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烟叶分公司烤烟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

2011年烟叶分公司烤烟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

** 烟叶公司** 分公司2011年烤烟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根据卷烟品牌配方对原料的需求,以提高烟叶成熟度为核心,主攻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以培育烟叶香气特征为重点;科学合理布局,优化栽培措施,不断提高专业化种植水平,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力度,增加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烟叶资源利用率,满足国家局“两个十多个”的企业扩张,保障卷烟工业优质原料的稳定。

特制订本标准化生产方案。

一、主要产量、质量指标亩产量155公斤左右;上等烟比例20%以上;中等烟比例75%以上。

等级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收购标准。

烟叶成熟好、颜色多桔黄、油分足、身份适中。

主要化学成分协调,烟碱含量1.0% 〜2.9%(下部1.3%±0.3%,中部1.8%±0.4%,上部2.4%±0.5%);糖(还原糖)碱比9 〜25(下部20±5,中部1 7±5,上部1 4±)5;氮碱比0.8〜1.6(下部1.35 ±0.25,中部1.05 ±0.15,上部0.90 ±0.10);氯0.3% 〜0.6%;钾氯比>4二、优质烤烟的田间长相(一)团棵期长相1、栽后25〜30天,烟株近似半球形,株高25〜30cm,可见叶数12〜14 片;2、叶色绿至深绿,叶片较厚;3 、烟株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无缺素症状。

(二)旺长期长相1、栽后55-60天,烟株高度达到100-130厘米,茎围8-10厘米,可见叶数22-26片。

部分烟株开始现蕾或者开花;2、叶色绿至浅绿、叶片厚度适中,中部最大叶长55-65厘米,下部最大叶长50-60厘米。

脚叶轻度落黄,但不早衰;3、群体结构合理,烟株生长整齐一致。

行间似交非交。

无病害和缺素症状。

(三)成熟期长相1、打顶后15-20天,顶叶50〜60cm以上,中部叶60〜75cm,下部叶55〜65cm,叶片宽度23cm以上;2、株高1 05- 1 1 0厘米,单株留有效叶18-20片。

烟株近似桶形或腰鼓形;3、平顶高度基本一致,烟叶自下而上分层落黄。

正常成熟,不底烘,不贪青徒长。

三、标准化生产措施(一)全面种植优良品种品种是实现烟叶质量和产量指标的基础。

结合浇水带肥的方法,将肥料溶于水中,按育苗肥使用说明进行追肥。

每5-7天一次,共追3-4次。

喷施要均匀,随即用清水冲洗1-2 遍,以防烧苗。

6、苗床期病虫害防治6.1 “小十字期”前后,是苗期病害的高发期。

每隔7-8 天喷施一次50%退菌特或65%代森锌700-800倍,或用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和炭疽病。

6.2 发生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时,可用90%敌百虫1 :100 倍的毒饵诱杀。

也可用50%辛硫磷800-1000 倍液或用2.5%速灭杀丁2000-2500倍液进行防治。

6.3 从小增强烟株的抗病毒能力是防治花叶病的有效措施。

在假植前1 天、假植缓苗后、移栽前2 天各喷施一次250倍病克毒克或900倍毒消等防治病毒病药剂。

(三)统一种植规格主攻目标:规范起垄,为生产优质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主要技术措施1、烟田选择,适度连片。

烟田应选择有轮作条件,且前一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

土壤ph 值5.5~6.5。

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土壤。

适度集中连片,便于技术指导。

不选择前茬作物是马铃薯、甜菜、西瓜、蔬菜地做烟田。

2、机械翻耕,合理起垄。

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是作用,努力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烟田大型机械整地作业率要在90%以上,垄距1.11.2 米,垄高在20厘米以上(以备后期培土)。

推广低垄、深栽、高培土技术。

(四)平衡施肥主攻目标: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发育,满足烟株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营养要求。

主要措施:1、施肥原则:前期富足、中期足而不过、后期低而不缺。

即:“少时富、老来贫,烟株长成肥退劲”。

增施微肥和饼肥,杜绝盲目施肥,严格控制使用二铵。

2、肥料种类:利用一切有机肥源(注意氯含量不要超标),如优质农家肥、草炭、腐烂的秸秆、草木灰等。

化肥施用烟草专用肥、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钾。

3、施肥量:参照烤烟测土施肥参照表确定施肥量。

氮、磷、钾比例为1:2-3:3,龙江911 亩施纯氮量在3-5公斤为宜,其中硝态氮肥占总施氮量的50%,每亩地增施发酵好的饼肥10-15 公斤。

4、施肥方法:配比好的肥料50%夹肥,25%穴内一侧施肥,用硝磷铵、硝酸钾作缓苗肥和二次追肥。

追肥:用硝酸钾做追肥。

5 推广应用叶面肥叶面肥内含烟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于调节营养均衡,快速补充所需营养,以增强烟株抗逆性和易烤性,使烤后烟叶颜色加深、油份足,增加烟叶含钾量,改善烟叶品质有着显著效果。

