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主要区域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区域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区域地理特征1.世界七大洲地形、气候差异
大洲地形气候
特征原因
亚洲①地形复杂,起伏大,
山地高原面积广,平原
分布在大陆周围;②地
势中部高,四周低
①气候复杂
多样;
②季风气候
显著;
③大陆性气
候分布广
①所跨经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地面受热状
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
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使大陆性气候范围
广大;③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被
称为“高原大陆”;②东
部纵贯东非裂谷带;③
山脉少,主要分布在西
北和东南高原边缘
①干燥,
②暖热,③气候南北对称
分布
①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北部;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
内陆的港湾,减弱了海洋的影响;从东北紧邻亚洲大陆干燥
区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
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相当大
的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③赤道横穿中部,
地形起伏小
北美洲①地形大体上分为西
部、中部、东部三大地
形区;②地势东西高,
中部低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
势;②气候类型多样
①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
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
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
候带;③地形起伏影响
南美洲①地形分为东部高原、
中部平原、西部山地三
大地形区②西部是高
大的安第斯山脉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
主;②热带气候为主;③
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
(40°S以南的大陆东
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
类型截然不同)
①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
气候占优势,赤道低压带与来自海洋的信风控制地区广;②
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受局限,缺
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③安第斯山南北纵列分布
且紧逼海岸,使副高与西风带影响范围小
南极洲①平均海拔最高的大
洲;②大陆冰川广布,
冰层平均厚度达 2 000
多米
严寒、干燥和烈风的极地
气候
纬度高、地势高,终年为极
地高压与极地东风带控制
2.重要区域自然特征的成因分析(1)亚洲重要地理事物位置成因
(2)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②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④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3)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阴冷,降水较多,蒸发微弱;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4)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春温低,秋温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

其原因是:①海陆位置的影响——西欧很像个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被大西洋海水紧紧包围着,地形破碎,多深入大陆的海湾和内海,使全欧洲离海都比较近,这使得整个西欧都能深深地受到海洋的影响;②大气环流的影响——整个西欧,全部都处在北纬36°~60°的西风带范围内,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在西风常年不断的吹拂下,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多,且分布均匀;③地形的影响——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南有阿尔卑斯山系,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两边高山挟持,中部平原向大西洋敞开,西欧正处在这个敞开“门户”的前沿,这样的地形地势,十分有利于西风的深入,加深了西欧地区海洋性气候的程度;④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对沿岸地区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5)北美气候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基本规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地势高低的影响。

②山脉走向的影响,山脉与气流垂直,则起阻挡作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气温和日照也不同。

③平原的影响,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使相应的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更广。

a.西部地形的影响: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居北美大陆的西部,阻挡了湿润的太平洋西风气流深入内地,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的地带,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地区。

b.中部平原: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

冬季极地冷气团从北冰洋长驱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交通和南方农作物造成灾害。

冬季,墨西哥湾暖流偶尔进入内陆,带来短期反常的温暖天气。

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也可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c.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由于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因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部地区,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范围不广。

(6)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从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四方面来分析。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两种湿热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湿热水汽进入大陆,受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抬升作用,再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覆盖好,所以亚马孙干流流量非常大,成为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

(7)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①南极洲的严酷性可与西伯利亚的冬季相比,降水量与北非相当,因此,可概括出南极洲的气候有酷寒、干燥的特征;联系其地表状况和气压状况可知,南极洲多大风。

②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从海拔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气温低。

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总结: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