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五、课外作业,巩固策略 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例 1 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 1、2。
六、替换策略,经典名题*(机动) 替换策略,经典名题*(机动) *(机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阅读“经典名题”,体会一下清代替换 策略的应用。
清代康熙年间(1647 年)编辑的算书《御制数理精蕴》 /view/1239852.htm 中的一题:“设有谷换 米,每谷一石四斗,换米八斗四升。今有谷三十二石二斗,问换米几 何?” /question/205225449.html?fr=qrl&cid= 974&index=1&fr2=query 题目的意思是用稻谷 1 石 4 斗,可换米 8 斗 4 升,照这种算法, 稻谷 32 石 2 斗,可以换得大米多少升?(1 石=10 斗=100 升,石、 斗和升一样都是古代的容积单位。) 1 石 4 斗=140 升,8 斗 4 升=84 升,32 石 2 斗=3220 升 解法一:3220÷ 140×84=1932 升 解法二:,84÷140×3220=1932 升 解法三: 3220÷(140÷84)=1932 升 答:稻谷 32 石 2 斗,可以换得大米 1932 升。 附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小杯 9 3 6 倍比 关系 相差 关系 杯数 变了 杯数 不变 6+3 2+1 6+1 6+1 1 大杯 总量 720 720 720 720 720 720-160 720+160×6 总量 不变 总量 变了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我觉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深挖教材、精巧设计。 在备课时我仔细研读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与 分析学情,深入开掘教学资源,重组整合素材,将例题倍数关系替换 进行改编过渡到相差关系替换, 把倍数关系替换与相差关系替换有机 融合在一起,采用对比的方式探究倍数关系替换与相差关系替换,使 得课堂有深度,练习题的设计,拓宽了教材的广度,真正实现了“用 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合作探究、体悟策略。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 中通过自主探索→交流思考→变式训练、对比分析等多样的学习方 式,组织学生经历动手画、交流说、尝试算等途径体悟用替换策略解 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推断,验证,比较概括等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当学生通过画图、列式计算,检验结果之后,再让学 生及时回顾反思,逐步建构替换策略的数学模型,初步得出替换策略 的优势——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 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学生亲历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逐步深入地 体会替换策略的运用过程。 课堂上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当作了 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合作 者。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 三、运用课件、提升思想。 教学中,采用“提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回顾解题活动” 的线索,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了大杯和小杯如何互相
4、选择你一种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再列式解答? 投影学生作业说说自己的想法。 5.这个题目与刚才的例题在替换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先同桌 说说。 倍数关系 相差关系 杯数变了 杯数不变 总量不变 总量变了
6、今天学习了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点感觉了吗?
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拓展运用, 1、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做个有 心人,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8 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 1 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 12 块饼干,喝了 1 杯牛奶,钙含量共计 500 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 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it/u=736359752,3849170491&fm=0&gp=0.jpg (1)、欣赏广告,引出题目。读题。 (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背景音乐) (4)、投影学生的练习纸。你是怎么替换的?替换以后了以后 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饼干每大袋比每小袋多 6 块。小明吃了 2 大袋饼干,还吃了 5 小袋饼干,一共 40 块。你知道每大袋饼干多少块吗?每小袋呢? /it/u=3930527987,1686430749&fm=15&gp=0.j pg (1)读题。能求出吗?前后四人轻声讨论这个题目怎样去解答。 如果有需要可在练习纸上列出算式。 (2)讨论出结果了吗?那我们坐端正。 (3)老师这边有两个算式,我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算式 分别是怎样替换的? (4)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算式:(40-2×6)÷(2+5),谁能 解释一下这个式子? (5)第二个算式呢?(40+5×6)÷(2+5)
2 个小杯换 2 个大杯,多 160×2ML ↓ ↓
6 个小杯换 6 个大杯,多 160×6ML。 总量变成 720+160×6ML 所以果汁总量应是多少呢?(1680 毫升) 加 960 毫升还是减 960 毫升呢?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720+160×6 为什么要+960 或+160×6 毫升呢? 那现在的杯子有几个啊?(7)是大杯还是小杯?(大杯) 这 7 个杯子是怎样得来的?1+6 根据学生叙说教师板书。 小杯 6 6+3 2+1 6+1 6+1 大杯 1 总量 720 720 720 720-160 720+160×6
