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方法五篇小学拼音教学是语文课程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拼音教学意识薄弱、教学方法落后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方法1摘要: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
本文围绕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介绍了巧用插图、在游戏中学、学用结合等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对提高拼音教学实效性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拼音教学;方法;策略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儿童刚刚进入小学阶段所面临的一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
同时,拼音作为学习普通话和汉字的重要工具,是后期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好汉语拼音,对打好语文学习基础,保护和激发刚入学学生学习兴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将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定位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并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一要求基本明确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就汉语拼音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对汉语拼音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巧用插图,在看图中学拼音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通过图画帮助儿童学习拼音是拼音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拼音教学部分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或提示字母发音,或在外形上像拼音字母,通过图音形结合的方法,学生就能很快掌握一些汉语拼音。
如妈妈已经晾好的衣服前襟有“i”的形状,“衣服”的“衣”发音与“i”相关;河里小鱼高兴地跳出水面,它的形状和“ü”相似,“鱼儿”的“鱼”的发音与“ü”相关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改编教材中的插图,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插图,拉近学生与拼音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拼音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例如,学习第2课《iuüyw》时,乌鸦的窝的形状像“u”,“乌鸦”的“乌”的发音与“u”相关,而农村的儿童对乌鸦有比较熟悉,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哪些图形的形状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字母相似?让学生自己找出图中与要学的拼音字母相同的形状,并通过“乌鸦”的“乌”帮助学生记住发音。
二、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拼音2.1一年级儿童有好动、注意力转移快等特点,汉语拼音练习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去读、去写、去记、去练,时间长了,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也会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游戏和活动,可以消除儿童的枯燥感,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可以采用儿童喜欢的儿歌、游戏、活动等形式,变抽象的拼音符号为朋友,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好拼音。
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学生们乐于接受,便于记忆。
2.2例如,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mn、ft的字形,用顺口溜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如“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伞把儿朝下fff,伞把儿朝上ttt。
”然后教师说顺口溜的上半句,学生抢接下半句。
又如在学习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写的规则时,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
再如,学习《dtnl》时,我先组织学生复习“bpmf”的顺口溜识记法,为即将进行的学习提供铺垫。
接着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来编d、t、n、l的顺口溜。
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认真观察b与d、t与f、n与m的不同之处,学着编b、p、m、f的顺口溜的方法,去编d、t、n、l的顺口溜,给编的好的学生奖一个大大的字母卡片,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充分肯定。
通过说唱儿歌、顺口溜,学生们不仅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对学习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完全记住字母的形状,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动手摆字母的环节。
让学生们回家准备一条毛线和若干个小棒,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2.3如学习“zcs”时,教师说zcs等字母,让学生用毛线摆一摆,然后让学生上台,边讲边演示,其他学生跟着齐读。
在学习yw时,学生用小棒摆字母的形,记忆效果出奇的好。
又如,在区分bd、pq时,可让学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的字形。
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做“说悄悄话”的游戏。
同桌两人,甲在乙耳边发某一个字母的音,乙在卡片里找,找出并大声地读出来,然后交换进行。
或是老师将学过的声母,如zhchshzcs悄悄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同学,由第一个同学开始依次向后传去,一直传到最后一位同学。
老师让最后一位同学汇报,根据汇报情况,评判正误,老师在学生“说悄悄话”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送去关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充分的肯定,这样循环往复,让学生得到来自自身、来自同学、来自老师的真切激励,他们会其乐融融的掌握学习汉语拼音的技巧。
三、学用结合,在任务中学拼音3.1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把拼音学习和识字、阅读、说话结合起来,边学边用,读、说、写并进才会相得益彰。
人教版新教材在汉语拼音的内容编排呈现方式上加强了整合,将汉语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阅读、说话紧密结合,十分重视汉语拼音的实际运用,教学中,应当学用相结合,提高教学。
在学完所有的拼音字母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家读一些带拼音的绘本故事书,如《睡前妈妈讲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会拼音的重要和快乐,从而让他们明白必须学好拼音,为今后学更多的字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会拼音节后,便可以鼓励他们用音节组词。
如“fā”,组成“fāxiàn”,然后让学生照样子组词,学生们说出了“fācái”、“fāmíng”、“fāshēng”等。
当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和组词后,紧接着让学生用音节来训练说话,如用“xǐyīfu”说话,引导学生说“谁在什么地方洗衣服?”学生说:“妈妈在院子里洗衣服。
3.2”“姐姐用洗衣机洗衣服”等,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将自己说的话用拼音写出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我们就会惊喜的发现:学生能用拼音写话了,而且兴趣特浓。
每次一写完,都会拿着让老师看。
到了这个阶段,老师就要顺势引导,让学生放学回家,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然后将这件事用拼音写下来,一句话、两句话都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去做。
引导学生“讲故事”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法。
在初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可以利用下面的故事:放学了,三个小朋友i、u、ü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
u的妈妈大w来了,牵着她的手回家了(出示整体认读音节wu)。
不一会儿,i的妈妈大y也来了,正准备牵手回家,(出示yi),这时,ü呜呜的哭了起来。
大y看见了,急忙走过去,安慰道:“不哭不哭,阿姨先送你回家。
”3.3听了大y的话,ü急忙擦干眼泪,拉着大y的手高兴地回家了(出示yu)。
这样,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字母教学寓于故事和语境之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学完拼音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
一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用拼音写出名字,写自己的,写好朋友的,然后不定期的叫些小朋友发全班同学的本子。
二是在教室的窗户、讲台、黑板、门、玻璃上等贴上拼音词卡。
三是回家找找家里的电器、家具,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在自习课上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不知不觉,在生活的点滴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兴趣盎然中巩固提高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使他们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
3.4“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动,寓教于乐,把学拼音和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紧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爱上拼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汉语拼音,期待学生能运用汉语拼音这根学习文化的拐杖,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更好地展现出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方法2【摘要】我校“生本教育”课堂可以用孔子的“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来教导,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促使人回归人的自然教育。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老师需要尽可能让课堂生动有趣新鲜,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本文通过对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拼音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拼音教学效率。
【关键词】汉语拼音学习要求;生本教育;趣味教学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要求是: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区别形近声母和韵母。
3.准确区分平翘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音。
4.准确拼读音节。
5.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朗诵儿歌、童谣和意思浅显的古诗、寓言和故事。
6.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准确标调[1]。
但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拼音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教师需采取多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拼音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拼音知识[2]。
一、小学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就目前小学拼音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要解决。
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在课堂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抄写,并且背诵拼音字母等。
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只是将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无法激发出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忽略了小学生对拼音的理解能力。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厌烦拼音学习,其学习效率不高。
另外,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加强研究以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全身心的参与到拼音教学中来,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拼音教学对策2.1借助教学道具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在小学拼音教学中,需要借助相关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书本中的知识形象化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
例如,教师在讲授《汉语拼音j、q、x》的时候,可先通过“j”的谐音想象成“鸡”的音,将一张画着一只母鸡伸长脖子在啄头顶上的蝴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把母鸡的“鸡”读轻一点和短一点,就是声母“j”。
通过图片的展示,将教学内容通过形象化的事物展示出来,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多了些趣味性,学生更能够在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