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资料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 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的野心。
2、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二、主要战役
1、黄海大战(1894年9月)
2、辽东战役 3、威海卫战役
大 东 沟
黄
海
大
战
致远号上的士兵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 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 湾和澎湖列岛 2.赔款白银2亿两 3.增辟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 践踏,中国贫弱 更加严重,列强 扩大商品倾销, 还直接进入中国 生产领域
练一练:
1.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A
)
B.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甲午战争后社 会上流传的一 句诗: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时间 领导人 主要 斗争 地点 战绩 意义
1895 年5 月— —10 月
丘逢甲、台北 徐骧、 台南 刘永福 台中
打死 表现了台 日军 湾军民维 4800 护祖国领 余人, 土完整的 打伤 坚强意志 2.7万 和高度的 人。 爱国主义 精神。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项 目 内 容 分 析 影 响
使中国 开始沦 为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 会 大大加 深了中 国半殖 民地化 的程度 破坏中国领土和 1.割香港岛 主权,加重中国 2.赔款2100万元 的贫弱,列强向 中国倾销工业品, 3.五口通商 瓦解中国的封建 4.关税协定 经济
《南京条约》
1、时间: 1895年 2、双方代表: (中)李鸿章(日)伊藤博文
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 日本马关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内 容 影 响
(1)割辽东半岛(后赎 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 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 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 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鹰—美国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日本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中日战争。 丰岛、牙山战役
1894
原因
平 壤
黄 海
战
战
役
役
经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过
结果 及影 响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
4.下列《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标志着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
C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港口
四 万 万 人 齐 下 泪 , 天 涯 何 处 是 神 州
虎—英国
熊—俄国 肠—德国 蛙—法国 太阳—日本
C.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获得清政府赔款,以发展资本主义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A)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A)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口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 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 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九 花园口 连 城
旅顺
(1895年初)
辽 东 威 海 之 战
丁汝昌
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 没,清军败局已定。
三、《马关条约》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 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 入中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熟记下面的顺口溜,掌握《马关条约》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