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商法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相关课程:经济法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授课教师:陈微波
每学期学时:54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商事活动中的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和票据法。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4)本课程内容提要: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买卖法;第四章产品责任法;第五章代理法;第六章商事组织法;第七章票据法。

2、开课专业及教学用书
(1)开课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2)教学用书:《国际商法》冯大同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相关参考书:《国际商法》,张圣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贸易法》,冯大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际经济法学》,陈治东、朱榄叶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商法新编》,王建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国际商法》,陶凯元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商法》,吴兴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各章节大体授课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6学时)
第二章合同法(14学时)
第三章买卖法(10学时)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4学时)
第五章代理法(6学时)
第六章商事组织法(10学时)
第七章票据法(4学时)
4、各章节主要内容提纲
第一章导论(6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与特点以及中国目前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中国法律制度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概念;了解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掌握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大体了解中国目前的商事法律制度状况。

重点和难点:两大法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看两大法系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1、国际商法的概念内涵是什么?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3、英美法与大陆法有哪些主要区别?
第二章合同法(14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国际商事合同的内容。

主要包括:合同的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让与与合同的消灭等问题。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
第三节合同的履行
第四节合同的让与以及为第三人利益签订的合同
第五节合同的消灭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熟悉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合同的概念、要约、承诺、缔约能力、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履行、违约、合同的解除、合同的让与、合同的消灭等问题。

重点和难点:对价与约因;合同的效力;违约的形式与救济方法;情势变迁与合同落空。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中国统一《合同法》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合同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思考题:1、什么是要约?什么是承诺?有效的要约和承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比较错误、诈欺、胁迫。

3、一方违反合同,对方可以得到哪些补救?
第三章买卖法(10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有关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条约与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问题;国际商事合同买方和卖方的义务问题;货物的所有权和风险转移问题。

第一节有关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条约与国际贸易惯例
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第三节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第四节对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
第五节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的大体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问题;理解并掌握国际商事合同中买方与卖方的义务以及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问题。

重点与难点:发价与接受的含义;明示担保与默示担保;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
移。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中国《合同法》分论中关于买卖合同的规定与两大法系之间的比较与借鉴。

思考题: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卖方或买方的义务有哪些?
2、当卖方违反交货义务时,买方可以得到哪些补救?
3、何谓卖方的“品质担保”和“权利担保”?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4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美国及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立法以及关于产品责任的有关国际公约。

第一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第二节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
第三节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状况以及关于产品责任的有关国际公约。

重点与难点: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被告的抗辩理由。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问题与立法完善。

思考题: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五章代理法(6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英美法与大陆法中有关代理的立法。

具体涉及代理法律关系、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以及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等问题。

第一节代理法概述
第二节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第四节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第五节我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代理的概念;无权代理问题。

了解英美法和大陆法关于代理的立法状况,掌握代理法律关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了解我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体制。

重点与难点:代理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代理问题在企业交易实践中的适用。

思考题:1、什么是法定代理和意定代理?
2、代理人对本人负有哪些义务?
3、当代理人未披露被代理人的存在,而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时,其法律后果在大陆法和英美法有何不同?
第六章商事组织法(10学时)
本章主要讲述国际商事组织立法的有关问题,主要内容有:关于合伙的各国立法规定;关于公司的各国立法规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概况。

第一节商事组织的法律形式
第二节合伙
第三节公司
第四节我国外商投资企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合伙与公司的各国立法状况,并与我国的《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进行比较;了解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情况。

重点与难点:对各种合伙企业的形态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和区分;对各种公司类型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和区分;掌握相关的公司法理论。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公司法》的变革。

思考题:1、比较合伙与公司的主要区别。

2、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享有哪些主要权利?
3、试述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

4、试比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异同。

第七章票据法(4学时)
本章主要讲述两大法系关于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票据的概念及法理;资本主义各国票据法的体系;汇票、本票和支票的相关规定以及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

第一节票据的概念及法理
第二节汇票
第三节本票与支票
第四节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票据的概念与基本法理;掌握汇票的相关规定;了解本票与支票的相关规定。

重点与难点:汇票的出票、背书、提示、承兑、保证、付款、拒付、追索权等问题。

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教学辅导相结合。

讨论主题为:银行交易风险的防范与《票据法》的理解、认识。

思考题:1、票据具有哪些法律特点?
2、什么是汇票?什么是本票?二者有何区别?
3、何谓正当执票人?各国法律对正当执票人是如何保护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