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届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ì)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

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lǎng)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事因难能,方显可贵。

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ǐ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允执厥.(jué)中,功不唐绢。

C.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溽.(rù)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

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殷.(yīn)殷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费兰特的写作剔.(tì)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种阅读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ā)出些口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连接..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甲】《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书都没有胡同字样。

有一位好作奇论的专家认为这是汉语,古书里就有近似的读音。

他引经据典,做了考证。

我觉得未免穿凿附会....。

北京的小胡同是与巍峨的天安门,金碧辉煌的故宫,上百所高等学府和上百个大使馆交织在一起的。

【乙】“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您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

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

胡同里的房屋有一些是曾经很讲究的,但是随着岁月风雨的剥蚀..,现在大多数胡同已经成为“陋巷”。

胡同里是安静的。

【丙】偶尔有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来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响)”的声音,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或卖硬面饽饽的苍老的吆唤——“硬面儿饽——阿饽!”。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时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流动的。

2.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滥觞B. 连接C. 穿凿附会D.剥蚀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 乙C. 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按照相关法律,企业违法能否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取决于其违法的情节和后果,从来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给予不同违法待遇的。

B.网络谣言时有出现,误导了公共舆论,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网民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了干扰。

C.关西机场浸水的主因,一方面是机场建成运营至今,人工岛地面累计沉降至3~4米,虽有加筑护堤,但仍难抵御50年一遇的高位海潮。

另一方面,机场排水系统在高位海潮情况下作用有限。

D. 各媒体机构“全媒体”全天候跟踪报道,黄金时段甚至几乎停播其他一切内外新闻,首选播放台风动向、灾情预警和公共交通状况,反复提示民众注意防灾和对策建议。

5.根据下面一段话,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3分)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8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能力、覆盖范围、市场运行和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17年我国印刷总产值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次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8日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探寻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作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将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做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清晰,理由充分,100字以内。

(6分)进入秋天,层层落叶让城市秋意浓,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留念的一景。

近年来,成都、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纷纷出台“落叶缓扫”的政策,给市民提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空间,获得点赞。

但与此同时,落叶缓扫带来的安全隐患(火灾隐患、下水道堵塞等)也引发关注。

你如何看待城市“落叶缓扫”政策?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显然,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后来大家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联系起来。

钱穆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

”马一浮也指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这是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

长期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

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

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为此,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

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不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

所以他提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

”马一浮给出的国学定义,学理意味极深厚,可惜时人未予重视。

(节选自刘梦溪《国学辨义》)材料二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

事实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也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现在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特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都属这个范畴。

这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常识范围。

以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

其中有不少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

最近听一位领导说,他在新德里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

这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

这是我们中国人应感到骄傲的。

所有这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

(节选自季美林《谈国学)》)材料三究竟何谓国学?国学内容究竟何指?又该如何理解?迄今仍众说纷纭。

理解的歧异主要表现在国学内容究竟指何方面。

吕思勉说:“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

....又常有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不然。

”吕思勉对国学并未就学术本身予以界定,只是较为概括地指出国学包含中国学术性质与变迁,尤为强调国学与西学并无绝然不同,而在这方面是有深意的。

它表明吕思勉并不认同国学与西学是古今之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击了西化派认为国学与西学绝然对立,不可调和,而必以西学取代国学的观点。

虽然就国学本身而言,吕思勉并未讲得分明。

(节选自姜寿田《国学概念的提出与辨析》)7.下列对材料中“国学”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适对“国学”概念的界定过宽过泛,会造成“国学”概念的流失。

B.马一浮将“国学”确定为六艺之学,内涵确切容易把握,在国学界影响深广。

C.季羡林认为“国学”要放在古今中外框架下考察,打破中国“固有”的观念。

D.吕思勉指出“国学”里面也包含了西学成分,因此国学不是古学,而是今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梦溪认为,与胡适不同,钱穆和马一浮将国学和中国的固有学术联系起来,使国学概念变得明确,尤其是马一浮的国学定义。

B.季羡林指出,国学虽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但与现在甚至将来的联系更为紧密;国学虽然诞生于中国,但照样能够影响世界。

C.姜寿田认为,吕思勉虽然没有明确界定国学概念,却强调国学与西学有相通之处,从而反击了以西学取代国学的主张。

D.总体而言,三则材料对于国学概念的阐述各有侧重,也可互补,国学既是本国固有的,也与世界相通,封闭中有开放。

9.比较马一浮和吕思勉对于“国学”理解的异同。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柴门里的岁月风尘张瑞超⑴一种思维,深入到曾经熟悉的时空,那里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心底。

⑵百年的民族屈辱,使得穷乡僻壤更加贫困。

村庄负重前行,沉闷喘息。

一道道简易的篱笆墙,一扇扇田园风格的柴门,在落魄的村庄,处处可见。

⑶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⑷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

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

”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

⑸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

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

数量庞大的贫穷,喂养一两户的富裕。

落魄的村庄中,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

偶尔经过,猛然响起几声犬吠,警示我们不要走近。

⑹敞开的门,无需透过柴门缝隙张望,就可瞅见院中家什,锃光瓦亮的铁锨等农具,堆砌的柴禾等,一览无余。

那时候,时常有衣衫褴褛的乞丐,迈着迟疑的步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破瓦碗,轻声走进院门,发出浑浊的声音,只是为的一口喘息的生命。

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

⑺栅栏围成的门,并不是一扇真正的门,它只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意义,是人的心理上安全屏障。

柴门上锁,阻碍的只是陌生人的脚步,是对自己领地的简单宣示。

却从来不对孩子们拒绝。

即使离家做农活的父母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也锁不住我们那一颗不羁的心。

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

等我们钻过去之后,再把门拉上。

坏事做得天衣无缝,暗地里偷着乐。

⑻等我们一天天长大,单薄的柴门更加零落,轻轻挪开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也是有气无力,只是在坚硬的泥土地上留下一道道半圆的划痕,日久天长、水滴石穿,那划痕竟然变成浅浅的沟壑,如同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纹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