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李旭辉,硕士,讲师,安徽财经大学。

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

程刚,博士后,教授,安徽财经大学。

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

基金项目:2012年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ACJYYB201292);2010年安徽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特色专业项目”(项目编号:20100459)。

文章编号:1672-6758(2013)02-0017-2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研究李旭辉,程刚(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基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分析了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对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运用日益渗透到生活、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 )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运用开始了蓬勃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1]如今,医院、企业、商场、学校等各种机构的运作都已经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

因此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也备受关注。

面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实践教学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有效方式,其优势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完善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科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一《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概述在我国,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课程,最早是在1980年清华大学首先开设了这一专业。

直至1998年,教育部将该课程指定为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才开始广泛教授。

历经30多年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经历不断改革完善,该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数据库知识,经济学知识等多方面内容的新型交叉性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兼具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①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②社会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基础,决定于人的操作管理,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实践意义是在社会提供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因而该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③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操作,模拟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

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实践性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

二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地位分析实践教学是指除理论教学之外,通过上机实验,调查实验,设计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综合技能,操作技能,创新技能进行培养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不再局限于书上的文字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的实际操作,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己在操作中的主导感悟、学习,对知识是一种主动的吸收过程。

“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2]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有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信息敏感度,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技术,熟悉管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并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背景相结合,使学习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

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不可或缺,占据着主要地位。

三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与普通教学体系不同,需要在教学的内容、方式、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的主要地位,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需要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了解教学动态,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同时为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1.基于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

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是教学中的开路先锋。

基本理论的教学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管理、系统、信息、信息化等概念、关系,特点的理解;系统开发技术相关的原理基础;当今的热门管理理论。

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

系统开发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所以技术模块的学习对学生要求较高,学习难度较大。

其教学内容包括:基础office 软件的应用技术、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使用技术等计算机操作技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多种设计方法;联系案例的模拟系统开发;已开发系统的测试、维护技术。

③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应用。

系统的应用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意义的体现,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基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的内容包括:ERP 、CRM 、SCM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利用Visio 、Power Designer 等软件构建E -R 图、流程图,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管理、决策;宏观整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思考、创新。

2.基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设计。

①多媒体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和计算机关系密切的一门课程,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更切合该课程的教学理念,部分知识的教授也需要多媒体的演示操作,所以多媒体教学应该是该课程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②·71·第13卷第2期2013年2月鸡西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Vol.13No.2Feb.2013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可以有效的将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更加形象、具体、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者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围绕知识点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经验启示。

案例教学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③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实现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管理应用的教学最重要的方法。

一方面,上机实验可以让学生实现技术软件的实际操作,以及系统设计方案的试验;另一方面,实验中学生还可以利用模拟的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模拟的管理操作。

3.基于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体系的横向组成,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合理的安排规划,进行纵向的过程的设计,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应当从多媒体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出发,使学生先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理论框架,对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需要穿插案例教学,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有一定认识;对于系统技术开发内容的进一步学习,需要大量的课时进行实验教学,教学者要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时间对学习的新技术进行操作练习,及时巩固和掌握。

4.基于实践教学的教学结果评价。

教学结果的评价最直接的方式即课程考核,但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对教学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因而需要建立新的有效的教学结果评价模型。

从评价方式上来看,与其他课程相同,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模型也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但不同的是,一般课程,平时成绩仅占总成绩的10%,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其课程特点,对知识的应用要求更高,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很难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评测,所以该课程平时考核所占比重可以提高到40%—50%。

对于期末考核,也应当以上机考试的形式进行。

从评价内容上来看,基本理论、开发技术、管理应用可以以1:2:2的比重在考试中的体现,以保证实践类知识在考核中居主导。

平时考核可以由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组成,其中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主;期末考核也需分为理论题和实验题两部分,实验题分值占70%—80%。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结果评价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至此,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评价构成的基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四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实践教学应用主要面临的阻碍。

①课程难度较大,实践教学很难实现。

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要求高,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实践教学中设计软件,管理软件的使用又加大对学生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学习难度更大,同时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有限,因而实践教学很难得到全面实现。

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离,很难融合。

由于课堂限制,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及时得到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现状大多是先理论后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实践对理论的理解帮助依然很小,理论和实践很难互相融合,从而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③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教学者在实践教学中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的角色,实践教学更有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对教学者的依赖性较强,抑制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实践教学应用的优化对策。

①合理设计教学大纲,适当降低课程学习难度。

在教学中合理选用教材,根据学生素质制定难度适宜的教学大纲,使各知识模块之间互相联系,形成逻辑清晰、层次清楚的知识体系,同时对难度较大的知识采用多课时教学,循序渐进,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得学生对知识能更好更有效的理解吸收。

②分解教学过程,分步骤分阶段练习。

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渗透到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进行分步骤分阶段分解,在学习完某一模块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及时对这一模块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

③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课堂外教学。

具体形式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教师布置的题目分组进行准备,小组内部学生充分交流后到课堂讨论,协作学习,教师负责引导、总结归纳。

[3]这种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将课程的学习带到课堂外,扩大知识面,开展多领域学习。

总之,要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还需要从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紧跟时代步伐,使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1]王钧.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9.[2]杨叔子,等.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3-6.[3]王初建.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3):61-63.[4]赵前程.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分析与实验内容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4).Study of Teaching Contents System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Li Xuhui,Cheng Gang(Colleg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Anhui23303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urposes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i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eaching,and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evaluation.Key words:practice teaching;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systemClass No.:G642.3Document Mark:A(责任编辑:蔡雪岚)·81·第2期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