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失利后心理调整

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失利后心理调整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失利后心理调整摘要随着武术套路比赛难度日益提高,心理训练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但大多数学术论文着重赛前和赛中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忽略了赛后心理调整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必要性,并对其赛后心理特征做了分析,提出帮助调整比赛后失利心理的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武术套路比赛失利心理调整The Adjustment of Wushu Routines Athletes’ Psychologyafter the LossAbstractAlong with difficulty of wushu competition is creasing , the training of mental proble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opic.However, most of the the Research Papers put focus on the reg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mental problem which happened before or during the match, but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ccurred after the race.In this research parper, with the help of some documents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shows the necessity of the adjustment of mental problem which occur after competition.It also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ways to adjust it and the importances of correcting the mental problem .Key words :Wushu Competition; Los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目录1前言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方法 (1)2.2.1文献资料法 (1)2.2.2问卷调查法 (1)2.2.3逻辑分析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赛后心理调整的必要性 (2)3.1.1比赛失利后运动员的心理表现 (2)3.1.2 比赛失利后消极的心理对运动员的不利影响 (2)3.2比赛失利后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分析 (3)3.2.1 比赛失利后消极心理的原因得知 (3)3.2.2赛前对自己期望值过高 (3)3.2.3赛前对自己期望值过低 (4)3.2.4日常训练中经常性失误造成的心理阴影 (4)3.2.5其他 (4)3.3套路运动员比赛后失利的心理的自我调整方法 (4)3.3.1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 (4)3.3.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 (4)3.3.3自我语言调节法 (5)3.3.4 武术套路专业技术方面 (5)3.4 教练员应开导运动员,使其摆脱不良的心理状态 (5)3.4.1教练员应在平日增进与武术套路运动员之间的感情 (5)3.4.2 采用旅游、看电影、听音乐等方法调整运动员的心态 (6)3.5.3 教练员应适时鼓励运动员 (6)4 结论与建议 (6)4.1 结论 (6)4.1.1 赛后失利大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6)4.1.2 赛后失利的心理调整应以摆脱比赛失利的心理阴影为主 (7)4.1.3 消极心理的调整应注重运动员的自我调节 (7)4.2 建议 (7)5参考文献 (8)6附件 (9)1前言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竞赛中,运动员(队)的成败,是由参加者内外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的。

运动员(队)的内部条件是由技术、战术、身体和心理因素构成的,其中心理因素是运动员身体、技战术发挥、取胜的内在动因,如果没有适宜的内在动因,即使有良好的身体、技术和战术,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赛前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调整等方面,而赛后的心理调整成为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事实上,赛后的心理调整对于运动员来说,不仅对运动生涯有着直接的意义,甚至整个人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比赛失利后的心理调整,往往对运动员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失利后的心理状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目的在于弄清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失利后的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状态,并以心理学理论和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法,使运动员以一个适宜的、健康的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失利的事实,正常地从事后续的训练和比赛,面对以后的生活。

这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其他项目的训练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失利的武术套路运动员(国家一级运动员;男运动员;16—20岁;习武年限6—10年)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武术套路训练和比赛相关的专著以及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探索武术套路运动员在比赛失利后存在的心理状态并初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的途径。

2.2.2问卷调查法向江西省专业武术套路运动员及华东交通大学武术队的套路运动员发放问卷共50份,回收44份,其中有效问卷42份。

2.2.3逻辑分析法通过得到的数据、查阅文献资料和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后失利心理调整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结果与分析3.1赛后心理调整的必要性通过调查研究,赛后失利且消极的运动员,如不进行及时调整,帮助其摆脱比赛失利的阴影,很容易导致其运动技能、日常训练、生活的偏离。

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因为这一次比赛的失败而否定了自己的全部,对其日后的发展和踏入社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1.1比赛失利后运动员的心理表现赛后的心理表现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对积极者来说,比赛虽未成功,但却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能够正确而全面地分析失利的原因,力争纠正错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渴望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希望在下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失败更激励自己的斗志,挫折使自己更加聪明,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此,信心百倍地继续投入,更为科学地刻苦训练。

比赛失败者的消极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在比赛失利后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情绪消沉、丧失信心、有时感到很委屈,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对武术套路运动原有的激情,不愿意参加日常的训练和日后的比赛。

3.1.2 比赛失利后消极的心理对运动员的不利影响根据运动心理学中消极心理程度环分成3个不同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暴自弃、意气沮丧、训练活动性本文参照此标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失利后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统计自暴自弃意气沮丧活动性合计人数(人) 3 23 16 35 百分比(%)8.6 65.7 45.7 83.3根据统计结果,比赛失利后,运动员出现消极心理的比例相当大,占当中人数的83.3%,这在运动员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进行适宜的心理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在产生消极心理的运动员中,自暴自弃等级的比例为8.6%,也就是说,这部分运动员甚至完全丧失了对训练和比赛的兴趣,这表明有一部分运动员是亟需进行心理调节的。

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调整是为整个比赛前期打下心理基础,调整其最佳的训练状态来迎接比赛的到来;赛中的心理调整是为了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完成个人套路比赛的基础下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水平。

武术套路运动员因比赛的结果或者赛中的临场发挥失误导致对自我和自己的运动水平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这样可能会导致其武术套路运动员看不清自己真正比赛失利的原因和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赛后的心理调节是武术套路运动员恢复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消极的武术套路运动员应尽快的帮其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应把自己的运动水平与比赛的结果和赛中的发挥总结起来,找到真正的失利原因,不应盲目的对待自己的运动成绩。

赛后的心理调整是对武术运动员能够认清自己、找到不足之处,不会耽误赛后的日常训练、人际交往和对下一次比赛的正常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后失利的心理调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心理调整,这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日后训练以及其他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3.2比赛失利后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分析3.2.1 比赛失利后消极心理的原因得知通过对赛后失利运动员的访谈和心理分析,得知运动员产生消极心理的主要原因为。

(表2为失利后的消极状态)表2 失利武术套路运动员消极状态统计表过度消极普通消极正常合计人数(人) 4 30 1 35 百分比(%)11.4 85.7 2.8 100根据统计结果,这些运动员的消极心理比例相当大,所以对运动员赛后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心理调整。

3.2.2赛前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运动员在比赛前期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或者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导致自己比赛结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使人欢乐,失败使人苦痛。

但决定人苦乐感受的不只是成功与失败本身,更主要的是人原来对某事物所抱的期望值。

换言之,期望值越高,成功带来的满足感越弱,失败带来的挫折感越强。

就是说,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

3.2.3赛前对自己期望值过低在赛前的训练期间就过早地否定了自己技术以及各个方面不如其他运动员强,导致在比赛的时候对自己信心不足,更加影响了自己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

3.2.4日常训练中经常性失误造成的心理阴影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经常性的对某一技术动作完成的不够熟练而造成的这一动作技术的阴影,从而牵连到比赛中对此技术的恐惧,导致比赛失利。

3.2.5其他其他方面,如:赛前、赛中生病;没休息好等等问题。

3.3套路运动员比赛后失利的心理的自我调整方法笔者通过阅读参考文献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对运动员的自我心理调整来讲,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1)迅速消除比赛成绩干扰(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正确看待自己(3)语言调节3.3.1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赛后运动员应迅速消除比赛成绩的影响,通过阅读大学教材《运动心理学》可知,在国外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比赛成绩是对运动员较强的心理刺激,比赛成绩在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中的痕迹作用可长达1~3个月。

[1]所以,迅速消除比赛成绩的影响是对赛后失利的心理调整的一个重要前提,武术套路虽然运动形式与其他体育项目有所差异,但在这一点上应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