(五)集中时间,适时移栽主攻目标:促进烟苗适时进入团棵期,达到早栽早发避病之目的。

主要措施:1、移栽密度:行距110-120cm,株距50-55厘米,亩保苗在1110--1210株。

2、移栽时间:地膜覆盖的烟田要在5 月15 日前完成移栽。

3、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烟田在50%以上,提倡烟苗顶膜时一次性早揭摸,掏苗后揭膜根据天气情况在6月10日前结束。

同一地块或示范区移栽时要在2-3天内集中完成。

4、按株距刨深15cm 以上,宽20cm 的大穴,移栽时,必须浇足水,1 株烟3kg,将水浇入穴内,趁水未渗下栽入烟苗。

然后,将口肥施入,喷封闭药后封埯。

5、移栽后5-7天要及时xx补苗。

6、大田期应保证两铲两趟。

移栽后,及时趟一次,旺长前,铲趟一次。

(六)适时揭膜培土,浇好旺xx主攻目标:满足烟株进入旺长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促进根系发育,防止烟株脱肥和缺水引起早衰,保障烟叶达到正常成熟分落黄。

主要措施:1、栽后40-45 天,根据烟株长势和天气情况,适时揭膜。

要求随揭膜随培土,培土高度以7-10 厘米为宜。

2、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揭膜培土后必须马上浇水;无水浇条件的烟田,必须根据天气预报,在降中雨或大雨之前,抓紧揭膜培土。

3、无水浇条件的山冈丘陵烟田,在移栽后40-45天烟株进入旺长期时,必须穴中浇水2-3 次。

(七)彻底打顶抹杈、推广化学抑芽主攻目标:尽量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烟株开片和正常落黄成熟。

技术要求:1、打顶时间: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

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当50%左右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放时进行;第二次在烟株75%左右中心花开放时,将全部烟株打完。

两次打顶间隔最多不超过7 天,以保证顶叶成熟一致。

2、打顶原则:烟株长势强,烟田地力好;晚打顶,多留叶。

烟株长势弱,烟田地力差;早打顶,少留叶。

3、打顶标准:自中心花着生处的三叉以下3-4片花叶(叶长小于18cm)一起打掉。

根据烟株长势情况,留有效叶18-20片。

4、打底脚叶、搞好卫生:打顶的同时,结合打底脚叶2-3片(叶长小于40cm),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中下部烟叶干物质积累,并将烟杈、脚叶等带出烟田,减少病虫害发生。

5、化学抑芽5.1 打顶后24 小时内及时用药,最迟不超过48 小时。

5.2 触杀性抑芽敏,对大于3cm 的腋芽抑制效果较差,需要人工抹掉后再用药。

5.3 为增加药液的附着力和药效,可加少许中性洗衣粉。

5.4 用药要及时、均匀、无遗漏,使每个腋芽生长点都能接触到药液。

(八)成熟采收烘烤1 、烟叶成熟标准下部xx:叶片黄绿色,6-7 成黄。

主脉发白发亮,支脉发白,叶尖下垂。

中部xx:叶色浅黄色,8-9 成黄。

主脉发白发亮,支脉发白,有黄色成熟斑,叶耳微黄,叶尖部呈现黄色。

上部xx:叶色淡黄色。

主脉发白发亮,支脉发白,叶面皱缩,有黄色或黄白色成熟斑,叶耳浅黄色,叶尖发白,稍有枯尖。

2、烟叶采收2.1 掌握“生不采,熟不漏”的原则。

对烟株生长成熟一致的烟田,每次每株采收3-4片,每隔7-10天采收一次。

上部叶5-6 片在充分成熟时一次采收,可有效的减少烟叶“挂灰”现象。

为提高烟叶成熟度,在采完第二房烟叶时适当停烤10 天。

2.2采收时间宜在早晨或上午10:0 0前进行,以便正确识别成熟度。

天气干旱宜采露水烟,烟叶成熟期遇雨返青,应待重新表现出成熟特征时再采收。

2.3 采下的烟叶要防止曝晒。

在运输和绑烟时,做到轻拿轻放,不要碰伤烟叶,以免烟叶烤后出现青痕。

在干旱少雨年份要引起足够重视。

3、绑烟的要求3.1 鲜烟分类、分别绑烟。

将欠熟叶、成熟叶、过熟叶、病虫危害叶分别归类,然后分别绑竿。

3.2 数量适当、均匀一致。

一般1.5 米长的烟竿绑100-130 片;1.3 米长的烟竿绑90-100 片。

下部叶或含水量大的烟叶要适当绑稀,上部叶或含水量小的烟叶要适当绑密。

绑烟时,每束2 片,叶基对齐,叶背相对,以利排湿。

4、烟叶装房4.1 同质同房,竿距一致。

要求同品种、同地块、同部位、同成熟度的烟叶装在同一烤房内。

在同一层内竿距应均匀,上下层之间竿距应一致,一般为20 厘米左右。

4.2 看房装烟,合理搭配。

气流上升式烤房:水分多、叶片薄的烟叶,宜挂在底层;水分少、叶片厚的烟叶宜挂在上层;气流下降式烤房反之。

病残叶、过熟叶挂在底层;成熟叶挂在 2 层,欠熟叶挂上层。

观察窗处挂2 竿具有代表性的烟叶。

5、烘烤工艺全面推广“三段式”烘烤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