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要点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要点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要点浅谈
【摘要】从2006年以来,国家为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宅价格过快上涨,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将建设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m2的中小户型住宅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

因此,对建筑师而言应该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关乎民生的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主要以现代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从事此方面专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住宅;中小户型;设计
我国住宅的主体消费群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将是我国住宅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也是住宅设计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今后,90m2以下住房的比重将达到新建项目的70%,中小户型住宅无疑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如何在这种面积要求下设计出舒适实用,经济合理的住宅,将成为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

1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核心原则
在以前,大家更注重的是如何设计创新,国家现在推行中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和功能的局限,户型设计很难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有完全的创新是比较难的。

因此,精细化设计成为设计中小户型住宅的核心原则。

2 住宅各功能空间的合理分配
2.1 合理的面积分配
因为面积小,所以在设计中应将总面积合理的进行分配,在满足
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减去没有明确用途的泡沫面积,减少户内交通面积,使功能分区既明确又适宜。

从居住的适应性而言,三室或者两室半的户型功能分区更合理,除主人房,儿童房外,还可留有一间多功能的用途,可用于待客、书房、娱乐、保姆用房等。

虽然房间面积不大,但对于住户不同生活阶级的需要而言,却是能达到分得开、住得下的效果。

2.2 使用面积最大化
交通空间面积设计一般要求经济节约,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应满足设备管线的有效排列、安全维修、底层入口空间结构对齐,方便进入,防止电梯运行噪音等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墙面上布置管井,入户门、采光窗、垃圾暂存间等。

使其位置相对集中,占有空间合理紧凑。

2.3 精化的细部设计
对于中小户型而言,在现有户型面积限制的情况下,要合理地分布住宅中各种基本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或壁橱、阳台。

在户型方案设计原则确定之后,细节处理便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对居住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

2.3.1 功能房间的平面尺寸
1)起居室
《住宅设计规范》第5.2.2条规定起居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0m2,5.2.3中提出起居室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宜大于3米,这样起居室基本的尺寸至少要满足3.0m×3.6m,同时考虑到沙发、
茶几及电视柜布置的便利及观看电视的距离因素,因而开间3.3~3.9m,进深4.0~4.3m的净距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平面尺寸。

当然作为户型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也要结合空间的使用感受和视野景观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2)主卧室
主卧室对私密性的要求较高,不应受其他房间的影响,同时避免室内外视线干扰。

开间最好能满足可以摆下一张2000×2300mm的双人床、450~600mm的电视柜,并留有600mm以上的通行宽度。

要有较好的视野景观,可以摆放花卉、饰物,美化居室环境。

要考虑床与窗的关系,避免床头正对窗,有直接光线射入眼睛。

3)次卧室
次卧室的概念是指对主卧室而言的。

居住者常为家庭中的子女,或者临时居住的亲属、来访的客人等。

功能和主卧室基本相同,各项指标要求低于主卧室。

对于核心家庭来说,幼儿的卧室需要考虑其玩耍及储藏玩具等区域,并考虑和主卧室的联系。

随着子女的成长,需要考虑书桌和书柜的布置,以供孩子学习的空间。

2.3.2 户内交通空间
1)门厅
门厅的基本功能是起过渡、缓冲作用,也是人们出入家门时换鞋、更衣、整装待发和存放鞋帽、雨具等的场所。

中小户型不适宜单独设置门厅,可考虑与其它空间相融合,比如作为起居室的延伸部分。

2)过道、走廊
在户内交通组织设计中常利用走廊将各功能空间联系起来。

对强调动静分区的户型而言,应尽可能地减少专用走廊的长度。

同时在中小户型中,也可将交通走廊并入公共空间之中,这种处理手法在空间上独具优势,同时由于居住人口有限,对私密性的影响也不大。

2.3.3 厨卫空间
厨房、卫生间在户型中所占的面积虽少,但其平面布局却是需要设计人员仔细推敲,充分考虑生活细节,力争在有限的面积里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2.3.4 储藏空间
储藏间可分为可进入式的间(室)和储藏柜。

把此类空间单列出来是因为它在户型设计中逐渐被重视,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出现在户型空间中。

一些精心设计的户型,需要考虑储藏空间的设置。

一间小储藏室可以放置家庭的许多物品,在中小户型住宅中也可以通过利用角落空间或立体空间设置家具(如吊柜等)的方式,来替代储藏空间的功能。

储藏间的基本尺寸,可根据户型的规模来定,一般不需要通风采光,但要注意保持干燥。

2.3.5 阳台
生活阳台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若加大阳台的进深,使之能放下必要的家具,则阳台可成为良好的休息区域。

2.4 住宅内部的灵活性、可变性
中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相对较小,为了适应某些家庭因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大套型的需求,也需要通过对中小
户型进行灵活、可变性设计,使其能够“生长”,从而获得中小户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

如可做“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也可以模糊某些功能区域,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等。

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如此,同样空间的一套住宅,便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的入住者和相同居住者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空间分隔和户型平面。

3 结束语
中小户型作为适应我国国情的主体住宅户型,是国家住宅产业规划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我国房地产开发的热点。

如何利用小空间,创造功能齐全,舒适度较高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建筑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任重而道远,设计师需要精心设计,综合考虑,设计出既符合国家政策又满足居住功能的理想住宅,创造出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s].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