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习题1.1 用费马原理推导光的反射定律1.2 一根长玻璃棒的折射率为1.6350,将它的左端研磨并抛光成半径为2.50cm的凸球面。
在空气中有一小物体位于光轴上距球面顶点9.0cm处。
求:(1)球面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2)光焦度;⑶象距;⑷垂轴放大率;(5)用作图法求象。
1.3 将一根40cm长的透明棒的一端切平,另一端磨成半径为12cm的半球面。
有一小物体沿棒轴嵌在棒内,并与棒的两端等距。
当从棒的平端看去时,物的表现深度为12.5cm。
问从半球端看去时,它的表现深度为多少?1.4 一透明玻璃小球的半径为1.50cm, 折射率为1.720,将它浸没在折射率为1.360的透明液体中。
若液体中有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小球上,求这束平行光将向球的另一侧何处聚焦?1.5 一玻璃空盒的两端是共轴球面,一端是半径γ1=-1.65cm的凹面,另一端是半径γ2=1.650cm的凸面,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850cm。
将盒在空气中密封后放入水中。
一高为1cm 的物体距凹球面的顶点10cm。
求物体经玻璃盒所成的象。
(假设玻璃的厚度可以略去不计)1.6 在一个直径为30cm的球形玻璃鱼缸中盛满水,鱼缸中心处有一尾小鱼。
若鱼缸薄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求缸外面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鱼的表观位置及垂轴放大率。
1.7 为了把仪器刻度放大3倍,在它上面置一平凸透镜,并让透镜的平面与刻度紧贴。
假设刻度和球面顶点距离为30mm,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凸面的半径应为多少?1.8 在半径为20cm的凸面镜右侧距顶点5cm处,有一高为2cm的虚物,试求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图。
虚物的位置应在什么范围内才能形成实象?1.9 在单球面折射系统中,除球心而外尚有一对共轭点P和P'可用宽光束严格成象(如图),这一对共轭点称为齐明点或不晕点。
试证齐明点的物、象距满足下列关系:S=(1+n'/n)r; s=(1+n/n')r1.9图1.10 玻璃棱镜的折射棱角α为60°,对某一波长的光其折射率n为1.6,计算(1)最小偏向角;(2)此时的入射角;(3)能使光线从α角两侧透过棱镜的最小入射角。
1.11 在充满水的容器底部放一平面反射镜,人在水面上正视镜子看自己的象,若眼睛高出水面h1=5.00cm,水深h2=8.00cm,求眼睛的象和眼睛相距多远?象的大小如何?设水的折射率为n=4/3。
1.12 折射率n=1.50的薄透镜使物体在其后10cm处成实象。
不改变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将它们沉浸在水中,则物体在镜后60cm处成象,求透镜的焦距。
1.13 一双凸透镜的球面半径为20cm,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5,一面浸在水中,另一面置于空气中。
试求透镜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
1.14 用一薄凸透镜L1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象,然后将另一个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L2放入会聚光束中距屏30cm处,问现在应将屏移至距L2多远的地方才能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象?1.15 两薄透镜的焦距为f´1=5.0cm和 f´2=10.0cm,相距5.0cm。
若一高为2.50cm的物体位于第一透镜前15.0cm处,求最后所成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象的光路图。
1.16 透镜L1和L2的象方焦距分别为 -2.40cm和 +5.0cm,两透镜中心相距 1.50cm。
若在L1前8.0cm处置一高为2.50cm的物体,求最后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光路图。
1.17 一物体经两枚凸透镜折射成象,所得的是在物体位置处与物体同大的倒立虚象。
设第一透镜的焦距 已知,求物体的位置,第二透镜的焦距及两透镜的距离。
(注:本题有多解)1.18 一平凸透镜焦距为f´,平面镀银,在其前2f´处放一物体,高度为h。
求物体所成的最后象,并作图。
1.19 一折射率为1.5的薄透镜,其凸面的曲率半径为5cm,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5cm,且镀上银。
试证明:当光从凸表面入射时,该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提示:物经过凸面折射、凹面反射和凸面再次折射后,s´=-s;β=1。
)1.20 显微镜由焦距为1cm的物镜和焦距为3cm的目镜所组成,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问物体放在何处时才能使最后的象成在距离眼睛25cm处?作出光路图。
1.21 双凸薄透镜的折射率为1.5,│r1 │=10cm,│r2│=15cm,r2的一面镀银,物点P 在透镜前主轴上20cm处,求最后象的位置并作出光路图。
1.22 会聚透镜的发散透镜的焦距都是10cm,(1)与主轴成30°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每个透镜上,计算象点在何处?(2)在每个透镜左方的焦平面上离主轴1cm处各置一发光点,计算成象在何处?作出光路图。
1.23 一厚透镜两球面的光焦度分别为 5D和 8D,折射率为 1.50,中心厚度为18.75cm。
用矩阵法求此厚透镜主点的位置。
1.24 两薄透镜相距80cm,它们的光焦度为6D和-8D,用矩阵法求组合系统的光焦度及焦点和主点的位置。
