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汇编(DOC 39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汇编(DOC 39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企业法人代表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
1.本单位法人代表是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保证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2.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

4.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审核批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工程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努力改善劳动环境。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卫生投入的有效实施。

6.把职业卫生管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一次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先进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方法。

7.经常深入了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掌握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情况,组织职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对重大隐患组织落实整改措施。

并布置和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8.对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项目,
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报区安监局审批。

9.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10.保障职工的职业卫生劳动条件,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不得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1.开展职工职业卫生知识教育与考核工作。

12.及时、如实上报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组织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二、企业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
1.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对分管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指导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负责组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把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程,每月应研究一次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5.组织并参加本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6.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项目,负责组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报安监局审批。

7.负责督促、检查职业卫生管理技术措施及技术改造项目和专项经费的有效实施情况,为职工无偿提供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8.负责每年组织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9.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对事故的分析、责任界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

10.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考核,向经理(厂长)提出奖惩意见。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规章制度。

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2.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汇总和审查职业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计划执行。

4.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负责组织对职工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职业卫生教育,考试合格后,建立个人三级教育档案,方可上岗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