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
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
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
信心.
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
课前准备:导学案,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二提出问题探索关系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
显然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一
个对应值,即y是x的函数,他们
的具体关系怎样表示?
2、多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有什
么关系?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
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

如果
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
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
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
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
活动三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1.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三个函数解析
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数、自变量和函数.
2.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3.归纳二次函数的概念(板书)
4.二次函数概念中的a,b,c有什么要求?
已知函数y=ax²+bx+c 1.思考后小组合作
讨论出答案
(1)y=6x2
(2)d= n(n-3)
即d= n2- n
(3)y=20(1+x)2
即y=20x2+40x+20
2.全班交流意见
结合三个函数
式,进行分析比较
(1)找出各式中
的自变量和
自变量的函

(2)概括这三个
函数式的共
同特点。

(3)得出二次函
数的概念
让学生体会引
入二次函数概念的
现实背景,感受其
实际意义,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让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和实际应
用中逐步深化对概
念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归纳、分
析,使学生明白二
次函数的特征,理
解其解析式的特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