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分析
最后,将生产阶段和研制阶段的结果编成安全 报告,判定并用文件的形式最终确认产品安全性。 报告还应揭示在使用环境中的安全正确的使用方 法。报告的内容基本就是从分析、试验和设计标 准制定过程所得到的数据。报告应作出关于产品 安全完整性的肯定结论和确定已判定的危险的控 制方式。
使用阶段进行培训和积累资料(从产品故障、 现场安装故障以及出现的事故和偶然事件收集资 料)。安全管理在此阶段必须追究可能出现的任
取决于安全仪表及其功能的质检工作,只有在 场的安全人员才能完成。
在这一阶段应重视人员培训(体现在各种操作证 上)。
在技术设计、研制阶段进行的完善分析的工作 在本阶段继续进行。需要对过去的危险分析进行 客观的审查以核实已经按文件规定的方式对危险 提出了改进措施。所有改进措施都应当在最终可 接受性审查过程中予以审查和核实。
(日本每年起重机事故死亡100多人,占工作事故总 人数的6.5%左右)。
根据事故资料统计,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起重机械 主要集中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 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四类,合计占起重机械事 故的80%左右。 造成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排在前四位的 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触电、高处坠落,合计 占起重机械事故的80%以上。在吊物坠落造成的 事故中,因吊索具缺陷(如钢丝绳断、脱钩等)导
案例2:卷筒驱动侧板断裂事故
一、事故发生过程: 时间、地点、事件; 事故现场;(致害物、起因物空间位置,环境状态等) 设备基本状况;(参数、操作方式、完好状态等) (作业流程);(复杂工艺的) 事故过程介绍。(简单明了,真实,有依据,去伪存真) 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间接;主要;从属。) 三、事故结论: 四、事故预防措施建议: 五、(检验责任的反思:)
使用(运行—维护)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的 结束点是主要控制点。
制造阶段是安全技术检验和监察的重要环节。 从加工制造一开始,质量控制部门就是产品测试 和检查的主要负责部门。所以监督检验中与质量 控制部门配合是绝对必要的。根据产品的复杂性, 派安全检验人员去制造厂亲身监督有关试验和核 实得出产品最终可接受性的关键试验的结论。在 进行质量检验的地方,此种监督是必要的,因为
致事故的频数最高,约占40%占;其次是吊运时 捆绑方法不当,约占24%占;再次是超载,约占 8%。在挤压碰撞造成的事故中,人在起重机与结 构物之间或在两机之间作业时,因机体运行或回转 导致的事故最多,占40%以上,其次是吊物或吊 具在吊运过程中摆动碰撞造成事故,约占25%; 再次是吊运后的物件摆放不稳倾倒砸人,占15% 以上。
何问题,判定危险状况,与设计人员一起提出 改进措施,并由安全人员进行审查。对改进措施 中的设计变更,安全人员也应进行审查。
5、安全责任:已由使用者、制造者、安装维 修者、向设计者、检验者、监察者延伸。
6、检验意义:检验促进安全技术的发展,安 全技术的发展使预测危险的能力提高。减少危险 的措施正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 案例分析与思考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王福绵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兼谈检验注意事项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事故发生机理 三、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几个基本概念和问题 1、事故:是一个或一系列导致人员伤亡或疾 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失和破坏、造成环境危害的 意外事件。 2、危险:一种已存在或潜在的条件,其发生 可导致意外事故。 3、安全:是消除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疾病、设 备或财产的损失和破坏、造成环境危害的条件。 4、寿命周期:将寿命周期分为概念形成(初 步设计)、技术设计(设计确认)、研制、制造、
案例3:起重机掉道事故
一、事故发生过程: 时间、地点、事件; 事故现场;(致害物、起因物空间位置,环境状态等) 设备基本状况;(参数、操作方式、完好状态等) (作业流程);(复杂工艺的) 事故过程介绍。(简单明了,真实,有依据,去伪存真) 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间接;主要;从属。) 三、事故结论: 四、事故预防措施建议: 五、(检验责任的反思:)
近三年全国工矿企业及起重伤害事故统计表
年份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起重事故比例
工矿企业 起重伤害 工矿企业 起重伤害 起数% 人数%
2002 9616 431 7929 310 4.5
3.9
2003 11454 438 10881 359 3.8
3.3
2004 11063 415 10470 346 3.8
二、事故发生机理 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效应 人、物、环境三要素。
三、事故的统计分析 海因里希:从55万次事故统计中得出这样的结 论:在涉及同一对象的330次同类事故中,有300 次未产生伤害,29次产生轻微伤害,1次产生严 重伤害。这一统计规律称为330事故模型。其中 90%为险肇事故,伤害事故不到10%,严重事故只 有0.3%。它说明了事故的广泛性,即比我们看到 的伤害事故要多得多。险肇事故没有严格的先后 顺序,不知孰先孰后。所以伤害事故具有偶然性、
四、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具体分析): 案例1:锌水包倾翻事故
一、事故发生过程: 时间、地点、事件; 事故现场;(致害物、起因物空间位置,环境状态等) 设备基本状况;(参数、操作方式、完好状态等) (作业流程);(复杂工艺的) 事故过程介绍。(简单明了,真实,有依据,去伪存真) 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间接;主要;从属。) 三、事故结论: 四、事故预防措施建议: 五、(检验责任的反思:)
突发性和危险性。已发生的险肇事故为人们提 供了认识事故的线索,是预告伤害事故的警报和 危险信号。这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克服麻痹大意 思想,及时找到和消除事故隐患。为了消除30次 伤害事故,最好先消除300次险肇事故,这是消 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我们的检验就是做这个工作 的。
起重机械事故状况及简要分析
3.3
表中的起重伤害事故起数和和死亡人数,是指 起重机本体直接造成的事故数,而在起重机械作 业中由于吊物坠落造成的物体打击、因起重机电 气系统漏电或吊臂触碰高压线等造成的事故、因 起重机吊臂运动造成的人员坠落事故,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归 类于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类型。因 而,实际起重机械作业中所造成的起重事故数量, 要比表中的数量大得多,约占工矿企业事故总数 的15%左右,这是因为事故类型的划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