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凉鞋设计

凉鞋设计

凉鞋设计大公开凉鞋构成形式:一是在满帮鞋的基础上敲凿各种形状的花眼或者挖出各种类型的花孔;二是各种形状的条带组合;三是用条带编织出各种形状的花孔。

一皮凉鞋分类及其楦型特点(一)满帮皮凉鞋满帮皮凉鞋的基本结构与低腰皮鞋相同,只是在鞋帮上面敲凿出各种形状的花眼,目的是增加凉爽性,满足夏季穿着需要。

男式以外耳式和舌盖式为主,女式以浅口式和舌盖式为主。

凉鞋鞋帮有部分编织部件或者全部鞋帮都是编织而成的凉鞋,统称为编织凉鞋。

大多是整帮式结构,也属满帮式凉鞋。

男、女鞋都有,体现工艺美、技巧美、节奏和韵律美等。

女式凉鞋也可以采用纱网结构的部件,达到凉爽的目的。

(二)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是指前帮有包头(包括内包头),后帮有外包跟(包括主跟),中帮腰窝部位只有一、二根条带连接前后帮,或者根本没有腰帮部件的皮凉鞋款式。

代表款式是男式“老三条”皮凉鞋;女式常为前后帮截然分开的前绊带皮凉鞋和中帮镂空的浅口式皮凉鞋。

(三)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其结构上的特点是前、后帮的前后两端都有较大的空隙,而腰帮为一整块部件。

一般女式皮凉鞋这种款式较为多见,其基本形态或者与浅口式相仿,或者与拖鞋相仿。

(四)前满后空式皮凉鞋与前后满中空式和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不同,前满后空式皮凉鞋是将凉鞋鞋帮分为二段式。

顾名思义前帮为满帮,后帮镂空的凉鞋即为前满后空式皮凉鞋。

这种凉鞋也以女式较为常见,从外形上看类似拖鞋,而且坡跟较多,并以后绊带为主。

为了成鞋跟脚,这种皮凉鞋在后跟部位通常设计有后绊带。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皮凉鞋的前帮长度应该按照满帮皮鞋的前帮长度来设计。

鞋帮两翼下端点的位置不能太靠前,应该到腰窝部位以后,接近踵心部位处。

(五)前空后满式皮凉鞋如果将凉鞋鞋帮分为二段式结构,前帮用条带组合成镂空的形式,后帮是含有主跟的满帮形式,这种款式的凉鞋就是前空后满式皮凉鞋。

一般女式皮凉鞋才会有这种款式,通常设计为时装化女凉鞋,后帮腰筒可以设计为高帮形式。

(六)全空式皮凉鞋全空式皮凉鞋是指整个鞋帮从前到后都是镂空结构,或者都是由条带组成的。

全空式皮凉鞋男女式都有,但女式更为常见,男式相对少一些全空式皮凉鞋按照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前绊带和后绊带二种款式。

由于结构形式不同,所使用鞋楦的尺寸和楦体造型也有不同要求。

对于前绊带结构,其鞋楦的楦跖围和楦底样基本宽度都与满帮皮凉鞋楦相同,头式较低,后身肉头也较少,后跟曲线弧度较大,楦的前端点至楦后身高70㎜处的楦斜长与楦底长相等。

对于后绊带结构,为了使成鞋跟脚,楦跖围和基本宽度较满帮皮凉鞋楦应减小半型,其余与前绊带皮凉鞋楦基本相同。

总之,皮凉鞋的帮面结构变化很大,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二条:第一,帮面前、中、后镂空(凉鞋帮面分为三段)或前、后镂空(凉鞋帮面分为二段)的变化;第二,后空或全空式皮凉鞋的前、后绊带以及丁带的变化。

这二个方面对皮凉鞋的帮样设计都有直接影响,必须搞清楚。

二皮凉鞋帮样设计基本规律(一)曲跷及后帮中缝线处理1.曲跷处理满帮式皮凉鞋(含编织皮凉鞋)、前满后空式皮凉鞋、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等款式,跖跗部位为满帮结构,帮样设计与低腰皮鞋一样,需要进行曲跷处理,但跷度要小一些。

曲跷方法与低腰皮鞋一样,采用搬跷的方法即可。

前空后满式皮凉鞋、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等款式,跖跗部位为条带结构,帮样设计时,不需要进行曲跷处理,只需要在前帮跖跗部位条带处给出所需要的部件跷度。