1.25 惠更斯目镜由两个薄凸透镜L1、L2组成,其焦距分别为f1´=3a、f2´=a,两透镜相距d=2a,试用矩阵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6 冉斯登目镜由两个相同材料的平凸薄透镜组成,其一种结构形式为f1´=f2´=a,d=2/3a,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7 设有置于空气中的两薄透镜L1和L2,凸透镜L1的焦距为12cm,凹透镜的焦距为8cm,它们相距16cm。
一高为3cm的物体PQ位于L1前30cm处:(1) 用矩阵法求系统的主点和焦点;(2)用矩阵法求物体经系统所成的象,并用作图法验证你的结果。
1.28 用矩阵法重解1.15题。
1.29 用矩阵法重解1.18题。
1.30 空气中一个薄透镜组L1 、L2 、L3 ,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20cm、f2´=40cm、f3´=30cm,d12=30cm、d23=30cm,今有一物放在L1的左方60cm处,用矩阵法求出象的位置和大小。
1.31 一个双凸透镜(f1´=6cm);一个凹面反射镜(R=20cm),一高为4cm 的物。
在透镜前12cm处,透镜在凹面反射镜前2cm,用矩阵法计算最后象 的位置和横向放大率。
第二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习题2.1 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表示,其曲率半径为5.55mm,内部为折射率等于4/3的液体,外部是空气,其折射率近似地等于1,计算眼球的两个焦距。
若肉眼观察到月球时所见月球时的张角为1°,问视网膜上月球的象有多大?2.2 把人眼看成距视网膜2cm的一个简单透镜,有人能看清100cm到300cm内的物体,试问:(1)此人看清远点和近点时,眼睛透镜的焦距是多少?(2)为看清25cm远的物体,需配戴怎样的眼镜?2.3 一照相机对准远物时,底片距物镜18cm,当镜箱拉至最大长度时,底片与物镜相距20cm,求目的物在镜前最近应不小于若干距离?2.4 两星所成的视角为4',用望远镜物镜照相,所得两象点相距1mm,问望远镜物镜的焦距是多少?2.5 一显微镜具有三个物镜和两个目镜,三个物镜的焦距分别为16、4和1.9mm,两个目镜的放大本领分别为5和10倍。
设三个物镜造成的象都能落在象距为160mm处,问这显微镜的最大和最小的放大本领各为多少?2.6 一显微镜物镜焦距为0.5cm,目镜焦距为2cm,两镜间距为22cm,观察者看 到的象在无穷远处,试求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2.7 一灯(可认为是点光源)悬在圆桌中央的上空,桌的半径为R,为了使桌的 边缘能得到最大的照度,灯应悬在离桌面中心多少高度处?2.8 焦距为20cm的薄透镜,放在发光强度为15cd的点光源之前30cm处。
在透镜后面80cm处放一屏,在屏上得到明亮的圆斑。
不计透镜中光的吸收时,求圆斑的中心照度。
2.9 一个60w的灯泡,其发光效率为15Lm/w,假定把灯泡作为在各方向均匀发光 的点光源,求光源的发光强度为多少?在距灯泡2m处的垂直照明的屏上的光照度是多少?2.10 一个60w灯泡的发电效率为η=11Lm/w,若玻璃壳的损失不计,求该灯泡 发射的光通量、平均发光强度和平均照度。
第三章 光的干涉习题3.1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孔间的距离等于通过孔的光波长的 100倍,接收屏与双孔相距50cm。
求第1级和第2级亮纹屏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2 在杨氏实验中,双孔相距为5.0mm,孔与接收屏相距为1.0m。
入射光中包含波长为480nm和600nm两种成分,因而看到屏上有两组干涉图样,试求这两种波长的第2级亮纹的距离。
3.3 设有两相干点源S1、S2相距为t,将接收屏垂直于S1、S2连线放置,接收屏至S1S2中点的距离为D,且D d,x。
问在接收屏上生成的干涉图样是什么形状?并证明第K级亮纹至并中心的距离为3.4 在双缝干涉装置中,缝S1和S2后面分别放置透明的塑料薄片T1和T2。
当二薄片插入后,屏上中央零级亮纹向下移至原先的第 10级亮纹位置上,已知入射光波长为600nm,T1和T2厚均为300μm,T2的折射率为1.52,求T1的折射率。
3.5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以小倾角θ斜入射到间距为t的双缝上,设接收屏到双缝距离为D, (1)求零级主极大的位置;(2)假设在屏上到两缝的距离都相等的地方恰好出现暗条纹,倾角θ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6 设菲涅耳双面镜的夹角为15', 缝光源距双面镜交线10cm, 接收屏与光源经双面镜所成的两个虚像连线平行,屏与双面镜交线距离为210cm,光波长为600nm,求:(1)干涉条纹间距为多少?(2)在屏上最多能看到几条干涉纹?(3)如果光源到双镜距离增大一倍,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4)如果光源与双镜交线距离保持不变,而在横向有所移动,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5)为保证屏上的干涉条纹有很好的可见度,允许缝光源的最大宽度为多少?3.7 在比耶对初透镜干涉装置中,透镜焦距 =10cm,两半拉开的距离为1mm,若光源缝离透镜20cm,波长为5000A,接收屏离透镜450cm。
问:(1)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少?(2)干涉条纹恰好消失时,光源缝的临界宽度是多少?3.8 用一个宽为0.1mm的缝作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光源,缝用波长为5000A 的单色光照明,设光源缝至双缝距离为0. 5m,试问恰能观察到干涉条纹时,两缝间最大距离是多少?3.9 波长为6328A的He─He激光的谱线宽度Δλ=2×10 A。
试计算它的频谱宽度,相干长度 ,相干时间τ0各为多少?3.10 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中,双缝相距0.5mm,接收屏距双缝1m, 点光源距双缝30cm,它发射λ=5000A的单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