的)二、论述题(4选3,90分)1.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试论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3.试论胡锦涛“12·31”讲话(胡六点)的内容和意义。
4.如何理解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地位。
党史2011年一、名词解释(60分)另起炉灶万隆会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里根政府对台6项保证哥本哈根峰会钓鱼岛问题一个中国原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一纲四目二、论述题(4选3,90分)1.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2.如何理解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3.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4.论述中国和国际关系的关系党史2012年一、名词1、TPP2、930事件3、两国论4、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麦克马洪线6、中苏友好条约7、中日战略互惠关系8、中美三个联合公报9、中国对外援助八原则10、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二、论述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及意义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及意义3、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4、中国对东亚合作的态度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