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康威视投资分析

海康威视投资分析

“海康威视”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一)股票概况(二)宏观分析1、国际宏观分析: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在宏观面上间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减缓;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和投资者信心下降,最终使证券市场价格下跌。

其中,国际金融动荡影响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其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

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当国际金融动荡越激烈时,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收益增加,因此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会上涨;相反,进口型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股票和债券价格下降。

同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本国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从而使证券价格下跌。

另外,汇率上升时,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运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从而将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使证券市场的价格下跌,直到汇率回落并恢复均衡。

相反的效应可能使证券价格回升。

如果政府利用债市与汇市联动操作达到既控制汇率的长势,又不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即抛售外汇的同时回购国债,这将使国债市场价格上涨。

纳斯达克指数走势图:道琼斯指数走势图: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图:深证综合指数走势图:“海康威视”股票走势图:由上图比较可见,中国股市在总体走势上与国际市场呈正相关,而该股票整体走势在10年的时候也大致跟随我国股市行情,但海康威视在11年11月19日,发生过一次除权除息,10转增10派6元,致使股价下跌。

随着全球经济总体增速放缓,国际股市行情也趋于平缓,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也很难呈现上涨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多少会给该股票带来一定压力。

(3)国际宏观政策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以及对该股票的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欧元区受到主权债务危机波及的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银行受到波及,市场对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担忧程度比雷曼倒闭时更为严重。

2012年1季度为欧洲重债国的债务集中清偿期,若没有得力的政策措施出台,巨大的债务清偿压力可能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欧元区重债国公开市场融资成本攀升,股票市场震荡剧烈,欧洲银行间短期流动性紧张,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转差。

美债问题是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

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全部为负面,一旦美国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必将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并构成2012年全球经济运行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

2012年是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选之年,政府更替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和大选之前的政治博弈也是市场面临的另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很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哪一个经济体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有效的国际宏观政策协调,能够帮助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创造一个积极、稳定的发展环境,也因此,该股票才能寻求更大的成长空间,有继续发展的机会。

2、国内宏观分析:(1)国内宏观政策变动对股票的影响分析:①财政政策:未来我国将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投资方面看,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包括在建的保障方项目、新开工的保障方项目;而一般性支出来看,主要是要完成教育4%的支出目标,此外医疗都是财政支出的重要趋向,国家对安防行业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大。

②货币政策: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可能缓解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等情况,也将改善企业贷款、融资等方面的困境。

国家将实施的这项政策对于海康威视来说也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直接作用表现稳健的货币政策,首先会促进国家加大对安防产业的投资,对市场扩大有积极作用,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安防产业资金链周转问题,“回款难”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国家实施的积极政策无疑会为中小企业释放更大的生存空间。

③其他政策: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按照全行业20%的年复合增长率估算,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占安防电子系统的份额超过50%,成为其规模最大且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平安城市”建设是行业公认的最重要推动力。

随着2008年“311试点工程”的成功验收,各地纷纷上马或扩大“平安城市”建设项目,有效打开了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空间。

伴随着“平安建设”推进的步伐,一些传统领域如金融、文博、交通、政府等安防应用将更加深入;一批新生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卫生、体育、能源、通讯、厂矿企业等需求增长较快。

市场应用逐步由中心城市、大城市向二、三级城市及农村地区延伸,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边境口岸延伸。

而对于安防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龙头企业的要求,未来集中度肯定会逐步加大。

(2)国内宏观经济经济变量变动对股票的影响分析:①GDP、CPI:GDP:2005年之前,上证指数和GDP的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和利率和CPI有较强关系。

