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构办理延期手续。

为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受XXXXX采石场的委托,我公司为该露天矿山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和《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的要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矿山标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该采石场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得出评价结论,并将评价结果编写成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到了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有关专家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XXXXX采石场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极积配合,在此一并感谢。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评价目的 (1)1.2评价原则 (1)1.3评价范围 (1)1.4评价依据 (2)1.5评价程序 (5)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7)2.1项目概况 (7)2.2位置与交通 (8)2.3矿山地质概况 (8)2.4矿山开采情况 (9)2.5生产辅助设施 (14)2.6安全管理与人员配备 (15)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6)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16)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6)3.3重大危险源辩识 (26)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28)4.1评价单元划分的要求及方法 (28)4.2评价单元的划分 (29)4.3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29)4.4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30)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33)5.1矿(厂)址、总平面布局评价单元 (33)5.2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单元 (36)5.3露天开采评价单元 (39)5.4职业卫生评价单元 (51)5.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3)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5)6.1安全管理措施 (55)6.2安全技术措施 (56)第七章安全评价结论 (61)7.1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性评价结论 (61)7.2安全评价结论 (65)7.3安全现状评价总体结论 (66)第一章概述1.1评价目的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XXXXX 采石场露天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2、对该露天矿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和科学分析,同时预测可能造成的灾害与事故。

3、检查该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4、提出消除、预防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实现安全生产的对策及措施,为矿山的安全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5、为矿山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的主要依据。

1.2评价原则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1、以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为评价依据;2、按照科学、公正和严肃的原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1.3评价范围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评价范围:XXXXX采石场露天矿山项目的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技术资料;矿山各种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矿山开拓、开采系统,设备运行状况;矿山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等。

凡涉及本工程的环保等问题,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包括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

1.4评价依据1.4.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年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1992年第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年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1994年第28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01年第6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令1996年第4号)7)《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监局令2004年第9号)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66号令,2006年9月1日实施)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10)《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2007第493号令)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2004年第397号)12)《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质监局2000年第13号令)13)《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实施办法》(劳部发[1994]502号)(安监管司办字〔2003〕92号)14)《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局令2004年第19号)15)《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16)《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局2007年10月24日)。

17)《XX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9.1日起实施1.4.2规范与技术标准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版5)《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936)《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7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 1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 6)15)《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16)《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7)《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18)《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19931.4.3项目资料1)《XXXXX采石场开采方案设计》(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2005年12月)2)安全生产许可证((黔)FM安许证字【2006】G02333)采矿许可证(证号:5204250027号)4)营业执照5)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6)矿山专职安全员安全资格证书7)矿山爆破员证8)矿山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9)职工工伤保险证明10)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清单11)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1.5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现场检查,识别被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该矿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评价方法,并确定各个评价单元中具体评价内容;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运用确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措施和建议;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评价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XXXXX采石场位于XXX县XXX镇黄土村XXX组,行政区划隶属XXX县XXX镇管辖。

XXXXX采石场为私营企业。

采矿许可证由XXX县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3月核发,有效期至2016年3月,证号为5204250027。

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生产规模为1.0万立方米/年。

矿山于2006年5月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在获证期间生产正常,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矿山企业基本情况表2.2位置与交通XXXXX采石场位于XXX县XXX镇黄土村XXX组,行政区划隶属XXX县XXX镇管辖。

该采石场距XXX自治县城约41km。

有公路通往矿区,交通方便。

2.3矿山地质概况2.3.1地层矿区地层由石炭系马平群及二迭系栖霞组、第四系构成,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马平群(C3mp)浅灰、灰白色块状,顶部时含豆状灰岩,产Pseeudoschwagerina sp.,Triticites sp.。

是本区开采的砂矿石,地面峰丛,石柱、孤山等岩溶地貌发育,厚161~298m。

———————假整合———————2、栖霞组(P1q)上段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夹片状泥灰岩、燧石灰岩。

产Misellina claudiae(Deprat)及珊瑚;下段黑色页岩与薄层灰岩互层,有时全为灰岩,产腕足类、瓣腮类、蜓及珊瑚等。

厚91~282m。

3、第四系:坡积和残积层,次为由砂质粘土和砾石组成的冲积层和石灰华、粘土等洞穴堆积。

2.3.2地质构造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倾角较缓,倾向320°,倾角8°左右。

2.3.3矿山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开采范围内最低标高1194m,最低开采标高为1220m,高出最低标高26m,矿体自然耸立地表,位于地下水水位之上。

露天采场有降水补给,水文地质可省略不计。

2.3.4矿床工程地质特征矿体高出地面54m,山体形态即矿体形态。

开采范围内矿体呈南北向展布,岩石硬度中等。

开采时从西向东,从南向北方向开采有利:其一是靠公路近;其二矿体倾向南东,若遇滑动只能向南东方向滑动。

2.3.5矿山环境条件区域稳定性评价:本区无地震活动的记录,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对矿区建设危害性不大。

矿山采区1000m内无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无水库、桥梁、石油管道等重要工业设施。

矿区周围500m内无村寨住户(主要为荒坡),矿山开采对环境危害不大。

2.4矿山开采情况2.4.1矿区范围该矿采矿许可证2006年已更换,有效期至2016年。

根据XXX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XXXXX采石场《采矿许可证》,该矿山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矿区面积及开采深度如下: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4.2资源与储量矿山设计资源量为261.3万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35.2万立方米。

2.4.3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山生产能力为1.0万立方米/年,矿山服务年限224年。

2.4.4矿山开采现状该矿山采用露天台阶式开采,未进行公路开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