要转化成只有同一种杯子可以把大杯子替换成小杯子, 也可以把 小杯子替换成大杯子。要转化成同一种杯子就要补充一个条件,一个 怎样的条件呢? 就要补充小杯容量和大杯容量的关系的条件。 1 添上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3 2、引导交流: 1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 3 1 (2)根据条件,直接求小杯的容量是大杯容量的 ,好求吗? 3 你准备用怎样的策略解决呢?替换时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 们根据下面的问题思考。 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②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③在老师发给你的图纸上画出示意图来。 /it/u=3152008235,2689488646&fm=0&gp= 0.jpg /it/u=2346323696,1259518847&fm=0&gp= 0.jpg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国标版第十一册 89—90 页例 1,随后的练一练和练 习十七 1、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 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 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 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 教学重点 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策略 创设情景, 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听说过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flash 曹 冲称象) /html/2005/173419.html(flash) /it/u=2379305813,2651187844&fm=3&gp= 0.jpg(jpg) 曹冲用同样重量的石头替换大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我们在数学上就有这样一种策略:替换。板书课题:用替换的策 略解决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合作交流, (一)、引入 1、小明把 720 毫升果汁倒入 9 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 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 720 毫升果汁倒入 3 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 是多少毫升? 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算式计算的? 果汁总量÷杯数=每杯容量 小杯的容量和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关系? 1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容量的 ; 3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容量的 3 倍; 小杯的容量与大杯的容量的比是 1︰3; 大杯的容量与小杯的容量的比是 3︰1; 小杯的容量比大杯的容量少 160 毫升; 大杯的容量比小杯的容量多 160 毫升。 小杯的容量和大杯的容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倍比关系和相差关系。 (二)、出示例题:(倍数关系) 1、小明把 720 毫升果汁倒入 6 个小杯和 1 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it/u=2784918530,264333520&fm=0&gp=0 .jpg 同学们会求吗?能用 “果汁总量÷杯数=每杯容量” 直接列式 720 ÷(6+1)计算吗?为什么? 有办法把这题转化成像复习题那样只有同一种杯子的较简单的 题目吗?
(3)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替换,在作业纸上算出小杯和大
杯的容量。 4、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替换方法。 5、第一人说是怎么想的?第二人说出关键步的意义。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6、他是把一个大杯换成 3 个小杯的。 那现在杯子一共有几个啊?(6+3) 9 个是什么杯子啊?(小杯) 在替换前后总量变了吗?(没变)还是 720 毫升。 7、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替换呢?(小换大) 他是把 6 个小杯换成 2 个大杯的。 那现在杯子一共有几个啊?(1+2) 3 个是什么杯子啊?(大杯) 在替换前后总量变了吗?(没变)还是 720 毫升。 小杯 6 方法一: 大杯换成小杯 方法二: 小杯换成大杯 8、指导检验 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 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条件。(①720 毫 1 升。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 3 出示课件检验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口头检验一下吧。 80×6+240=720(毫升) 6+3 2+1 大杯 1 总量 720 720 720
80÷240=
1 3
(二)、出示例题:(相差关系) 1、如果题中条件改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 160 毫升”,现在 还可以像例 1 里面那样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者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吗?(可以) 2、请同学们以四位同学为一小组讨论讨论,讨论时请思考: 在替换时,果汁的总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3、可以怎样替换呢?(大换小或小换大) (1)、大换小 一个大杯换成一个小杯,果汁总量还是 720 毫升吗? 那果汁总量是怎样变了? 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少 160 毫升) 所以果汁总量应怎么办呢? (+160 毫升还是-160 毫升)720-160 那现在杯子的个数有几个啊?7 那这 7 个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小杯) 这 7 个杯子是怎么得来的?6+1 (2)、刚才我们分析的是大杯替换成小杯变化的情况,还有其 它替换方式吗?(小杯换大杯) 在替换过程中,果汁的总量又怎样变化的呢? 变多了还变少了呢?(变多了) 怎么变的呢?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1 个小杯换 1 个大杯,多 16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