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万次提醒,以“人工审核+机器筛查”方式及时阻断谣言传播。当然,(
),才能真正还网络空
间以清朗。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搭建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另一
方面,网络平台、媒体、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建设相关主体也应携手合作,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覆盖
广泛的传播手段,引导网民提升用网素养,增强抗谣免疫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这是一个问句,应根据后面的内容来拟写 这个问题,从“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 能增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概率”中可以知道,前面应是说登山有哪些安全隐患 。②处,后面说“人们应当……逃生”,可见此处应是假设遇到“山崩、滚石”等灾害,下一句“如 果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不良天气,应……”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佐证。③处,前面说“或者利用通 信手段”,可见此处应填写使用通信手段的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搭建顺畅高 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中,“搭建”和“渠道”动宾搭配不当,据此可排除A项;二是成分残缺,“ 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中“压缩”缺宾语中心语,据此可排除B、C两项。故选D。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①
?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能增
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概率。②
,人们应当向山崩、滚石运动的垂直方向
逃生,寻找稳固的大石等可供藏身的地方躲避。如果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不良天气,应立即停止登山活动,
就近寻找安全区域,等待不良天气消失,或者利用通信手段,③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3.文中府部门需要搭建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 B.政府部门需要开通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 C.政府部门需要开通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 D.政府部门需要搭建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
示例 ①登山有哪些安全隐患②一旦遇到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 ③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5.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 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千米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钟左右跑完从北京到 上海的1 200多千米。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复兴号”运行阻力更小,使得时速 350千米速度级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异常,监控系统会在 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 静的车厢里享受Wi 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的爆炸式生产和裂变式传播,让一批以“内幕消息”“最新研究”为噱头的网
络谣言借机扩散。无论是
的标题,还是假借专家冒充权威,网络谣言让不明真相的网友
面对
的论调真假难辨。现实中,谣言选取网上热议话题
,短时间内吸引
网友关注;有的盗用冒用新闻图片,对视频资料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A.振聋发聩言不及义断简残编移花接木
B.振聋发聩言之凿凿断章取义偷天换日
C.耸人听闻言之凿凿断章取义移花接木
D.耸人听闻言不及义断简残编偷天换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看第一空:“振聋发聩”的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声 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耸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 震惊。此处说的是网络谣言借助夸张的标题来吸引人,应选“耸人听闻”,据此可排除A、B两项 。再看第四空:“移花接木”的意思是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在别的树木上,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 换人或事物;“偷天换日”比喻暗中玩弄手法,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来欺骗别人。此处说的是“冒 用新闻图片”,将其嫁接到视频资料上,所以此处用“移花接木”更合适。故选C。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旨在揭示新闻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一般为 短句,简洁、醒目。拟写新闻标题时,一定要注意新闻的主旨,即新闻报道的内容,然后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事件。本题可结合中心句“中国已经进 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进行概括。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刷语言文字应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精准辟谣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真相从源头“跑过”了谣言
B.精准辟谣确实有效,而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
C.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精准辟谣确实有效
D.如果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需要精准辟谣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所填语句要承接上文“当然”一词,先要承认“精准辟谣”的作用 ,而后要转折到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还网络空间以清朗”。据此分析,A项,是个 因果关系复句,不能和后文的条件复句的结果——“才能真正还网络空间以清朗”相衔接。C项, 句意混乱,既无法和上文表让步的“当然”衔接,也无法和下文衔接。D项,没能弄清“从源头‘跑 过’谣言”和“精准辟谣”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精准辟谣”是承接上文的,而“从源头‘跑过 ’谣言”是开启下文的,二者位置不可互换。故选B。
,以“有图有真相”虚构信源,甚至形
成一条包含推手公司、营销公号、刷量团队等的黑色产业链。如今,不少平台已应用大数据、机器算法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2017年6月,微信团队上线“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一旦阅读或分
享的文章被鉴定为谣言,用户将会收到提醒,截至2017年12月,“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已发送3 7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