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梅、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二审行政判决书
【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
【审理法院】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0.12.22
【案件字号】(2020)鄂01行终1174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罗浩朱金梅曾文亮
【审理法官】罗浩朱金梅曾文亮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秦元梅;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当事人】秦元梅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当事人-个人】秦元梅
【当事人-公司】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代理律师/律所】李宏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李宏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李宏
【代理律所】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秦元梅
【被告】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院观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应当以该行政机关具有相应法定职责为前提。
【权责关键词】合法不予答复拒绝履行(不履行)改判维持原判发回重审
【指导案例标记】0
【指导案例排序】0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应当以该行政机关具有相应法定职责为前提。
经审查,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提出的申请中,具体请求为:确认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现址256号)东边前后土地使用权归秦元梅所有。
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是依法判令被告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原告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房屋东面开荒土地的使用权予以确认,但是结合诉状中的事实与理由来看,其诉讼请求应该是请求判令被上诉人履行土地使用权确权的法定职责,并非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确认。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
可见,法律并未授予土地管理部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职责,其仅具备承办相关事项的职能。
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履行确认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现址256号)东边前后土地使用权归秦元梅所有,不属于被上诉人的职责范围。
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履行上述职责的理由不成立,原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
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秦元梅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1-11-02 02:09:18
秦元梅、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二审行政
判决书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20)鄂01行终117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秦元梅。
委托代理人:高磊。
系秦元梅之子。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法定代表人:吴冬,局长。
委托代理人:江超,该单位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李宏,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秦元梅因诉被上诉人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履行土地使用权确权职责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2020)鄂0112行初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
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秦元梅的父亲秦三焕(已故)于1968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渔门径建有三间平房,因房屋东边有一地势低洼的水塘,秦三焕为防止水土流失,组织全家人在水塘边低洼地上筑埂填埋,并在填埋地上栽上树苗和种植蔬菜。
2008年,原告秦元梅申请对房屋安全进行鉴定,被鉴定为D类危房,其处理意见为不能居住。
原告秦元梅便投靠其子,其房屋一直空置。
2019年初,渔门大队为储备土地与所
辖居民协议拆除房屋并给予补偿,原告秦元梅因填埋地上的种植物和房屋的补偿未能与渔门大队达成一致。
2019年7月2日,原告秦元梅到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咨询,询问自己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渔门径256号房屋东边开荒土地的使用权确认事宜,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予以了口头答复。
原告秦元梅又向其它机构咨询,得知土地确权工作由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
2019年8月18日,原告秦元梅通过特快专递的方式向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寄《土地确权申请书》,请求确认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现址256号)东边前后土地使用权归原告所有。
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到《土地确权申请书》后未予理睬。
原告秦元梅不服,遂提起诉讼,请求如诉称。
另查明,2015年12月10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整合我区不动产登记职责及设立不动产登记机构的通知》(东编[2015]43号)文件,决定将全区土地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的行政管理和具体经办职责统一由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承担。
设立区不动产登记局,在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地籍科的基础上组建不动产登记局(挂地籍科牌子),为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正科级行政机构。
其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上级各类不动产登记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指导监督全区土地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不动产权属争议的调处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调处不动产权属争议;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管理不动产登记权籍档案;承担组织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工作。
2019年在国家机构改革过程中,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更名为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原审法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条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是以登记方式确认权属,而登记工作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并接受上级人民政府不
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被告作为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土地管理部门,不具体承办不动产登记工作,但有指导、监督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法定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开发未利用的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
”第二款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规定:“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
”从上述法律规定看,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未利用地,需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本案中,原告秦元梅申请对开荒地进行确权,应当持政府的批准文件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以确认土地使用权权属。
原告秦元梅在向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咨询并获得答复后,仍向其邮寄确权申请书,且在申请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被告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向不动产登记机构转送申请材料且不予答复的行为,不属于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
综上所述,原告秦元梅的诉讼理由不能成立,其诉讼请求原审法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秦元梅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秦元梅负担。
上诉人秦元梅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提交的是《土地使用权确权申请书》,并非《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书》。
一审将两者混淆,属于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请求:一、撤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2020)鄂0112行初5号行政判决,发回重审或改判;二、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
本院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应当以该行政机关具有相应法定职责为前提。
经审查,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提出的申请中,具体请求为:确
认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现址256号)东边前后土地使用权归秦元梅所有。
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是依法判令被告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原告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房屋东面开荒土地的使用权予以确认,但是结合诉状中的事实与理由来看,其诉讼请求应该是请求判令被上诉人履行土地使用权确权的法定职责,并非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确认。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
可见,法律并未授予土地管理部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职责,其仅具备承办相关事项的职能。
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履行确认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墩农场渔门径4号(现址256号)东边前后土地使用权归秦元梅所有,不属于被上诉人的职责范围。
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履行上述职责的理由不成立,原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
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秦元梅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罗浩
审判员朱金梅
审判员曾文亮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刘晨露
书记员钱驰名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