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现状的研究

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现状的研究

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现状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
摘要武术套路运动的科学选材是当今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训练
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套路训练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水平的教练员选材时仍采用以往的自然选材和经验选材的方法,没有建立科学选材的指标体系和采用科学选材的方法和手段[1],不利于武术事业的发展。

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1993年-2013年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方面发展变化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确定选材指标体系及各项指标权重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武术套路运动科学选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选材方法现状
一、武术运动员选材的定义及重要性
运动选材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采用科学评价和预测的方法,从众多儿童、少年运动员中比较准确地选拔出先天和后天条件较为优秀的人才的过程,是培养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重要部分[2]。

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又被称之为“套路运动[3]”。

二、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方法
(一)身体形态指标
身体形态指的是人的骨骼长度比例。

由于武术项目的技巧性和表现性的需要,武术运动员在外形上,身高及身体的比例上都要有其特殊的要求。

1.外形,五官端正,眼要有神,身体匀称,颈略长,溜肩体型、脊柱有正常的生理弯曲度,避免鸡胸,两腿要直,骨盆窄,臀部上翘,膝、踩、肘、腕关节围度较小且灵活,跟腔长而有力,足弓弯度较大。

2.腿型。

两腿要直,并步直立时两腿不能是“o”型或“x”型。

较明显的“o”型腿影响造型,而且在以后的训练中极易加重“o”型程度。

“x”型腿力量扭较差,膝关节极易受伤。

此外,踝关节要灵活,勾、蹬脚尖转换自如,活动幅度大。

3.臂型。

两臂要直,尤其是肘关节处要顺直,两臂上举不能成“y”型。

腕关节灵活性要好,手掌立起时掌背与前臂的夹角在90°左右为宜,手指能整齐伸直并拢。

(二)生理生化指标
1.心率和血压
武术运动员在套路演练后表现出高水平的心率变化,而在安静时又表现出心率徐缓和低血压的特异性,主要是由武术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武术全套练习时间短,强度大,起伏转折要求高,各类动作变化复杂,对心血管的功能要求是很高的。

因此,在选材时对武术予选对象的心血管机能要全面的检查了解,选择那些同年龄组中心血管功能良好的少年作为予选对象,而
安静时测试心率、血压、30、20次起蹲及台阶试验都是较为简便可靠的参考指标.
2.血乳酸
运用血乳酸、心率及糖酵解强度3个指标,综合分析某个武术运动员是否适应长拳运动练习,或者作为选拔长拳运动员的依据,为生理、生化指标科研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另外,赛艇运动的供能系统与武术运动的供能系统相似,有报道优秀划艇运动员张秀云的血乳酸值在运动前和运动后都较同队的运动员低[4],值得注意的是其安静血乳酸也是全队最低的。

因此可考虑在安静时和做同样负荷运动运动量后血乳酸值都较低的运动员可作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血乳酸值可作为选材时的依据。

3.线粒体、cp和atp
线粒体、cp和atp与生物氧化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cp、atp 是人体内贮存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极短时间运动(南拳和陈式太极拳的发力)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含量的多少与无氧代谢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对优秀武术运动员选材时应考虑线粒体、cp 和atp的作用。

4.神经类型
武术套路运动的规律性。

武术套路运动是武术运动中比较复杂的一项内容,它要求大脑皮质机能活动能力强,大脑皮质抑制后作用弱,分化能力和记忆能力强。

由于武术套路的种类多,动作结构也十分复杂,因而对大脑皮质机能活动能力及分化能力,记忆能力影
响较大,要求也较高。

我们可以结合武术套路的规律,推测总结出,具有忍耐和长时间稳定工作能力的稳定型及兴奋抑制过程容易转
化的灵活型,是比较复合武术套路运动需要的。

神经类型遗传成分占很大比例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是一生出来就表现出来的,往往要到一定阶段才会表现出来,即在“敏感发展期”或“最佳发展期”遗传的作用显著,在相对缓慢期遗传因素的作用就不太明显,选材时要充分考虑遗传的阶段性[5]。

(三)身体素质指标
1.柔韧。

运动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是决定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肢可用握杆转肩来测试,被测人两臂要直,两手握杆越近越好,说明肩关节灵活性好;下肢可用横、竖叉来测定,躯干柔韧则可选用下腰动作,测试手脚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

2.协调。

选择具有全身运动特征并能上下左右对称活动的动作。

3.力量。

力量是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对抗力或克服身体重量的做功能力。

武术中,运动员的发力形式一般以爆发力为主。

力量素质好,动作显得连贯协调,干净利落[6]。

4.心理。

应挑选那些喜欢竞争、自信、责任心强、好胜心强、意志力顽强、性格外向、.善于思考、勤学苦练、自觉主动、爱动爱静、注意细微的少儿。

(四)遗传因素的选材
1.遗传
用遗传学的观点,来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发展趋势,受家庭
影响的大小,对将来的发展提供预测。

在了解过程中主要调查内容是:了解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形态特征。

从而分析被选队员的发展趋势与可能。

分析以上亲系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兴趣与爱好,看运动员像谁,对其像谁的情况重点进行了解[7]。

2.血型选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血型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血型与运动员的气质、素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从目前国内外对武术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资料来看.有关武术运动员血型方而的研究较少,尚未见有专门报道[8]。

3.指纹选材
男子武术运动员右拇指斗型纹的出现率表现出随等级升高而升
高的趋势。

女子武术运动员左手箕型纹的指数出现率则表现出随运动员的等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三、结论
本文总结了1993—2013年关于武术运动员选材的文献所涉及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由此可见,对于武术运动员选材的身体形态方面,我国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有待完善。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心理素质方面研究不够充实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不足,应该结合运动心理学将中国传统的武术项目的表现出来。

遗传学选材严重不足,尤其是科学性更高的基因选材,在武术运动员的选材中几乎没有涉及。

研究方法上,缺少一定的归纳性。

研究对象现在也慢慢扩展。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的发展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武术运动员的选材更是影响武术项目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选材方法。

主要凭借教练员的直观经验和自然淘汰,实践证明,这种选材方法很不科学。

不仅影响武术技术的迅速提高,还给国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前途。

这20年里中国武术套路运动选材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用更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以实验数据为基础,为科学选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也存在一定不足。

愿广大武术研究人员、武术爱好者投身于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武术中去。

为发扬中国武术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m].
[2] 石磊.运动选材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3] 百度百科.http:
///view/30476.htm[db/ol].
[4] 刘红.从生理、生化角度选拔长拳运动员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3).
[5] 董秀华.从神经类型的角度谈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j].
[6] 张莉.浅谈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j].辽宁体育科技.
[7] 张其新.谈对武术运动员选材方法研究[j].音体美.
[8] 张普平,张勇.武术运动与血型选材[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