通胀的恶化总是伴随利率的上调,利率的上调总是伴随股市的下跌。

而1996年至2001年的大牛市就是利率持续放松之后产生的,而且是在利率第一次下调之后就造就了大牛市的起点。

05年之后,股市才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和GDP的趋势密切相关。

但是领先的不明显。

基本同步或者领先滞后一个季度。

CPI:通胀并不意味着熊市,但是持续的通胀必然会带来熊市。

在通胀的初始上升阶段,也就是温和通胀阶段,一般CPI在5%以下的时候,通胀不会影响股市上涨,但是超过5以后,股市就会离熊市不远了。

而且股市从来都是领先CPI见顶或者见底的,股市会先于CPI4-5个月见顶。

领先CPI4-8个月见底。

(三)行业分析1、行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中国的安防行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晚20年。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的安防主要以人防为主,安全技术防范还只是一个概念,技术防范产品几乎还是空白。

20世纪80年代初,安防作为一个行业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悄然兴起。

2007年,经过几年连续快速的增长,中国安防市场规模达到了958亿元人民币的新高度,同比增长31%,达到历年最高。

尽管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奥运商机逐渐淡去。

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将相继在2010年和2011年举行,这对安防行业来说仍然是利好因素。

2010年,安防企业达到了2万5千家左右,从业人员约120万人;行业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其中安防产品产值约为1000亿元,安防工程和服务市场约为1300亿元;全行业实现增加值800多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以上。

其中安防电子产品发展较快,年均增长25%左右,到2010年安防电子各类产品比重约为:视频监控系统55%,出入口控制系统15%,防盗报警系统12%,其他类别的产品系统18%。

2012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安防企业已达到100家左右,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企业的兼并、整合、资本运作已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与模式,已有10多家安防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另有20多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将安防列入其主营业务之一。

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及核心竞争力都大为增强,先后有21个产品20家企业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

2、行业所处的经济周期:2012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安防行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产业、企业、科技、市场以及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升,成为了我国安防行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

3、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近几年,中国安防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

据统计,2011-2015年间,安防产业将至少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

第13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安防行业实现增加值800多亿元。

预计到2015年,我国安防产业规模将实现翻番的总体目标,年增长率可达到15%左右。

(四)企业分析1、企业产品及所处的地位分析海康威视扩大了产能:公司以募集自己5.64亿元投资视频监控录像设备产业化项目,达到年产视音频编解码卡290万路、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硬盘录像存储设备等158万台生产规模,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18.66亿元,净利润3.26亿元。

以4.04亿元投资数字监控摄像机产业化项目,达到年产视频监控摄像机216.3万只,球机、一体化摄像机等衍生产品25万只,数字摄像机IP模块24万只生产规模,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18.14亿元,净利润3.04亿元(截至2011年末共投入募资107,111.81万元,2011年共实现效益79,681.17万元)。

编解码设备中国市场占有率连年稳居前列,占4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编解码设备研发制造商之一。

摄像机/球机产品,2010年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第一位。

作为重要国产摄像机品牌,入围四大国有银行,成为民族安防品牌的标杆。

2011年名列IMS全球视频监控企业第4位,DVR全球第1位;嵌入式NVR第2位;监控摄像机第7位(前十位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2011年名列全球安防TOP50第5位。

2、公司财务分析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48亿元,每股收益0.35。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最新股东权益716362.11万元,未分配利润295339.95万元。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最新总资产811790.95万元,负债95428.83万元。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延续到2012年。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41%,对应EPS为1.48元;扣非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40%。

公司同日公布了2012年一季报,一季度营收12.93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33%,并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0-50%。

表明了快速增长态势延续到了2012年。

前端业务持续发力,海外市场增速回升。

2011年前端产品业务收入增长86%,收入占比达42%,与后端已基本持平。

后端业务受累于视频编解码卡产品逐步退出市场而仅增长9%,占比降至45%,但NVR及网络存储产品已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

来自海外市场收入增长46%,与国内市场趋同,占比维持在17%。

利润率大致持平,人员扩张迅猛。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2个点至50%,销售与管理费用各增长35%,而财务费用增加-6028万,三费合计费率下降3个点至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