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_多彩的图画

第8课_多彩的图画

课题第8课多彩的图画
设计意图
本课是浙江摄影出版社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多彩的图画》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如:鼠标的操作、工具的应用等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画图中应用选定工具和填充工具使用的方法。

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让图画变得更漂亮”,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在画图中使用选定工具和填充工具。

以使用两个工具“移动太阳和填色”为任务明线,画图中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

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完成任务;以先自学,再交流的方式学习,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目标1. 了解“选定”、“填充”绘图工具的特点。

掌握“选定”、“填充”工具的用法。

2. 学会打开在默认文件夹中的画图文件。

3. 通过颜的填充,感受计算机绘画色彩表现的魅力。

重难点重点:“选定”、“填充”工具的使用。

难点:“选定”工具的使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例。

并将这幅图画传送至学生的默认文件夹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
小兔子在村里新造的学校上学,可是每当它推开窗
子向外看时就闷闷不乐了。

为什么小兔子不开心了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打开图画)原来小兔子每次坐
在教室向窗外看时总看不到太阳公公的笑脸,于是小兔子就不开心了。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兔子呢,让小兔子一推开窗就能看到太阳公公在冲它笑呢?(移动)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忙下小兔子,让他拥有一所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公公的美丽学校吧!
板书:多彩的图画学生欣赏,思考回
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观察与审判能力
二、自学探究,完成任务
1.先请同学打开书本P20—P22自学(课件展示四个问题:一、如何打开图画二、如何修改图画三、如何为图画填色四、如何保存图画)指定学生读四个问题
2.打开图画
小兔子的学校图画就存放在大家的电脑里面,那么我们如何打开这张图画呢?请一名同学来给大家示范讲解。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文件---→打开---→多彩的图画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试着
打开这幅画,有问
题的同学可指导
他们看书找找答
案。

为学生提供素材,便于落
实技能点训练
三、进一步美化图画
1.移动太阳
打开了小兔子的学校图画后,我们发现了什么?(图画给我们提供的太阳很靠角落里的)那我们怎么样把太阳公公带出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工具箱中的“选择”工具,
先请学生示范讲解,尝试操作。

教师补充讲解,从起点至终点慢慢反复讲解。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移动时把后面的图片给盖住了,怎么办?(选择透明模式)
问题二:移动时选择框太小或太大了,怎么办?(任意点击,重新来过)
操作方法:选中工具箱中“选择”工具,鼠标拖动,移至合适位置
板书:“选择”---→指针变成“” ---→拖动学生操作练习
2.填充喜欢的颜色
太阳公公出来啦,你有没有觉得还差点什么呀?能让学生尝试移动,
为加强练习可让
学生将太阳移动。

最后让学生说说
你认为在移动中
最容易错的地方,
问一问你有什么
问题?如果没有
学生提出透明的
问题,则由老师设
问。

引导学生在书
本中找到答案。

学生填色。

在练习中掌握移动工具
的使用技能
不能再帮忙小兔子将图画填上漂亮的颜色呢?有请能
干的同学来操作,教师示范讲解。

设疑:故意将颜色漏出,补充讲解。

操作方法及板书:颜色填充---→选择颜色---→填充3.保存图画
我们班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但是如果现在退出来之后,我们再次打开会发生什么情况?那我们应该保存该图片,如何保存呢?
学生示范,教师补充讲解
操作方法及板书:文件---→保存
设疑:为什么这次的保存和上次的保存不一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计算机小博士的话吧!学生读一读P21
页的教你一招。


中要让学生联系
前几节学过的“画
错了怎么办?”的
知识。

学生试一试。

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读读计算
机小博士的话。

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和
鼠标操作的精细程度。

熟悉“颜料桶”工具的属

四、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通过小组内作品的自我展示和互评学会表达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观点。

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交流评价。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成
就感。

五、延伸拓展
如何让我们的图片更加的漂亮呢?我们还可以运用其它的工具。

(若有时间,完成练习。

把蜗牛和月亮移到合适的位置,并给图画填色。

)学生思考练习。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进
行知识构建。

相关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