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第二种是分异很小的“破裂构造”。这种构造断块间差异
一、新构造运动
不大,运动幅度较小。但仍然具有强烈的活动性,表现为沿
断裂带有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及温泉等。中国东部沿海地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区很多构造具有这种特点。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大范围内由升降运动所形成的构造。面积可达 102km2或更大。这类构造常伴有断裂构造,或在 核部或在翼部形成补偿性地堑。有的则形成单斜
状隆起。内部运动幅度的不同,可通过年青地层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或夷平面等地形有规律的倾斜变形表现出来。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年轻沉积物遭受挤压形成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长垣,短
轴背斜构造或拗曲,这些表层褶曲在深部往往转变为 断层。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图 4-111 挤压褶皱构造 据杜恒俭等,1981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概念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概念
六、地震预报
大面积的拱形构造,既可以是上升运动形成的正
向构造,也可以表现为下降运动造成成的负向构 造。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2.断块构造Biblioteka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断块构造的断层绝大部分是老断裂在新构造时期重
新活动的。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六、地震预报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3.新构造运动的继承性和新生性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从新、老构造运动的关系来看,新构造运动具有明显
的继承性和新生性。地壳无时不在运动,但地壳运动具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有阶段性。新构造运动是在老构造运动的背景下活动的。 因此,新构造运动一方面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特点,使 之具有继承性;同时又对老构造进行改造,或形成新的 构造,具有新的特点,称为新生性。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新构造运动的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等 方面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2.新构造运动的类别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称为地震。一般地震指自然
作用产生的震动,它主要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和释放 的一种形式,也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 新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为的原因也可以造成 地震,称为人工地震。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1.新构造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从运动方向来看,新构造运动既有垂直升降运动
又有水平运动。而且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甚至比 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还要大得多。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从运动的类别来说,新构造运动既有
断裂变动也有褶皱变形。断裂变动非常普 遍,不仅在褶皱地带,而且在新老地台上 也十分发育。断裂变动与地块升降的结合 表现为普遍的断块运动,这是新构造运动 的特点之一。
褶皱变动包括大范围的拱曲变形及规
模很小的沉积层褶皱变形,后者局限在一 定的地带。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新构造运动中的垂直升降运动和老构造运动一样, 具有明显的振荡和节奏性。一个大的地壳上升或下降
运动是由次一级的振幅较小,周期较短的振动所组成。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而这些次一级的振动又由振幅更小,周期更短的振动 所组成。升降运动的速度也是变化的,有时很快,有 时缓慢。这种速度上快慢的交替,也是新构造运动的 基本性质。
构造为主。褶皱则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平缓的拱形 构造。小型褶皱是由于断块运动挤压新沉积物而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产生的。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1.大面积的拱形构造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构造内部差异性小,核部运动幅度最大的一种
三、地震的成因和成 因类型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二)新构造类型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变形——新构造,
不仅可以通过地层变形变位表现出来,而且也通
一、新构造运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过地形表现出来。 从中国的构造情况看,以断裂及伴有断裂的
六、地震预报
图 4-109 断块构造 a.差异性断块构造;b.破裂构造
据杜恒俭等,1981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3.挤压褶皱构造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与地震
这种褶皱的规模一般较小,在地形上表现不明显。
其成因,一般认为是由断裂错动派生的次一级构造,
一、新构造运动
常与大幅度差异性断块构造伴生。由于断块的升降使
四、地震强度
五、地震的时间和空 间分布规律
六、地震预报
断块构造在中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
大幅度具强烈分异运动的差异性断块构造。相邻两断 块的断距很大,往往把原始夷平面断开,使同一级夷 平面处于不同高度。在地形上表现为高耸的断块山地 与断陷盆地相间。
一、新构造运动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概念
第4章 构造运动和 构造变动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
第5节 新构造运动 影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
与地震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以分为:
一、新构造运动
浅源地震——深度0~70km; 中源地震一一深度70~100km;
二、关于地震的一些 概念
深源地震——深度超过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