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习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与范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习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与范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习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与范文1.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之一【目标导航】1.能够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语言表达讲究分寸,用语准确,并力求多样化。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

不少于200字。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

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不少于600字。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顺序很重要。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安排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在写作中,当我们要把一个事物的外观、结构、布局写清楚,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详细又不累赘,或者是要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

【写作要求】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2.介绍产品时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语进行说明,也可采用问答的形式组织全文。

3.写事理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写出它的变化。

查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并注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技法点拨】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

在说明文中确立说明顺序很重要,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说明顺序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1)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等。

(2)时间顺序: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2.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在正确地选择了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后,还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的词语。

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语。

3.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1)与说明对象有关。

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2)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

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

【范文引路】手机的自述Hi,朋友们,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哈哈,猜对啦!俺是社会的新生事物——手机!我的种类很多,有华为、vivo、iPhone……应有尽有;颜色有象牙白、大红、粉红、全黑等等色彩缤纷;身型呀,就更多啦:翻盖的、直板的、圆的……数不胜数。

由于我的出现,邮票、BB机、大哥大都纷纷下岗啦!我的用处可大啦,如今,社会上处处都可见到我忙碌的身影。

这不,我正随着主人来到旅游胜地。

这儿真美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碧波荡漾。

呵,主人拿着我,在我身上轻轻一按,我就成了照相机啦!一眨眼间,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便保存在了我的体内。

呵呵,数码相机成了待业之族喽!悄悄告诉你吧,我的主人还是个股民呢!也许你会问,股民怎么还有闲情去旅游啊!要是股票跌了怎么办?哈哈,这你就不用发愁了!有我这炒股王手机在,主人可以随时把握股市行情,他可以一边炒股,一边尽情游山玩水。

晚上,主人想家了,便拿起我往家里打电话。

虽然与家人天各一方,我却让主人觉得与亲人近在咫尺,主人还把存在我体内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发送回家里,让亲人们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每逢节假日,我就更忙了。

瞧,圣诞节来临了,我忽然觉得浑身一热,不由得震动起来。

呵,是主人朋友A发来的祝福短信。

我立即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主人忙翻开我一看:“佳节将至,一个迷路的精灵,它送我一个装着幸福的宝盒,开启的瞬间,幸福撒向看短信的你。

祝你永远幸福!”主人乐得眉开眼笑,在我身上按来按去,痒得我咯咯直笑,原来,他正回短信呢:“我在建行开了个号,没钱就取!给你不多,只有四千万:千万要平安,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快乐,千万要记得密码1314(一生一世)!”我想,收到短信的人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吱吱吱……”我又觉得浑身一震,主人的朋友B的短信又来了,我欢快地唱起了歌儿,提示主人接收短信:“请用1秒钟忘记烦恼,用一分钟想象快乐,用一小时与你喜欢的人度过,用一辈子关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然后用一个微笑来接收我传递给你的祝福,愿你永远开心!”多么温馨的短信,多么暖人的祝福,瞧,主人心里乐开了花……我,难道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吗?不是社会和谐的见证吗?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生动地说明了手机的特点、用途,介绍了手机发展和改进过程,条理清楚,语言准确。

文章恰当地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鲜明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幽默诙谐、流畅自然的语言,颇引人注目。

小作者以手机的口吻叙说生活中人与手机相处的点点滴滴,读来不禁有身临其境之感。

结尾展望了手机发展的美好未来,给人以憧憬。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3.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4.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2.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重点: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逻辑顺序教学流程:一、温故而知新以学过的几篇说明文为例,总结学习过的几种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一般采用时间顺序。

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成长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采用空间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也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

3、逻辑顺序。

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原因到结果、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又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二、如何确立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的选择决定了说明文结构的安排特点,一般从两个维度进行: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把握事物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

通常情况,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物、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性,说明时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地进行说明。

如果是说明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这样更具有科学性。

2、按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

对于读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明一般规律,再说明个别现象。

这种写法一般先写总体特征,后写具体状态。

读者先获得总体认识,然后再结合事物或事理具体理解。

对于读者比较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机理,由个别推及一般。

如《大自然的语言》,先列举物候现象,再说明物候成因,这样便于一般读者理解。

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

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容易把握的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的运用,逻辑顺序的运用相对较难。

三、学生畅谈“我周围的环境”教师指导讨论内容:1、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住房、人口等。

2、环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四、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3. 范文:我的小卧室当我终于克服了独自睡觉的恐惧时,爸爸妈妈送给我一件精致的礼物———重新装修过的小卧室。

小房间整体呈暖色调,简单而又温暖,素朴而不失活泼,好像将整个春天“呼啦”一声拉进卧室。

门的左边靠墙放着我最最心爱的古筝,我总爱闲暇时弹奏它,让整个小卧室充满着典雅的气息。

听音乐能使人心情变好,我天天都有好心情还得归功于它呢。

门的右边放着一张小床。

这张床特别柔软,我总爱爬上床窝进被窝蜷成一团,身体放松,脑袋放空,让柔软的床包容下我的身体,因此,我的被褥总不是齐整的。

床头上还坐着一个小家伙,棕色的柔软皮毛布满全身,穿着一件带有蝴蝶结的小裙子,耳朵上嵌了一朵小花,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大眼睛,可爱的小鼻头下面还有一张爱笑的嘴,把外面的天都笑睛了。

它是我过生日时朋友送给我的玩具熊,晚上它就像我的一位挚友一般伴我入眠。

床头靠背上长出了一棵树,枝繁叶茂,落花缤纷,一只小鸟朝树飞来,似乎想歇歇脚,另一只想衔住一朵落花带回家里做装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