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困难的研究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7级郑克玺指导老师艾泽秀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并日益成为一种显性社会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仅有诸如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等原因,还有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校的开设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形势下新文化的发展与入侵将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起决定性影响,文章通过对目前传统文化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转化措施Traditional sports of professional employmentdifficultiesZhengKe-xiAbstract:Graduates Employment is not only education but also soci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of social employment problem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increasingly become a dominant social problems. Employment cause students not only as a reason for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raditional sports are the produ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carrier,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the university is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vasion of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will play a decisive impact, the article by Under the current cultu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Key words: Students Employment Status Into employment Measures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十分严峻,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的思考。
在还没有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和社会上原本就存在的失业人员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也随之而来,使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就业难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大学生就业现状全国的大学每年都在进行扩招,与之相同的毕业生也是每年的急剧增加,所以造成就有了待就业大学生基数大,就业工作难度高。
①跟据中国社科院《2009经济蓝皮书》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
跟失业农民工的情况不同,失业农民工作为社会另一大待就业群体虽然基数也颇大,但可以通过规劝、引导其返乡务农等方式实现劳动力的“回流”与重新组合,从而缓解、消除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则没有这些解决途径。
其次,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达到涵及待就业大学生。
待业大学生与一些城镇失业普通群众和失业农民工的状况有些不同。
后者主要源于上世纪末我国在企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而再这一群体中绝大部分已被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他们在生活上已经可以得到了基本保证。
而前者主要为集中于80后的青年,除了积极的需找就业机会,政府目前无法提供连续的社会生活保障。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现状2.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的现状分析我国为了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土体育的发展,198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六所体院(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经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批准首先开始实行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工作,招生对象为退役运动员或运动成绩突出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
1995年,运动训练专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到十八所各类院校,除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六所体院(北京体院、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外,又发展了8所省属体育院校,随着可单招院校的增多和部分高等院校可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对单独招生的要求也逐渐放宽,生源也从以运动队为主逐渐放宽到普通中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状况也比较乐观,但是要是和跟前几年相比已明①高翔《浅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J] 时代教育. 2011.01显下降。
2006届以前毕业生就业时可挑选用人单位,然而近几年都是学校挑选毕业生。
此外近几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逐渐趋于饱和,今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就业中寻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可谓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成都体育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1 2007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2 200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3 2009届级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由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以看出进入中小学、武校俱乐部的学生比率占35%–40%,接近应届毕业生人数的一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比例。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招生的放宽,出国考研的比例将会有所增加,会对一些没有工作意向的同学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对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的作用。
而另一个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较为对口的公安、部队的发展方向也随着社会的需求有了一定的比例增加。
然而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中小学、武校教师的竞争压力的加大,在自主创业和公司企业的人数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也同学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重视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2.2学校教育体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举步维艰②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d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
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
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而人力资源的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等特点,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损失。
③倪依克等在《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迄今为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框架”、“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仍然是处在混沌之中,有效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大学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各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②张诗曼任秉元《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商界. 2010.1③倪依克邵晓军张自治《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J].体育科学,2005,(1).56-60育专业的就业,通过对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学校因素统计,课程设置、教师师资队伍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学校因素,其次有学校知名度、学校硬件设施、学校就业指导等。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界限太过于详细化,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
在课程结构的层次分配上,表现为一般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基础相对狭窄,从而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统一化大众化的情形,灵活性较差。
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处境。
④体育院校武术专业虽然从未将产生运动员明列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现有武术专业仍然基本上沿用体委系统武术队较着重于在单一的运动项目领域培养人才的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以之为目标。
这必然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单向性。
技能单一,注重技术的传授,相对忽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武术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
这与培养通才、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显然不相适应。
武术专业学生实际走向过窄,无疑与之有关。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位招聘要求上,不仅是对单一体育项目的要求。
因为由于教学需要,他们需要的是公共体育课教师,要有综合的体育技能。
不但要可以教授武术,还要可以教授篮球、足球等其他多种体育项目。
这对于我们刚毕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因为自小主要接受的只有武术训练教育,教起武术专业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但是在其他项目上我们就变得有些被动了。
2.3社会上不公正现象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就业歧视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大学生具有更好的人力资本供给条件,但是这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与职业本身没有必要联系的性别、户籍、身体、学历、家庭背景或其他与就业岗位职责无关的条件因素,却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或者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区别对待。
⑤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但与此相关的就业政策法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如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市、部门以及地区择业,特别是进入大中城市择业,仍然有进入和户口指标限制等,导致工作迁移成本(包括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④张选惠程大力温佐惠《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的调查及改革设想》[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 2期第23卷⑤申加强张娟《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0.第35期成本)非常高,直到现在,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城乡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性分割,大学毕业生一旦想离开城市前往农村就业,由于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的存在,导致其很难再回到城市就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肯定会选择在工资收入高、工作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就业,很少考虑回农村。
由于各种制度成本的约束,城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足,较多的大学生追逐较少的职位,就业难现象就在所难免。
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体育发展状况不一致。
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参差不齐,存在地域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