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资料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资料

胸部CT(2011-9-26):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多发斑片状高密度,
边缘模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腋窝见肿大淋巴结,脾 脏增大。
胸部CT(2011-10-13):右肺上叶、左侧肺门旁及左肺下叶见肺
组织实变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肝脏密度低于脾,脾大。
血液分析(2011-9-9):WBC 1.9×109/L HGB 47g/L PLT 76
2009年5月 左侧颈部肿大淋巴结疼痛,先后就诊佳木 斯、224医院、 哈尔滨211医院,抗炎治 疗,效果不佳。 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及 鼻局部组织活检。
病理-1(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093802
(左颈部淋巴结)结构破坏,未见明显淋巴滤泡,病变区弥漫小至中
等的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及不规则形,染色质粗,未见散在较 大的细胞,大细胞核不规则,部分呈多个核,核浆粉染,部分区域见小 灶及大片状坏死、核碎,可见核分裂相。
CD3小细胞阳性 Ki67+>40% CD21阴性。
病理诊断-3:肠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B细 胞型)
2010-5-10
辅 查助

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3.5%。
腹腔彩超:右下腹肠间隙显示深1.18厘米游离性液性暗 区,右下腹腔内见数个小低回声,较大直径1.8×1.0厘 米。
肠镜-3:回肠末端见散在颗粒样隆起,直肠、乙状结肠、 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粘膜节段性充血、部分有浅溃 疡。
病理(北医三院高子芬教授会诊):2010-8-8
(左颈部淋巴结) B175597-1淋巴滤泡消失,肿瘤细胞呈片状增生,细胞
体积较大,原单位免疫组化CD68- CD43- kappa- Lambda- CD15- CD30(少 数+) CD3(小细胞+) CD20+ Bcl-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体查
双侧颈部、双侧颌下、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 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者3.0×3.0cm,肝 肋下4cm,脾肋下1cm。
2009-06-16(初诊)
便潜血:阳性。
辅 查助

胸片: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腹 部 彩 超 : 肝 肋 下 4cm , 脾 厚 3.8cm , 肋 下 1cm ,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结、直肠镜-1:自回盲部至直肠全结肠可见多发散在
129g/L PLT 277×109/L 。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少数淋巴细胞胞体 大,核形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可见核仁。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可见散在分布的幼 稚细胞,部分幼稚细胞可见核仁。 头颅CT:正常。
病理-2(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B175597
(鼻咽部肿物)淋巴组织呈非典型增生,细胞中等偏小, CD3、CD2、CD5、CD8弥漫阳性;CD4部分细胞阳性; CD20、CD56、Granzyme B少数细胞阳性;TIA-1较多细胞 阳性;Ki-67约10-30% 阳性。 原位杂交:EBER(+) 病理诊断:鼻咽部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T细胞型,单行性
会诊目的
下一步的治疗: 1. CD20的应用? 2.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应用?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细胞免疫治疗?
2010-6-22
辅 查助
骨髓涂片:幼稚淋巴细胞1%。
腹腔彩超:右侧肠系膜旁多个等回声,较大的2.1×0.7 厘米,左侧肠系膜旁可见多数个较低回声,较大的 1.2×0.2厘米。

2010-7-29
辅 查助

彩超:双侧颈部可见多数低回声,相合融合,右侧最 大的3.1×0.6厘米,左侧最大的2.7×0.5厘米,左侧锁 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锁骨上见多数低回声,最 大的0.8×0.3厘米,腹腔内可见多数等回声,右侧最大 的3.1×0.6厘米,左侧最大的2.4×0.6厘米。
富T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 刘景华
病史
患者、男、21岁、身高175cm,体重59kg 2009年1月 左侧颈部淋巴结核桃大小,1周后就诊哈
尔滨211医院,抗炎治疗,肿大淋巴结缩 小。 2009年2月 左侧颈部淋巴结再次肿大,伴发热,体温 39℃,鼻塞,再次就诊哈尔滨211医院, 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鼻咽部肿物)B175597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多量体积较大的细胞,原单
位免疫组化 CD5(+/-) CD56- CD3(+/-) CD4-(倾向B细胞淋巴瘤)
(肠活检)M18832可见单一性体积较大的细胞增生浸润,原单位免疫组化
CD20+ CD68- Bcl-2+ TdT- CD3- Pax-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 指型)
免疫组化:CD3 较多细胞+,CD20大部分细胞+,CD21局部见少量FDC 网,Ki-67 约为70%,CD30散在细胞+,Granzyme B 大部分细胞+, CD56 -。
原位杂交:EBER +。
病理诊断:左颈部淋巴结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 病,B细胞型,单行性

