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三视图、直观图■复习目标■1. 了解柱、锥、台、球的定义、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掌握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3•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及其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正视图是光线自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所得的投影图•俯视图是光线自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所得的投影图.侧视图是光线自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所得的投影图.(2) 三视图的排列规则:先画正视图,俯视图画在正视图的下方,长度与正视图相等,侧视图则安排在正视图的正右方,高度与正视图相同•3. 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法来画,基本步骤是:(1) 画几何体的底面①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0,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0 '点,且使/ x' O' y'= 45°或135° .②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③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2) 画几何体的高在已知图形中过0点作z轴垂直于xOy平面,在直观图中对应的z'轴也垂直x' O' y' 平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平行于z'轴且长度相等•(3) 成图根据实际图形,顺次连接线段的端点,并整理(去掉辅助线,将被遮挡部分改为虚线),就得到了几何体的直观图.1 •根据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常用结论(1) 三视图为三个三角形,对应三棱锥;(2) 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对应四棱锥;(3) 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带圆心的圆,对应圆锥;(4) 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对应三棱柱;⑸三视图为两个四边形,一个圆,对应圆柱.2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热身练习1. 下列四个命题:①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② 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③ 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的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④ 两个面互相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 )A . 0个B . 1个C . 2个D . 3个馆谅①假,如棱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是四边形; 由图1至图3可知②、③、④都是错误的.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B .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C .以半圆的直径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是球D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半径噩3 A 是错误的,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旋转体才是圆锥; B 是错误的.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的腰 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C 是正确;D 是错误的,C._2 "4.(D)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故选3.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CD 圆锥和正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4. (2018全国卷川)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A )由题意可知带卯眼的木构件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咼频考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鈕11(经典真题)若空间中n 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 的取值A .至多等于3B .至多等于4C .等于 5D .大于5殛 根据n 的取值构造相应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求解.n = 2时,可以;n = 3时,为正三角形,可以;n = 4时,为正四面体,可以; n = 5时,为四棱锥,侧面为正三角形,底面为菱形且对角线长与边长不可能相等.B本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试题有较大的难度•根据题目特点善 于构造几何图形和空间几何体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变式採究1•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 4个顶点,这些几何体是 ①③④⑤•(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由直观图可知其俯视图应选 A.5.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 的等腰梯形,那么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C )A. 1 + 于 B . 1+ .245 °腰和上底长均为1,所以其面积 S =-2^ X 2 = 2+2.C . 2 + ,2D £+¥① 矩形;② 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 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 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⑤ 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A .①④③B .①②③C .⑤④③D .①④⑥薛3由四面体ABCD 四个顶点是长方体的四个顶点, 可得四面体ABCD 的正视图为①, 侧视图为②,俯视图为③•故四面体ABCD 的三视图分别为①②③.B❺® (1)解决三视图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①搞清正视、侧视、俯视的方向,同一物体由于正视、侧视的方向不同或放置的位置不 同,所画的三视图可能不同.作出正方体ABCD — A ' B ' C ' D '.① 显然可能;②不可能; ③取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连接各棱端点构成的四面体; ④取正方体中对面上的两条异面直线对角线的四个端点构成的四面体, —B ' BC 时各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如图,四面体 ABCD 的四个顶点是长方体的四个顶点女口 B ' — ACD ';⑤取 D(长方体是虚拟图形,起辅助 作用),则四面体 ABCD 的三视图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图形)(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C② 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的原则.③ 注意几何体中与投影面垂直或平行的线段在三视图中的特点. ④ 要注意实线、虚线的画法,可视轮廓线画成实线,不可视的画成虚线.(2)画三视图时,要注意所给几何体与熟知的几何体的联系,如将几何体放置在正方体(或长方体)中或补形成正方体等,有利用发现线、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准确作出相应 的三视图.变式採究2. (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 —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 (0,0,2),(2,2,0), (1,2,1), (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贝U幼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D)2'设A(0,0,2), B(2,2,0), C(1,2,1), D(2,2,2),贝U ABCD 即为满足条件的四面体,得出正视 图和俯视图分别为④和②•(2)由图可知其侧视图为三角形, 根据三视图的“高平齐”得侧视图的高为.3,又由“宽相等”可知侧视图的宽度和俯视图的宽度相等,得侧视图的底为1X sin 60 =~23.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S = |x 訂 3=3.A .①和②B .③和①C .④和③ D .④和②(2)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C)A 亞 A. 4 B. { 3 C.3D . 1堪3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构建棱长为2的正方体,兰厂 由三视图得到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A . 3 .2B . 2 3 C. 2 ,2 D . 2如图所示,A . 10B . 12C . 14D . 16FT/0 X(2017北京卷)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解析可知SD 为该四棱锥的最长棱. 由三视图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故SD =22+ 22 + 22= 2 3.B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时, 菩案 2,若能将其放置到 “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研究, 不仅能较易得到直观图,同时还能发现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便于问题的解 决.变式探究3. (2017全国卷I )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 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 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B ) 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 若干个是梯形,正(主灌图 侧佐)视图cia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如图:可知该多面体是由直三棱柱和三棱锥组合而成的,且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长为 2.三棱锥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因此该多面体各个面中有2个梯形,且这两个梯形全等,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4,高为2.1故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2 X 2 x (2 + 4)X 2 = 12.■I课时小结1 •与柱、锥、台、球有关的概念题,要结合其定义和结构特征,作出准确的判断,若说明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 •画三视图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三视图和直观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把握空间几何体的性质. 由空间几何体可以画出它的三视图,同样由三视图可以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