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面系施工方案

桥面系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工业路分离桥梁概况 (2)四、工期计划 (4)五、施工准备 (4)六、人员及机械设备 (4)1.人员配备 (4)2、机械设备 (5)七、总体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6)1、总体施工方案 (6)2、各工序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 (6)(1)现浇端横隔板、中横隔板连接 (6)(2)现浇墩顶连续段(湿接头) (7)(3)现浇湿接缝 (8)(4)桥面铺装 (10)(5)现浇混凝土护栏施工 (12)(6)桥头搭板 (13)(7)桥面排水 (14)(8)伸缩缝安装 (14)八、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6)1、质量保证体系: (16)2、质量保证措施 (16)九、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17)1、安全保证体系: (17)2、安全保证措施 (17)十、环境保护措施 (19)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0)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2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 (22)京石改扩建JS9标桥面系首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梁设计图纸》《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涵标准化实施细则》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工程创优等各方面的目标。

3、认真、全面理解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4、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三、工业路分离桥梁概况工业路分离桥梁交叉桩号为K157+218.524,交角为90°;桥面宽度19.5m,桥长69.08m,桥头路基宽度为42m,桥下净空5.2m,桥孔采用集中引用式排水。

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分幅设计。

上部结构采用4×16m预应力砼矮T梁,每跨14片,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共一联;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采用三柱墩配桩基础。

本桥0#、4#采用GJZF4 250×250×54mm滑板支座,1#、2#、3#桥墩采用GJZ 300×350×52mm式板式橡胶支座,0#、4#桥台处设置D80型伸缩缝;桥梁内侧护栏为预制景观护栏安装,外侧护栏采用用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台后设置6m搭板。

工业路分离桥型图桥面系施工主要包括永久支座安装、现浇端横隔板连接、现浇中横隔板连接、现浇墩顶连续段(湿接头)、湿接缝、桥面铺装、护栏、安装伸缩缝、桥头搭板、防排水部分。

工业路分离式桥面系主要工程数量四、工期计划桥面系计划2014年4月30日开工,2014年6月30日完工,预计工期61天。

五、施工准备(1)施工放样:测量工作是桥面砼施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施工测量与设计相符。

为了能更好的保证标高准确无误,施工前,必须将已安装的梁片顶面标高及临时支座高度复测一遍,检查梁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并详细记录每片梁板标高高出或低于设计标高的数值,在落梁前调整标高保证设计要求。

(2)梁板及桥墩台清理:清除梁顶面及端头、横隔板、湿接缝连接部松散的砼、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检查浮浆部分的混凝土是否凿毛彻底,梁板钢筋预留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3)技术准备: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复核,并现场核对梁片尺寸,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明注意事项。

材料及试验,使用的砂、碎石、钢筋等有关材料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筹建处相关要求提前检验并报验,经监理复检合格后方可按计划分批进场。

物资、试验人员共同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于试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予以退场。

六、人员及机械设备1.人员配备为顺利完成首件施工,项目部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成立施工作业领导小组。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2、机械设备根据工业路分离桥梁桥面系施工,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如下:主要机械配备表七、总体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1、总体施工方案本桥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梁体连接施工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先进行T梁的横向连接→逐孔连接横隔板钢筋及浇注砼→逐孔连接连续段钢筋及浇注砼→逐孔连接湿接缝钢筋及浇注砼→及时养生→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铺设桥面钢筋网→浇筑桥面混凝土→施工外侧混凝土护栏,安装内侧预制护栏,预埋排水管→施工伸缩缝。

桥面系施工的模板统一采用1.5cm优质竹胶板,护栏的模板采用成型的钢模,模板加固采用PVC拉杆和方木或钢管结合实际情况加固;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钢筋运至现场安装和绑扎;混凝土纵向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运送,边角部位用自卸小车在桥面上水平运输到待浇注位置,用手推车推送入模;混凝土养护采用白色土工布及养生桶;2、各工序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1)现浇端横隔板、中横隔板连接按照设计图纸连接梁体预留端、中横隔板钢筋,注意连接钢筋前,现对预制T梁两端横隔板的凿毛面进行检查,对连接面凿毛不彻底的重新进行凿毛,清除表层浮尘。

根据设计要求钢筋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需满足规范要求的10d+起弧落弧2cm,如出现预留主筋搭接长度不够的或不能接上的,一律采用帮条焊接。

现浇端、中横隔板的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侧模加固用对拉螺杆套PVC硬塑料管拉紧,底模以方木横担在桥面翼缘板上用两排螺杆兜底吊住底模,拧紧螺杆保持模板与预制T梁横隔板密贴不漏浆。

现浇横隔板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混凝土采用1#拌和站120型拌和机拌制,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由于现浇横隔板部分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困难所以采用振动棒35型振动棒,振动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准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浇筑时要留好试块,并做好记录。

