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分析
5%
在问卷调查 中,有5%的大学 生表示自己经常 遇到网络暴力。
有过几次
42%
完全没有
53%
是否遇到过网络暴力
经常
有过几次
5%
42%
有42%的大 学生表示自 己只遇到几 次网络暴 力。
完全没有
53%
是否遇到过网络暴力
经常 5%
而有53%的大学 生表示自己完全没 有遇到网络暴力。
有过几次 42%
完全没有 53%
由图表中
的数据可知在 大学生中绝大 多数人认为不 满情绪的来源 是生活的不顺 利和社会贫富 差距。
因此我们
要在日常的生 活中保持一个 良好的心态, 并且努力学 习,以后才可 以达则兼济天
其他
24.91%
社会贫富差距大,部分人产生极端心理
79.18%
最近生活不顺,心情烦躁
79.52%
社会种种制度的约束导致其生活质量差
有80.2%的大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遇到矛盾激发的容忍率 低,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86.35%
学生认为网络暴力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
一是网民缺少评
判,以讹传讹。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70.65%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关注这些事情但不发言 理性发言 提高个人素养 不关注相关事件 其他
27.30% 80.20% 84.30% 8.19% 8.53%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有14.68%的 大学生认为网络 暴力产生有其他 的主要原因。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遇到矛盾激发的容忍率 低,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遇到矛盾激发的容忍率 低,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86.35%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在调查问卷 中,有53.58%的大 学生认为网络暴力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 一是人类天性对暴 力的嗜好通过互联 网的过度传播。
泄情绪而实施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对被攻击对象的影响 关于网络暴力对被攻击者的影 响这个问题,在调查问卷中绝大多 数大学生都认为对生活,心理,名 誉有较大的影响,也有部分人认为 会有财产损失的影响。
这体现了网络暴力的危 害性之大,不仅会造成被攻 击对象的名誉,社会地位和 生活水平的降低,并且加重 了被攻击对象的心理负担, 使其容易产生生无可恋的念 头,进而进行自杀,报复社 会等的过激行为。
高考作文材料人物原型被人肉学生恶语迫使评论关闭 2015年6月,全国各地高考基本结束,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公开,而新课标全国一卷的作文 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的新闻原型被网友人肉出来,遭大批 高三生恶语相向,最终被迫关闭了微博评论。
经常 5%
有过几次 42%
完全没有 53%
是否遇到过网络暴力 经常
有5%的大学生 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 因为其他原因而产生 的一种行为。
盲目地无意识跟从 30%
其他 5%
正义感的强力爆 发以至于失控 12%
情绪发泄 26%
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27%
由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大约 83%的大学生眼中,网络暴力是因为情 绪发泄,自我炒作,盲目跟从等的消 极的原因产生的消极的行为。
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 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们若想获得自 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 必要的理性、客观。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恰逢互联网兴起之际,美国前总统克林 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网络媒体散布全球,莱温斯基 被全世界无数网民骂作“贱妇”、“妓女”等不堪入目的字眼,甚 至还有人扬言要杀死莱温斯基,如此残忍的网络暴力使其名誉严重 受损,人格遭到践踏,在这件事情发生后,莱温斯基整整十年不敢 独自出现在公众场合,曾几度想要自杀。
遇到矛盾激发的容忍率 低,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学生认为网络暴力
86.35%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
一是部分人或机构
为了自身利益的炒
作。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经常 5%
有过几次 42%
经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经 历或只经历过少数几次网络暴力,这反映出现在大多 数大学生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网络暴力从而缺少应对 网络暴力的经验,在面对网络暴力时容易失去理智, 不知所措,从而做出过激行为。
完全没有 53%
盲目地无意识跟从 30%
其他 5%
正义感的强力爆 发以至于失控
齐等。
由此我们大学生
在网络生活中要有对
信息的辨识能力,对
于不确定的消息不要
轻易传播,转发,对
于虚假的消息要坚决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举报打击并且提升自 颇,造成公众误解
身素质。
76.11%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是否会将生活情绪带入网络? 这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在
关于是否会将生活情绪带入网络 这个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有50.17%的 大学生认为会有一点点,37.2%的大
网络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带
学生认为不会,但是有触动自己的事
有或多或少的生活情绪,有 些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就是因 为自己的心情不好,为了发
情时,也会带入,8.87%的大学生认 为完全不会,3.75%的大学生认为 会,并且带入很大。
其他 5%
正义感的强力爆发 以至于失控 12%
情绪发泄 26%
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27%
网络暴力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有30%的大学生认为网 络暴力是一种因为盲目地无 意识跟从而产生的一种行 为。
盲目地无意… 其他
5%
正义感的强力爆 发以至于失控
12%
部分人的自我炒 作 27%
情绪发泄 26%
网络暴力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上世纪的网络暴力足以把人逼到如此绝境,现如今,网络自媒 体不断发展壮大,换来的也是网络暴力的更加猖獗。
网络暴力让谢娜夫妇深受怀孕困扰 无奈选择法律捍卫家庭 2015年8月10日消息,主持人谢娜和歌手张杰自结婚以来,怀孕传言不断。近日却在网络 上流传“谢娜流产”的传言。对此,歌手张杰已经准备好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家庭。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果断举报 26%
经调查可知,现在大学生在遇见网络暴力的时候,有大约61%的人会采 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去解决,只有少数人(22%)在遇见网络暴力时无动于 衷和极少数(2%)会去跟风参与的人。
这表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在遇见网络暴力时坚持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有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会积极主动地面对网络暴力。
86.35%
其他 14.68%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
产生网络暴力的原因网遇民到的矛素盾质激参发差的不容齐忍,率 是报道不实,以讹传低,极易引发网络暴力 讹,网民素质参差不 86.35%
适当劝诫 35%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果断举报 26%
有15%的大学生
表示自己遇见网络
适当劝诫 35%
暴力会有其他做
法。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果断举报 26%
有22%的大学生 表示自己遇见网络暴 力时会无动于衷。
适当劝诫 35%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12%
情绪发泄 26%
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27%
网络暴力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正义感的强力爆 其他 发以至于失控 5% 12%
在问卷调查中,有 1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暴 力是一种因为正义感的 强力爆发以至于失控而 产生的一种行为。
盲目地无意识跟从 30%
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27%
情绪发泄 26%
网络暴力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果断举报 26%
有26%的大学生
适当劝诫 35%
表示自己遇见网络
暴力时会果断举
报。
果断举报
26%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无动Biblioteka 衷 22%适当劝诫 35%
有35%的大学生 表示自己遇见网络 暴力时会适当劝 诫。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果断举报 26%
无动于衷 22%
适当劝诫 35%
跟风参与 2%
而有12%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网络暴 力的起因是正义感的强力爆发,是积
极的起因,但是却因为失控而导致了 消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