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共145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共145张PPT)


看图回答:
(1)在180º经线的东 侧是_西___经度,西侧
2、特点:
A、两侧日期要变更
是__东__经度。 (2)从西向东越过180º 经线,日期如何变化?东12区 西12区
B、日界线并不完全 与180度经线重合
从东向西越过180º经 线,日期如何变化?
C、实际应用中,日 界线还有一条,即地
区时不变;日期减1天。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 纬度因素 2. 2.下垫面因素 3.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84-95
地面性质
29-35
20
22-32
26
10-15
14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50
7(平均) 2(赤道) 新雪 冰 海洋 海洋
大影气响太削阳弱辐作射用最与主纬要度的因素:太阳高度角
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改变太阳辐射方 向 ,有选择性
为什么人们在正午前后看太阳时总是特别刺
眼,而在旭日东升或是夕阳西下时看太阳就不怎
么刺眼?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 地 大气吸收 气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射向地面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洋地壳
莫霍面
地 上地幔
软流层
幔 下地幔
深度(km)
特征
17千米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 硅、铝、铁)。
②厚度不均,洋壳平均厚度6km; 陆壳平均厚度33km。 ③大陆地壳(上层:硅铝层,下层: 硅镁层)
组成: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 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外核 古登堡面 2900
方时为0点的经线
区时不变;日期加1天。
地方时?
冬至
夏至
春分
N
N
N
C
AN
AN
N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26′
直有射太现阳象00
23°26′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66°34′ 有极昼极夜现象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 道
请见谅: 由于技术问题, 按下“移动” 后会出现错误 信息,不要管 它,“确定” 后再按一次。
北极15度/时来自15度/时地心 15度/时
南极
北纬60°
837km/h
北纬30度 1447 km/h
赤道
1670 km/h
除两个极点外,任何地点角 速度相同 线速度随纬度变化:赤道最 大,往两极递减,极点为0.
(消亡边界)
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就是太平 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
(例: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 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1、褶 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形态特征 地表形态 褶 背斜 岩层受挤压 岩层上拱 常形成山岭 皱 向斜 弯曲变形 岩层下弯 谷地或盆地
分析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
小结:
1.岩浆岩
成因: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举例: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安山、流纹岩 )
2.沉积岩
成因: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成
举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成因: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举例: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
岩浆 岩
重冷 熔凝
同一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同; 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的 值越大。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部早于西部。
计算方法: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
①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 波长范围 形式 气成分
作用特点
氧原子(高层大气)<0.175紫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
吸收 臭氧(平流层) >0.175紫外线 择性,大部分可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红外线
见光可穿透
反射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 无选择性,反
样被反射
射光呈白色
散射 空气分子、
太阳光照稳定 运行轨道安全
考点6:太阳系模式图,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考点8: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彩色光谱图)
考点9:太阳外部大气及活动 1、太阳活动有那几种类型?分别出现在太阳的哪些圈层?
大气层位 置
光球
色球
日冕
活动类型
比较:两种岩石在内 部结构上有何差异?
岩层---地球历史的书页 化石---书页上的文字
探索:在沉积岩没被沉积之前它是什么岩石呢?
★可据此特征重塑古地理环境:
如: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表示的是温暖的浅海环境; 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表示当时是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还可以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
一般说来,未经变动的沉积岩层,上层较新,下层较老。 经过变动后则会发生变化,需要借助化石来鉴别。
不 均
原因
运动
同一水平
面气压差 异(水平 气压梯度
直接 原因
力)
空气 水平 运动
热力环流 ( 大 气 运 动 最 简 单形式)
结 论
冷却
受热
冷却
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2.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3.高空的气压小于近地面的气压(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则气压越低) 4.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5.(等压面)高压处向高处凸,低压处向低处凹(上凸高压,下凹低压)
1、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 一些断裂构造 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在软流层上漂移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多火山、地震。
4、板块相互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基本形态。
冰 岛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红海
①岛
西 东
②弧





新 西 兰
考点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天有星体际物的质—类—气型体和可尘埃 真不少!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考点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太阳系
系 河外星系
地月系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
削弱少——地面获热多
气削弱多——地面获热少
L1
L2
A
B
地球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光热集中——单位面积 地面获热多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光热分散——单位面积 地面获热少


空气

热 根本 垂直
辐 射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若所求 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位于西侧,则取“-”。
180°

180°
170°160° 20°10° 10°20° 160°170°
……
7.5 °
…东…时区
东半球
西经度
W
东经度
E
国际日期变更线
172.5ºE 180º 172.5ºW
春分
夏至 远日点
秋分
春分
近日点 冬至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西向东移动15°/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为6时,昏线与赤道
的交点处为18点。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 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 而成为山岭。

成山


成谷


成谷
成山
判断背斜、
向斜的主
背斜:
要依据:
中间
老两
翼新
向斜:
岩层的
中间新
两翼老
新老关系
断层
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如 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 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 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落 基 山 脉
安 第 斯 山
①台湾山脉
②马里亚纳海沟
海上——海岭
张裂区 陆上——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 (生长边界)
海上——海沟
块 (例: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海沟)
交 界 处 相撞挤压区
大洋板块与 大陆板块
陆上——海岸山脉、岛弧
(例: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
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 )
(东亚岛弧连(库页岛、日本群岛、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

千米
很大(铁、镍),可能是地
核 内核
磁产生的主要原因。
6370千米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