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13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描述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
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 资料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现,在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
2•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主角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张衡的头饰。
教法设计:引导学生读中领会,感悟故事的情趣。
一、课前游戏:同学们这节课由我跟同学们一块上,那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听说咱们班同学明白的词语个性多, 是真的吗?那咱们都来说带星的词语看谁说出的词语多,此刻大家先准备一分钟,快速搜集头脑中带星字的词语。
(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说带星的词语)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真多,真不简单,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先玩到那里,准备上课吧!二、导入新课:课前我们说了那么多带“星”字的词语,这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星星有关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
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指名读、齐读)师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同学们咱们课文比较长,先听老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
2.同学们本课呀,有9个星星生字等着同学们认识它们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去认一认吧!(教师放星星生字)谁来说说你认识了那个星星生字?(请几位同学认生字,并组词)3.星星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我们把它们放入课文中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3页,谁愿意接读课文?(请5位同学读,每人一段。
)同学们端起书来仔细听他们读得怎样样4 •请几生评价朗读状况。
(从语气、错字方面)四、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落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做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就让我们仰起头,指着天空跟孩子一齐来数星星行吧!真是位疼爱孙子的奶奶。
谁愿意再来当奶奶劝劝自己的孙子?(指导学生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奶奶和蔼的语气)4.让我再来问问孩子。
(老师走到孩子身边)(1)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
劝你不要数星星了,你觉得奶奶说的对吗?(不对,因为能看得见就能数的清。
)(2)这些知识你是怎样明白的?(平时很多次观察得来的)你数过多少次星星?(很多次,无数次)(3)这是一个多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孩子啊!谁还愿意当孩子,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孩子的话,读出孩子好学、求知数语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话被爷爷听到了,他走过来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听(放录音爷爷说的话)2.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默读课文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吧!(出示爷爷的话)3.你们读懂爷爷的话了吗?那你能从湛蓝的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吗?(出示星空请一名同学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4.大家看,这位同学找的对吗?(对)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5.爷爷还告诉孩子:“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听了这句话孩子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
(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6•此刻我想再来采访采访孩子,哪个孩子愿意理解我的采访?(戴头饰)(1)听了爷爷的话,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2)你晚上起来几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觉得累吗? (不累)(3)你最后看到结果是怎样的?(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祝贺你又有了新的收获!7•为了证实爷爷的话,这个孩子能一夜起来看星星,真是个不怕吃苦、肯钻研的孩子!谁能读读这三句话,夸夸孩子?,在“数星星”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爷爸。
、读通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学生轻声练读。
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2 )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3•讨论。
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引导自学。
自学前4个生字:数、院、颗、闪。
在书上画出由这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检查。
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
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
查字组词。
3.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 .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1)图上画的谁和谁?(2 )他们正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间?(4 )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3.轻声自读。
思考:(1 )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述星星多的句子来。
比较课后作业第3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述星星多的句子后,透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 画出来。
(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 5个动词。
还要从“一颗,两颗,一向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
抓住“一向”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讨论。
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釆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 )范读。
(3)照老师的样貌人人练读。
(4 )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用卡片指读4个生字、4个词语。
2.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朗读。
朗读第一自然段。
3.讨论。
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1 ) “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 ?(“奶奶” 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
)(2)“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3)“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十分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4)“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
)(5)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 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透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行规律。
张衡小时候就透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讨论。
(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3.朗读训练。
(1)轻声自练。
(2)指名读。
(3)分主角练读。
(4 )分主角指名朗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 •轻声练读。
2.学习生字。
自学后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
强调“之”是3画,强调“睡”的笔顺。
3.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1) “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来? (“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能够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句话, 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4•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
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
提问:(1)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2)“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5•复述练习。
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
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读。
思考:(1)“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2)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
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
)(3)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 (果然)2.讨论。
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3•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2),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
4.朗读指导。
(1)范读。
(2)人人练读。
(3)指名读。
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
五、课堂练习。
1.抄写8个生字。
2.抄写第五自然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九):、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掌握多音字“数”, 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距离”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3.了解张衡,明白他从小爱观察,爱天文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三、教学准备:、词卡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孩子们,你们喜欢星星吗?数过星星吗?这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数星星的孩子,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齐写课题。
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识张衡,读准字音。
那你明白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吗?认读“张衡”,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明白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就是张衡。
出示: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自由读,你明白了什么?认读“汉朝”,了解汉朝:汉朝时一个朝代,距离此刻已经有19 00多年的历史了。
指导读。
(三)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1.那么小时候的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生字:撒玉仰傻距组楚衡汉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能够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读,读准字音,齐读。
2•指导读准、读好长句子。
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天上的星星是在动,但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