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审题
2、指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去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中,我们首次遇到了“话题”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到底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我们要从"话题"说起。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源头,如:某句名言、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项成果、某部电视剧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议论,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

可见,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这个"话题"就是作文所要谈及的内容范围。

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

可见,话题作文内容是很宽泛的,再加上体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二)指导学生审题。

1、抓住题目关键词语,明确下列问题(边提问边板书)
话题:心事
内容:与“心事”有关的内容都可以
体裁:不限(一般情况诗歌除外)
字数:500字以上
2、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成长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会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为话题,应明确这个词的词义内涵,指的是心里盘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为难的事。

该词区别于“心情”“心思”“心绪”“心态”等。

[解题思路]
这个话题有两条分析思路:
其一,谁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亲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同学的心事;也可以拟测、揣摩花草鱼虫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国的心事等,从一个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对社会、世界的思考。

其二,这心事是什么确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再想一想是什么心事。

对于不同的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三)指导学生立意。

1、指导学生确定写作角度
所谓“立意”,也就是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

一篇文章,若没有了中心,就像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只徒巨一具尸体;就像一般驶入大海的航船,失去了舵,终究会迷失方向。

一篇文章的中心,它就象一条串起项链的绳子一样重要,我们所选择的材料,都必须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2、那么,以“心事”为话题,同学们想想,你为怎样立意呢
(四)指导学生选材
在各种各样的"心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立意”,选定一件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心事”,并选出自己最有话说的“心事”,然后再考虑动笔。

另外,如果作为考场作文,还应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必须主题高扬,不应写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强的事件。

(五)作业:完成这次作文。

初中作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 45 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
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

要示:用词准确,100 字左右。

9、板书设计:
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描写三原则:
2、怎么样(细致)
3、像什么(修辞) 10、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描写的练习,同学们都有一个感觉:原来作文很简单。

这也是这节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一个道理——作文并不难。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词句匮乏,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句的积累。

初中作文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学会写话题作文。

2、根据中心选材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写出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
1、根据中心选材
2、写出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有怎么的感受呢?(学生畅谈谈)
二、了解话题作文
1、话题作文的特点
①开放性。

“话题”不是规定,只是谈话的中心。

②更宽松的环境。

具有较大的写作空间,鼓励创新,拒绝平庸。

③文体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

④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为灵活。

⑤文题不限。

可以充分展示文题的个性。

2、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①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

要与“话题”相关,“话题”是行文构思的轴心。

②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

自由表达并不是随心所欲。

三、如何写真情实感
⒈由身边的“话题”,引发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看法。

学生为什么不在作文里说真话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⒉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换看法。

分享彼此的观点、情感、态度。

拉近师生的距离,创设自由言论的学习情境。

写真话也是我们要求的。

但到底如何对待生活中那些尴尬的灰色,我们采取的是逃避。

我们要求写健康的向上的生活。

可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没有谁的生活会永远阳光灿烂。

成年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尚且要倾诉,何况孩子。

我们强迫孩子扮出虚假的笑脸,然后再评判哪一个扮得更像。

孩子的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可写,但我们永远只允许他们从这一面中挑选材料,他们的文思怎么可能不枯竭,长此以往,编作文是不可避免的。

更何况学生整日埋头苦读,对生活早己没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写作文要求的符合生活又真实的素材,你叫她到哪里找去所以,学生很讨厌写作文。

学生们久经“沙场”,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真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老师也日复一日地看着千篇—律的作文。

如果,学生乐于写作文了。

那么,必是在作文中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真
话,说心里话了。

这就需要对作文有一个民主的态度。

需要评判者给一个宽松的氛围。

到那时候,学生会把写作文看成一次抒发、一次宣泄、一种自醒、一次旧查,老师看作文也将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第二课时
一、布置作文题
进入初中以后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想,在这一个多月的生活也许是最不寻常的,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的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和亲友的关爱和鼓励,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进入中学以后
要求:
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二、学生讨论
如何选材,可以写那些内容?
话题作文比较自由、开放,既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展开想象。

如果我们只从议论、思辨这个角度来写这个话题,你们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