部件跷度大小及处理方法与低腰皮鞋基本相同,跷度大小通常取2~3㎜。

全空式皮凉鞋,鞋帮均由条带组成,所以帮样设计时,不需要进行曲跷处理,只需要按照条带的结构进行设计。

但为了便于套裁、加工,节约原材料,往往需要将条带进行拉直处理,实际上就是给条带一定的工艺跷度。

2.后帮中缝高度设计及后帮中缝线处理全空或后空结构的皮凉鞋,后帮中缝高度设计比低腰皮鞋稍高一些。

因为后跟部位镂空,没有鞋帮而仅有后绊带,穿着时,要求皮凉鞋的后绊带必须高于人脚后跟骨上端点,才能保证跟脚而不掉跟。

所以男式中号皮凉鞋后绊带高度通常设计为68~70㎜,比低腰皮鞋高出约3~5㎜;女式中号皮凉鞋后绊带高度通常设计为62~65㎜,比低腰皮鞋高出约2~4㎜。

全空或后空结构的皮凉鞋,既有前绊带,又有后绊带,后帮中缝线上端点的处理方法与低腰皮鞋相同。

仅有后绊带的结构,后帮中缝线上端点的处理比低腰皮鞋收的稍多一些,以便成鞋能够很好的跟脚,通常多收2~3㎜。

(二)内、外踝差别1.底边沿线、后帮上口轮廓线、口门位置点以及围盖轮廓线等部位的内外踝差别与低腰皮鞋相同,具体处理方法如前所述。

2.皮凉鞋帮面条带数量很多,通常呈横向组合而形成镂空结构,所以整个鞋帮从前往后两翼下边沿点很多(即条带两翼下边沿点),而各个条带两翼下边沿点内外踝之间都有一定差别。

通常,内踝在前,外踝在后,最大差别约6㎜,最小差别约2㎜,平均为4㎜。

因为皮凉鞋条带两翼下边沿点在楦底样内、外踝边沿线上各有一个位置点。

如前掌凸度部位点F,内边沿点为F2,外边沿点为F1。

从图中可以看出,JF2与JF1长度是不相同的,采用半贴法,用外踝样板制作内踝样板时,需要将外踝JF1长度缩短一些,使其与内踝JF2长度相等。

才能使成鞋内、外踝前掌凸度部位的内外边沿点F2和F1保持一致。

常见皮鞋楦底样为例,两翼边沿点内、外踝差别规律如下(1)在楦底前端点J到头厚部位点I之间,楦体头部近似于半圆形,所以内、外踝差别趋于0。

(2)在头厚部位点I到前掌凸度部位点F之间,内外踝差别逐渐加大,接近F点处,内、外踝差别最大,约4~6㎜。

(3)在前掌凸度部位点F到腰窝部位点C之间,内、外踝差别逐渐减小,接近C点处,内、外踝差别较小,约2~4㎜。

(4)在腰窝部位点C到踝骨部位点B之间,内、外踝差别变化不大,约2~3㎜。

(5)在踝骨部位点B到楦底后端点A之间,楦体后跟部位近似于半圆形,内、外踝差别保持不变,约2~3㎜。

3.皮凉鞋帮面孔眼数量较多,与两翼下边沿点同样的道理,这些孔眼在内外踝之间也有差别,差别大小及其处理方法与两翼下边沿点相同。

(三)前、后孔位置及口门长度设计1.前孔位置设计前后空中满式和全空式结构的皮凉鞋,前孔长度位置点Hx应在拇趾外突部位标志点H0附近;外踝条带边沿点Ir应在拇趾外突部位外边沿点H1附近;内踝条带边沿点It应比外踝靠后一些,在拇趾外突部位内边沿点H2和脚趾端点部位内边沿点I2中间。

男式皮凉鞋,前帮条带较宽,小趾端点外边沿点G1应位于条带中间,即条带包住小趾端点。

女式皮凉鞋,前帮条带较细,小趾端点外边沿点G1应设计在条带的后面,即小趾端点外露。

2.腰帮两翼位置设计前空结构的皮凉鞋(即前空由条带组成)或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外踝条带后边沿点即腰帮两翼外边沿点Dr位置应设计在跗骨外边沿点D1和腰窝外边沿点C1中间,也可以往后一些,设计在踝骨外边沿点B1和腰窝外边沿点C1中间。

内踝条带后边沿点即腰帮两翼内边沿点Dt位置应比外踝靠前一些,位于跗骨内边沿点D2附近。

3.口门长度设计通常,皮凉鞋口门长度位置点Fx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附近。

对于浅口式和条带结构的女式皮凉鞋,口门长度位置点Fx可设计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前面一些。

