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现代文课内外阅读专项检测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课内阅读(33分)一、《鸟的天堂》文段(10分)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选文第一自然段属于(静态动态)描写。
(2分)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到处”使我们体会到鸟的特点。
这一自然段从鸟的和等方面突出了这一特点。
(3分)3.用“”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分)4.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B.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在作者的心里,那棵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乐园C.“的确”的意思是“确实”,用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D.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二、四季之美(15分)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飞舞。
即使是()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
这些叠词不但强调了景物的特征,还增强了文章语言的。
(4分)2.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顺序能相互调换吗?为什么?(3分)3.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喜欢冬天早上寒冷的感觉,中午寒气渐退,难免扫兴B.作者很享受在凛冽的清晨手捧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种闲逸的心情,到中午炭化为白灰,难免扫兴C.熊熊的炭火为寒冷的冬晨营造了美的氛围,到中午时炭火消失,那独特的韵味也消失了,难免扫兴4.第二自然段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是()。
(2分)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第四自然段说“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却没写怎么美,请你学习短文的写法,结合平的积累,用几句话写一写冬天落雪的早晨的景致。
(3分)落雪的早晨当然美。
三、《月迹》文段(8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兴趣----()粗糙----()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月亮饱含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它在每个人的心里。
B月亮不见了,奶奶让大家去寻找。
C天阴了,月亮才不见了。
3.通过阅读选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七、写出几句你喜欢的描写“月”的诗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27分)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3分)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马克·吐温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
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
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鸟儿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
可是你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
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
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氤氲的雾,与周边的天际连成一片。
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了一片粉红,在那边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短文按照顺序,分别描写了密西西比河时、时和时景色的变化,写出了密西西比河黎明的美丽迷人。
(2分)2.短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态描写,按从到的顺序写了树叶颜色的变化:()——越来越浅——()——()——化为氤氲的雾。
(3分)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中的“这”指的是。
说它“真正值得铭记”是因为。
(2分)4.下列对本文表达方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的黎明安宁祥和的静谧之美B.主要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的黎明热闹非凡的动态美C.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优美又不乏活泼、自然、清新,让人如临其境D.行文不紧不慢,流露出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和热爱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听到“百鸟争鸣”,却“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2分)6.根据第一自然段所提到的景物,展开想象,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写密西西比河入夜的景色。
(2分)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4分)庐山落霞傍晩,雨后初霁。
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
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
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壁雾障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斑斓的五彩织锦。
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海”指的是。
(2分)2.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送的是()。
(2分)A.太阳B.庐山C.游客D.作者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分)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和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雍容,肃静,这属于(动态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动态静态)描写。
4.画“”句子中省略号标示,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个:有的说,像。
(3分)5.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课内阅读一、1.动态2.多形态姿态3.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4.C二、1.微微漆黑漆黑翩翩蒙蒙急急匆匆熊熊韵律美2.不能。
因为“感动”是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心旷神怡”是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联系上下文可知,是大雁“比翼而飞”的美触动了“我”,而夜里的风声、虫鸣带给“我”的应是愉快的感觉。
3.A4.A5.示例:雪纷纷扬扬,像鹅毛一样,一直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路边的小汽车没多久全变成白色的了。
那些早起锻炼的叔叔阿姨在雪地上踩出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三、1.兴致粗劣2.A3.月亮无处不在,它在每个人的心里美好事物的追求七、示例: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课外阅读:一、1.时间黎明悄然而至天更亮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2.静近远浓郁的绿色娇柔的嫩绿几乎没了颜色3.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这景象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4.B5.因为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水面还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
6.示例:暮色像一张大网网住了整个树林。
树木的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
皎洁的月光酒向宽阔的河面,河面波光粼粼,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二、1.映着霞光的江面夕阳下的锦绣谷2.A3.色彩形态碧玉静态火把动态4.列举的省略示例:欢腾的校园5.“这”指的是斑斓的落霞。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