横隔板混凝土的浇注高度与湿接缝平齐,严禁浇注过高或过低,影响后续湿接缝施工钢筋的帮扎和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要及时养生,养生采用土工布+养生桶或洒水养生,养护期不小于7天,以防止气温过高引起混凝土面开裂,影响砼质量。

(2)现浇墩顶连续段(湿接头)墩顶连续段作为装配式简支组合连续梁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承受着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为连续梁的危险截面,施工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操作,加强检查控制。

预制T梁梁端部凿毛必须仔细检查,将接触面浮浆凿除,露出新鲜混凝土和石子,周边保留2cm以保证接缝线型顺直。

梁板在架梁时应按照测量和设计位置准确就位,从而保证现浇部分的宽度尺寸准确。

清理墩顶垫石表面,用坐标放样法放出支座中心轴线,将支座准确就位,然后在支座上按设计尺寸规格安装钢板(400×400mm),钢板上焊接Φ20锚固筋,支座钢板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不得使支座移位。

支座钢板安装好后检查支座位置,然后铺底模板,严格控制标高。

底模板用竹胶板制作,方木和木楔支垫固定,便于拆除。

支座钢板直接作为一部分底模(嵌入底板砼1.5cm),但必须注意四周密封,不得漏浆。

安装支座钢板四周模板时,应注意坡度,保证墩顶现浇连续段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5cm。

现浇连续段钢筋安装要与预制梁预留钢筋一一对应整齐,直径Φ12mm及以上的钢筋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起弧落弧2cm,且要求焊缝饱满。

预留主筋搭接长度不够的或不能接上的,一律采用帮条焊接。

梁体周边预留伸出的普通分布钢筋直径φ10mm及以下的钢筋,全部调直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安装时注意护栏钢筋的预埋,确保位置准确。

现浇连续段为C50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50型振动棒,振动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钢板。

保证混凝土振动的密实,混凝土浇筑时要留好试块,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要及时养生,养生采用土工布+养生桶或洒水,养护期不小于7天。

(3)现浇湿接缝湿接缝钢筋绑扎前,对凿毛面进行检查,对凿毛不彻底的重新进行凿毛,清除表层浮尘。

环筋与预制梁钢筋搭接部位采用绑扎和单面焊交替进行,即绑扎一根焊接一根,每个环筋自行封闭处必须焊接,绑扎和焊接要牢固,然后穿纵向Φ28mm钢筋,纵向钢筋在墩顶不断开。

湿接缝模板采用宽度1.5cm竹胶板(湿接缝宽度48.5cm,两边各搭接8cm),纵向背楞采用钢管,间距20cm,横向背楞采用5×5cm方木,间距为50cm,顶板上用两排螺杆兜底吊住龙骨,横担方木为8×8方木,单根长不小于100cm,间距为80cm,拧紧螺杆保持模板与预制梁翼缘密贴不漏浆,湿接缝吊杆的长度为0.5m,套PVC硬塑料管。

湿接缝为C50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输送泵将砼垂直运输到梁面,然后采用自卸小车将砼水平运输至待浇筑砼部位,必要时采用手推车配合。

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振捣要均匀密实,要防止漏振、过振,要保证层与层之间的联结,严禁振捣棒碰撞底模。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达到终凝后,养生采用土工布+养生桶或洒水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混凝土在拆模时应注意模板碰撞混凝土表面,防止发生掉块、掉角或擦伤混凝土表面现象。

拆模时桥下应设专职安全员,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湿接缝模板拼装见下图:(4)桥面铺装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前,首先对梁面进行全面测量,以确保铺装层的设计标高,检查梁面凿毛情况并对梁面进行冲洗,保证梁面洁净。

凿除浮碴、浮浆,清除泥土、石粉等杂物,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检查合格后,进行桥面的钢筋绑扎作业。

以使桥面铺装与梁体紧密结合为整体,精确放样与高程控制,对所使用的高程控制点与附近的高程点进行联测,以保证桥面标高的准确性。

为了施工方便,用水准测量在桥面引出4个高程控制点。

用全站仪每5米定一个里程线形控制点。

桥面标高的控制。

采用10×10cm砂浆块控制,砂浆块设在两侧护栏内边缘内15cm处,根据里程控制点,每5m测量一点,测出各点梁面的标高,计算铺装层厚度。

桥面铺装厚度12cm,混凝土标号C50,铺装底层钢筋采用Φ12mm 带肋钢绑扎成10×10cm网片,预留搭接长度大于35d。

铺装层筋网片的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绑扎安装,桥面铺装钢筋网应与梁板内伸出的钢筋焊接,不得贴在桥面板上,使桥面砼与梁板共同受力,注意桥面宽度变化时下料长度的不同。

桥面钢筋安装完毕后注意检查保护层厚度和各预留钢筋数量及位置,包括伸缩缝、护栏预埋钢筋。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根据里程线形控制点确定钢筋的位置,并保证钢筋的间距,保证钢筋网的牢固性和保护层厚度。

C50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在1#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