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
Page 17
常见的热裂解反应器
Page 18
6.1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
生物质热裂解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类型
生物质热裂解的基本反应过程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热裂解反应器
Page 19
生物质热裂解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Biomass Pyrolysis)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环 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 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过程,是生物质能的一种重要利用形式。
因为:高温灼烧会导致化学变化。 不同部位木材烧制的灰分含量不同; 树皮含灰量比木材高。 阔叶材烧制的木炭灰分含量比针叶材高。
Page 45
木炭性质
【4. 木炭的机械强度】
木炭的机械强度:表示木炭对压碎和磨损的抵抗能力,这对木炭的转 装、运输及在冶金工业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桦木炭的耐压强度大于松木炭(阔>针); 400℃烧制的木炭耐压强度最小; 炭化时间长、升温速度缓慢能提高木炭的耐压强度; 耐压强度沿纤维方向的纵向最大、径向次之、弦向最小。 木炭的机械强度随树种而异; 木炭的机械强度受炭化最终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木炭的机械强度受材质纤维方向的影响。
Page 33
6.2.2 炭化工艺技术类型
4. 可移出式烧炭炉: 结构紧凑、操作容易、移动方便、出炭率高,炭质较好、 劳动强度和受季节影响小。
结构:上炉体、下炉体、烟道、风孔、炉盖、点火架、
炉栅。 出炭率:25%~30%。
Page 34
6.2.3 木柴干馏的工艺流程
木材干馏工艺包括: 木材干燥、木材干 馏、蒸汽气体混合 物的冷凝冷却、木 炭冷却和供热系统 五部分。
Page 20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1. 从生物质组成成分分析
2. 从物质、能量的传递分析
3. 从反应进程分析
Page 21
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类型
根据工艺操作条件,生物质热裂解工艺可以分为慢速、 快速、反应性热裂解 3种类型
Page 22
生物质热裂解的基本反应过程
Page 23
生物质转化技术
Page 1
第6 章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
大纲
生物质热裂解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类型
生物质热裂解的基本反应过程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热裂解反应器
Page 3
生物质热裂解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Biomass Pyrolysis)又称热解或裂解,通 常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 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过程,是生物质 能的一种重要利用形式。
Page 4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生物质热裂解是复杂的热化学反应过程,包含分子键断 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
Page 5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1. 从生物质组成成分分析
Page 6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最为广泛接收的纤维素热反应分解途径
Page 7
生物质热裂解的原理
2. 从物质、能量的传递分析
Page 37
6.2.3 木柴干馏的工艺流程
【内热立式干馏釜】
干馏过程: ③干馏所产生的蒸汽气体混合物与载热体一起,从顶部出口管引出,在 通过木材干燥区时,由于蒸发水分消耗许多热量,出口处蒸汽气体混合 物的温度只有125 ℃ 左右,这些气体首先进入前冷凝器,然后进入串联 的冷凝冷却器,分离出的木醋液收集在木醋液贮槽中,不凝性气体由风 机送入泡沫吸收器,在进入泡沫吸收器之前经雾滴吸收室回收气体中夹 带的液滴,在泡沫吸收器中用水吸收甲醇等低沸点组分,这时候的气体 已冷却至20-30 ℃ ,再经风机送往冷却木炭用,使木炭冷却到40-60 ℃ 。
Page 11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Page 12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1. 温度的影响
Page 13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2. 生物质材料的影响
Page 14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2. 生物质材料的影响
Page 15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6.2.2 炭化工艺技术类型
