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气环流
行 东北 风,我国的天气以 晴朗干燥 为主要特征。 昼短夜长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
大气环流
知识目标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 候的影响。 2、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
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原 理,分析其对天气和气候的 影响,并能解释实际生产、 生活、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促进高低纬、 海陆间的水热 交换和平衡; 天气、气候形 成基础。
侧视图
3、气压带的成因
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俯视图
北半球
南半球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剖面图
A、甲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B、乙点位于30°N D、②盛行西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二、大气环流的规律
5、假设:地表均一,地球既自转又公转, 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高纬 环流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低纬 环流
赤道低压带
思考:日本是“ 气球炸弹”如何飞到美国的?
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日本军事气象学家“动员” 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从高空飘落到美 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 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人员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 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被切断的 气压带是 副极地低压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西北 风,D点盛
二、规律
1、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运动(直射 赤道),地球上的 大气将如何运动?
——只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赤道 北极
赤道
结论:
形成单圈环流
南极
二、规律
2、假设:地表均一,地球只自转(直射赤道),地球 上的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结论: 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中纬 环流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甲
乙
7、季风环流 (3)风向、性质及成因
1月
南亚 亚
东
7月
甲 地 区
乙
季节
风向
性质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 冬季 亚 夏季
西北风 寒冷干燥 东南风 高温多雨 东北风 暖热干燥
南 冬季 亚 夏季
西南风 高温多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总结: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规律
7、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 (大尺 (1)含义: 度的热力环流) (2)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 思考: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原因何在? 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所以季风最显著。
东 亚 南亚 南亚 亚 东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和地转偏向力以及直射 点的移动
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 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气压带、风带 移动的幅度在 5—10个纬度之 间。受其影响, 有些地区的气 候就会受到气 压带和风带的 交替控制。
二、规律
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亚洲 高压 影响:1月份,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60°N附近南移 的副极地低压,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北 大西洋为冰岛低压。
在图中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下,亚洲东部盛行什么风? 分析海陆分布对1月份全球气压带分布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规律
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
0° 影响:7月份,亚洲(印度)低压切断了30°N附近北移的副热带 高压,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在大西 洋上为亚速尔高压。
在图中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下,亚洲东部盛行什么风? 分析海陆分布对7月份全球气压带分布产生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