既 往
无乙肝、丙肝、结核等病史。
腹腔彩超:右侧腹膜下可显示多数低回声,较大的 2.2×1.5厘米。
肠镜-2:回盲部粘膜水肿,散在多个溃疡性病变,距肛门17厘米
以下直肠粘膜明显增生性隆起;乙状结肠粘膜散在颗粒样隆起;距 肛门35厘米降结肠可见2个息肉样隆起。(回盲部、直肠、降结肠、 回肠末端)固有层内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
(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周 小 鸽 教 授 会 诊 ) 免 疫 组 化 : CD20 阳 性
2010-10-11
辅 查助

鼻CT:双侧上颌窦、左侧筛窦、额窦右侧炎症。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1.5%。
彩超:右侧颈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 1.0×0.6cm,左侧较大的1.8×1.1cm,双侧颌下多个低 回声,右侧较大的1.6×0.8cm,左侧较大的2.0×1.2cm; 腹膜后下腔静脉后方及腹主动脉侧后方可探及数个大小 不等的低回声,较大的大小约1.9×1.6cm。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0.5%。
流式检测:骨髓内淋巴瘤细胞:0.26%。
彩超:右下腹可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4.1×2.6厘米, 左下腹较大的1.5×0.96厘米,腹膜后腹主动脉右侧可见 3.4×1.0厘米低回声。
2011-6-2
辅 查助

胸部CT(2011-7-17):正常。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2010-12-6
辅 查助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彩超:腹腔内中腹部见3.7×0.8厘米低回声,腹腔肠系 膜周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4.2×1.2厘米。

2011-2-6
辅 查助

胸部CT(2011-3-13):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上叶后 段炎症、脾大。
胸部CT(2011-4-1):纵隔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右 肺上叶炎症、脾大。
×109/L Rct 1.43%。溶血象:阴性。NAP:阳性率 56% 积分94分。
辅 查助

骨髓涂片(2011-9-9):骨髓增生活跃,幼稚单核细胞1%;
骨髓活检(2011-9-9):切片内散在及成簇分布的幼稚细胞。
腹部彩超(2011-9-9):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见多数低回声,
较大的1.1cm,脾内见多数低回声,较大的直径2.4cm,部分相互融 合,腹膜后见多个低回声,较大的3.4×1.4cm,肠系膜旁多数低回 声 , 较 大 的 2.6×1.1cm , 右 侧 颈 部 见 多 数 低 回 声 , 较 大 的 1.0×0.6cm,左侧颈部见多数低回声,较大的2.3×0.8cm,左侧锁 骨前见0.7×0.5cm低回声,右侧腋下可显示数个低回声,较大的 2.3×1.6cm,左侧腋下见数个低回声,较大的2.4×1.6cm。
丘状隆起,直径0.5-1.0cm,部分病变表面形成糜烂及 溃疡,结肠肝曲处可见一处不规则溃疡,底覆白苔,长 径超过1cm厘米,直肠距肛门约5cm可见直径1.5cm溃疡 灶。结、直肠活检病理:淋巴组织呈非典型增生。
辅 查助

血 液 分 析 ( 2010-6-19 ) : WBC 9.5×109/L HGB
诊断:富T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Ⅳ期B组 IPI 3分 高危组
2010-9-2
辅 查助

腹腔彩超:腹腔右侧腰大肌前缘可见数个低回声,较大 的约1.27×0.93厘米,左下腹可见数个低回声,较大的 大小约1.93×1.15。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阅片外偶见幼稚淋巴细胞。
肠镜-4:回肠末端见散在颗粒样,回盲瓣开口及回盲部 可见溃疡型病变,距肛门cm直肠以下粘膜溃疡形成。
骨髓活检:骨髓纤维细胞占30%。
彩超:脾内多个低回声,较大的2.3×1.8厘米,腹腔及 腹膜后数个低回声,较大的5.2×2.0厘米,双侧颈部、 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双侧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
2011-8-5
辅 查助

腹部CT(2011-8-25):脾内见不规则稍低密度,增强 扫描见病灶强化,强化不均匀。
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全身浅表淋巴结、鼻腔、结肠、 直肠、肝、脾、骨髓)
Ⅳ期B组
化疗方案一览表
腹腔、肠道 腹腔、骨髓 腹腔 腹腔
高子芬会诊
腹腔
乙肝
腹腔 腹腔淋巴结缩小
腹腔 脾脏、腹腔 肝脏、脾脏、
腹腔 腹腔、骨髓、肝、脾
2010-3-13(第9次化疗前病情评估)
辅 查助

骨髓涂片:未见幼稚淋巴细胞。
乙肝病毒DNA变化
拉米夫定
肠镜检查变化
2009-6-25 2010-3-17
肠镜检查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