木炭制取的主要方法:堆烧法(欧美国家常用方法), 窑烧法(我国常用方法),炉烧法。 1.堆烧法: 程序:将炭原料竖立或横放在垫木上,上铺一层小树枝或 柴草,再用黏土覆盖密封,同时修筑一排烟口或装一根排 烟管,然后点火烧制。烧炭过程中,要注意供给的空气量。 出炭率:硬木原料20%~35%,软木原料14%~18%。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1. 温度的影响
– 低温、长滞留期的慢速热裂解主要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炭的产量
– 闪速热解温度在500℃~650℃范围内,主要用来增加生物油的产量 – 温度高于700℃的闪速热裂解,主要用于生产气体产物。
2. 生物质物料特性的影响 :生物质种类、粒径、形状 及粒径分布等特性
提 提 随着炭化温度的 ,木炭的发热量也 ,气体的发热量 高 高 木醋液的发热量无显著的变化规律。
Page 43
,
降 低
,
木炭性质
【3. 木炭的固定碳】
木炭的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代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 木炭时,木炭中保留的不含灰分的物质。
注:
因为在测定固定 碳含量的温度条 件下,木炭中除 了灰分以外,还 存在少量的氧和 氢。 木炭中固定碳含量随着
Page 41
木炭性质
【1. 木炭的元素组成】
木炭含有的元素有:C、O、H、N等。
炭化温度对木炭元素组成的影响 :
在相同的热解最终温度 条件下,桦木炭和松木 炭的元素组成相差不大;
随着炭化最终温度的升高, 木炭中碳元素的含量增加, 氢和氧的含量降低;木炭
的得率降低。
木炭的元素组成和产量随炭化最终温度 而定,与材种无关。
Page 26
6.2.1 生物质炭化设备
烧炭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常见的炭化设备:炭窑、 移动式炭化炉、果壳炭化炉、流态化炉。
Page 27
6.2.1 生物质炭化设备
Page 28
6.2.1 生物质炭化设备
特点:
Page 29
6.2.1 生物质炭化设备
Page 30
原料的含水率低于 20%。干馏产生的蒸 汽气体混合物在焦 油分离器或列管冷 凝器中进行冷凝冷 却。
Page 35
6.2.3 木柴干馏的工艺流程
内热式:木材通过载热体进入釜内与木材直接接触的加热方式。 外热式:热量通过釜壁传给木材的加热方式。
【内热立式干馏釜】
Page 36
6.2.3 木柴干馏的工艺流程
Page 42
木炭性质
【2. 木炭的挥发分】
木炭在高温下煅烧时放出CO、CO2、H2、CH4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不凝性气态产物统称为木炭的挥发分。
挥发分含量及组成主要取决于炭化温度;温度提高挥发分含 量降低;
降 300-700℃,随着炭化温度的 提 ,CO、CO2、CH4含量 低 高 增 H2含量 加 ,只有当烧制温度小于450℃时才有C2H4放出。
Page 38
6.2.3 木柴干馏的工艺流程
影响内热立式干馏釜产量的主要因素:
①木材含水率(影响最大);
②木块大小;
③加料速度;
④载热体温度和数量(影响大) ;
⑤蒸汽气体混合物的出口温度与压力等;
Page 39
Q:木材炭化与干馏的联系与区别?
都是木材热解的基本内容,是木材热解的两种方法; 都能制取木炭;
炭化最终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固定碳含量越大,碳元素含量也越多。
固定碳含量不等于元素碳含量。
Page 44
木炭性质
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至淡红色固体残留物 质是灰分,又称作灼烧残渣或强热残分。
灰分的组成:
多种金属氧化物和盐类
源自木材中的 无机成分
这些无机物质在灰分 中的存在状态,不一 定能反映它们在木炭 及木材中的原始状态
3. 反应条件的影响
Page 16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同的催化剂掺入生物质热解试验中,不 同的催化剂起到不同的效果。 如:碱金属碳酸盐能提高气体、碳的产量,降低生物 油的产量,而且能促进原料中氢释放,使空气产物中 的H2/CO增大;K+能促进CO、CO2的生成,但几乎不 影响H2O的生成;NaCl能促进纤维素反应中H2O、CO、 CO2的生成;加氢裂化能增加生物油的产量,并使油 的分子量变小。
比利时兰姆比奥特公司利用立式干馏釜进行连续生产。由 于这种大规模生产投资强度大,限制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应 用、推广。
Page 31
6.2.2 炭化工艺技术类型
2. 窑烧法:
程序:烘窑、缺氧闷烧、闷窑。 出炭率:黑炭15%~20%,白炭比黑炭少1/4~1/3。 现状:发展中国家许多地方使用最简易的烘窑,用土覆盖木 柴或将木柴放入地坑内。这种窑不仅炭化过程缓慢而且效果 和质量都很差。
V V ' ' V
:密度; V :总体积; 随炭化最终温度的增加, ' :真密度;
V’ :孔隙体积。 真密度在提高,
孔隙率也在提高,即孔隙越发达。
Page 47
木炭性质
【6. 木炭的发热量、导热系数及热容】
木炭的发热量:随着炭化最终温度的提高,木炭中碳含量增加,最高发 热量也随之增大。(碳元素含量高的发热量大) 木炭的导热系数:具有方向性,纵向的比横向的大,其数值随着树种及 炭化的最终温度而异。 木炭的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用窑烧法烧制木炭,其木炭的质量和产量与操作水平关系很 大。如果控制不好,火候太过,炭产量减少;若火候不足, 会烧出夹生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