对于满帮式和前后满中空式结构的皮凉鞋,口门长度位置点Fx可设计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上。

对于前满后空式和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以及某些特殊款式或前孔较大的皮凉鞋,口门长度位置点Fx可设计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后面,接近跗骨标志点D0附近。

4.后孔位置设计前满后空式或前后空中满式结构的皮凉鞋,后帮外踝下边沿点Cr一般控制在踝骨外边沿点B1和腰窝外边沿点C1之间;内踝下边沿点Ct应在外踝下边沿点Cr前面4~6㎜。

若皮凉鞋后帮是条带结构,应使条带下部宽大一些,提高其支撑能力,此时条带后边沿点控制在踝骨外边沿点B1前面。

(四)条带设计及其标志点1.条带设计前帮条带应以跖趾部位(即前掌着地点)为中心进行设计,这样处理是符合脚型规律的。

如果有三根条带,中间一根应该位于跖趾部位,另外两根应该一根在前,一根在后。

后帮条带应以踵心部位为中心进行设计,下段宽度应该大一些,保证人脚受力变化和成鞋使用强度。

如果是一根条带,应该位于踵心部位。

如果后跟是满帮结构,后跟两翼下边沿点应该位于踵心部位点以前,后跟帮面包住踵心部位。

前绊带与丁字带、一字带的位置和方向不相同。

前绊带位置应在腰窝标志点C0或以后,方向与后绊带的设计有关,往往与兜跟围长的方向保持一致,见图4-14。

丁字带和一字带的位置在跗骨标志点D0和腰窝标志点C0之间处,方向与腰踝控制线CxB1一致。

2.标志点皮凉鞋部件数量比低腰皮鞋要多一些,加上孔眼、条带以及用来穿编的各种皮条,一款皮凉鞋的部件数量就更多了。

这些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就要比低腰皮鞋复杂一些,为了工艺加工顺利进行,各种标志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皮凉鞋标志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接缝部位的标志点与低腰皮鞋一样,需要标记压茬线。

(2)各种条带都有严格的宽度。

制作样板时,所有条带两翼下边沿点都应该转移到楦底边沿线上,然后再转移到内底样板上,标出严格的标志点,用于绷帮时确定条带的准确位置。

(3)各种孔眼都有严格的大小和确切的位置。

如果是小的眼,应该标明标志点(用十字线标记)和大小(指眼的孔径)。

如果是大的孔,应该标明严格的轮廓线,以及两翼下边沿点的标志点飞机板(4)皮凉鞋经常采用穿编的工艺手法,增加帮面花色品种,此时,应该有切口宽度标志点,同时注明穿皮条的方法。

(5)皮凉鞋中,各种装饰配件、橡筋布、鞋扣绊等都应该有严格的标志点三各种皮凉鞋帮样设计特点(一)满帮皮凉鞋1.帮样设计特点(1)满帮皮凉鞋帮样设计方法、步骤与对应款式的低腰皮鞋完全相同。

(2)凉鞋部件数量比低腰皮鞋多,在设计之前必须搞清楚帮样结构组成,做到有的放矢。

(3)如果前帮是断开的条带组合,条带处只有部件跷度,不需要象低腰皮鞋一样进行搬跷处理。

(4)样板设计时,条带及孔眼排列应该有严格的位置,样板上必须有明确的标记,保证工艺加工顺利进行。

2.花孔设计满帮皮凉鞋帮面花孔较多,要求花孔布局合理、美观,排列整齐匀称,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充分体现设计师的创作理念,迎合消费趋势。

帮面花孔位置设计,除考虑造型需要外,还要注意功能要求。

应避免靠近鞋帮子口部位及鞋帮部件接缝线处,保证鞋帮使用强度。

通常,包头和后跟部位应该少设计花孔,保证成鞋形状;腰窝部位可多设计花孔,增加凉爽性。

形状不规则的大花孔与其它帮面一样,采用划裁的手段得到;形状规则的小花孔多用花眼冲子凿成。

3.编织类满帮皮凉鞋帮样设计编织皮凉鞋多为整帮结构,帮样设计规律与满帮皮凉鞋相同。

编织皮凉鞋在鞋帮底口部位、缝线部位、上口轮廓线部位的强度势必会降低,所以这些部位往往需要用条带进行补强,这也是工艺制作所需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