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歌3
继续给学生拓宽蒙古音乐。
合奏中要把握好速度和力度,此次练习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训练。
学跳
《筷子
舞》
1.老师配着《天堂》跳筷子舞
2.学生学习分解动作
3.师生一起跳
学生拿起了手中的筷子,同时兴奋点也急剧加升,每位学生都参与了音乐活动,使他们感受到音乐舞蹈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拓展
部分
1.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祝酒歌》
2.下课
第二课 《草原牧歌》(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演奏《筷子舞》
2.拓展蒙古歌曲
教学目标:1.能用竖笛吹奏《筷子舞》的低声部旋律。
2.通过吹奏和跳筷子舞,让学生更加喜爱蒙古音乐。
教学重点:吹奏《筷子舞》的低声部
教学难点:合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筷子、盘子、竖笛等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1.听着欢快的《吉祥三宝》音乐进教室。
2.哼唱这首歌曲
用学生熟悉的课外歌曲当作课前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轻松,同时把蒙古氛围也带进来了。
介绍
筷子舞
1.筷子舞录象片段给学生欣赏,感受一下蒙古筷子舞的欢快、激情。
2.介绍: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作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
通过画面、音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蒙古文化。
吹奏
《筷子
舞》
1.介绍今天吹奏的这首《筷子舞》
2.老师用钢琴分别弹奏一遍高声部和低声部,让学生初步感受此曲的旋律特点。
3.学生竖笛自由吹奏合奏
6.学习筷子和盘子的打击节奏
7.几个声部进行合奏,演奏中做到节奏准确、速度稳定、声部间和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