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P3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概况
国际概况:
20世纪40年代日本细菌战: 实验室人员感染。 50~60年代:美国“气溶胶感染计划”生物武器(大量使用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几年前 前苏联生物武器研究基地:炭疽杆菌泄漏。 发达国家:英国、前苏联、加拿大、日本都有不同级别实验室 。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概况
2003年:SARS疫情控制中作用。 SARS疫情和新加坡、我国 台湾、内地SARS实验室感染事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 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 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概况
我国第一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标准(GB9489-2004) 于2004 年 5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委员会 正式颁布了 本标准。 2004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424号)公布施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理条例》。 生物威胁始终存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质量保证:为了满足实验室质量要求 ,制定相应的计划,实施证 明(记录)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系统活动。 外部质量控制:通过互相校准和/或检验对实验室的操作和结果所 进行的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采取的以对比分析、跟踪以及相关方法 ,对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控制计划。 质量手册:是描述质量系统元素的文件或文件的集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要求
组织:按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概念,是指一个能够承担 法律责任的实体。这里所指的是实验室(微检室)内建 立的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
人员 房屋 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设备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人员要求
实验室人员的分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支持人 员等。
相应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相应的技术 能力证明(证书及证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设备控制和程序
微生物检验常用需监控的设备和仪器 1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或CO2培养箱等)、干燥箱 、高压灭菌锅、净化工作台、pH计、 冰箱,( 低温冰箱或冷柜)温度计、紫外灯、显微镜、离 心机、天平、。 2小计量容器 3微生物测定仪器、微生物检定仪器、空气采样 器、酶标仪专用等。
级 别 ≥0.5μm尘粒(个/L) ≥5μm尘粒(个/L) 活菌颗粒平均数(cfu/平板)
100 10000
≤3.5 ≤350.0
≤0.0 ≤2.5
≤1.0 ≤3.0
检测频率及检测方法。一次/月;空气细菌检测( 沉降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设备/仪器要求总则
满足开展相关检测项目的要求。 制定相关设备/仪器的作业指导书。 设备/仪器的检定校准,特别室新购仪器的检定。 设备/仪器分别以送检、送校、自检、自校表示其 所检定的状态。 设备/仪器的运行检查计划。 设备/仪器的运行状况及适用记录 维修后设备/仪器的再校准或检查,并具有完整的 检查记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温度计
实验室必须要有工作温度计和参照温度计。 参照温度计:用于校正工作的温度计。 温度计运行检查:一般可采用一次/半年的运行检 查。 日常检查、校准检查、运行检查等都应做好相应 的技术记录。
Ⅰ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1,俄文缩写为 P1,可称为基础实验室。
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2,俄文缩写为 P2,可称作安全实验室。
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3,俄文缩写 为P3,可称作高度安全实验室。
Ⅳ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4,俄文缩写 为P4,可称作最(高度)安全实验室。
微生物检验室因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负责室内的技术工 作。并设立质量监督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房屋条件要求
房屋要求:具有适宜、足够宽敞、通风有良好的 照明。 房屋内墙面及地等应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保持 房间清洁。 房间的设置,以其开展的工作内容加以分用,设 立专用房间。 房间的大小还应根据从事实验人员的进入数量上 加以考虑。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概况
国内概况:
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军事科学院-—第一 个国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 艾滋病研究:建造一批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 接近BSL-3。 90年代后期:专家建议出台我国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和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概况
国内概况:
2002年12月:颁布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试验室生物 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环境设施要求
专用房间的温湿度控制与记录(样品存放室); 特殊环境的微生物指标控制与记录(无菌室等); 专用工作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定期的检测校准程序 (洁净室等); 特殊环境中的专用设施质量控制应符合有关要求( 净化工作台)。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环境设施的相关技术指标
净化室、净化工作区域、洁净环境按国家及部颁 标准进行检测。 空气洁净度指标:
国际概况:
1983年: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
1993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澳大利亚、苏格兰7国WHO《实验室生 物安全手册》(第二版)。
2002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网络二版。
2004年:第三版:生物安全管理、硬件(实验室设施 设备 防护)、软件(sop 具体 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化硬性要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实验室定义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也称生 物 安 全 防 护 实 验 室 ( 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能够避 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达到生物安全 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1.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台的需要; 2.是生物防护的需要; 3.是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需要; 4.是动物防疫的需要; 5.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 6.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7.GOARN监测网络离不开生物安全实验室。
GOARN:全球疫情警报与反应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