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适用范围 (1)第三章工程概况 (1)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1)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三、气象及气候 (6)第四章监测目的 (7)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8)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8)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8)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8)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9)一、地面位移量测 (9)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9)2、量测周期 (14)3、量测方法 (14)4、量测注意事项 (15)5、量测数据的整理 (15)二、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控、边坡深部水平位移监测、地表裂缝观测与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 (16)1、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控 (16)2、边坡深部水平位移监测 (16)3、地表裂缝观测 (17)4、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 (17)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7)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8)五、位移管理标准 (19)1、控制标准 (19)2、监测管理基准 (19)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20)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20)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20)一、组织机构 (20)二、管理流程 (21)三、量测要求 (22)四、保证体系 (23)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XX省XX至XX高速公路(含XX至XX高速连接线)工程土建XX 施工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XX高速公路土建XX标段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一、高边坡地理位置本合同段内主线高边坡段落共有13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STY11+660-STY11+927左侧、STY12+067-STY12+180左侧、STY14+575-STY14+610左侧、STY18+060-STY18+280左侧、STY19+520-STY19+600左侧、STY19+600-STY19+817左侧、STY20+910-STY21+069左侧、STY21+237-STY21+433左侧、STY22+120-STY22+503左侧、STY22+724-STY22+820左侧、STY22+820-STY22+958左侧、STY23+159-STY23+319左侧、STY27+775-STY27+960左侧,最大边坡高度XXXXm,长度为XXXm。

互通区高边坡段落共1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ZBXSTY0+090-ZBXSTY0+515 左侧,边坡高度为XXXm,长度为XXXXX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STY11+660-STY11+9*27左侧,该路段属于X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9°,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XX米,高差XXX 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2、STY12+067.138-STY12+18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949.14-998.33米,高差49.19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3、STY14+575-STY14+61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1001.00-1038.60米,高差37.60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4、STY18+060-STY18+28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5、STY19+520-STY19+60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6°,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6、STY19+600-STY19817.214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 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7、STY20+909.68-STY21+068.94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 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8、STY21+236.993-STY21+432.84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22.00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9、STY22+120.44-STY22+502.777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X米和XXX-XXX 米,高差XXX米和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10、STY22+723.579-STY22+957.92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0°,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