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缅甸简况

缅甸简况

缅甸简况
2006-08-18 18:21 文章来源:驻缅甸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国名: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
面积: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5540万(2006年)。

华人、华侨约250万。

语言: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和英语
首都:仰光(Yangon),为全国经济中心,人口约530万。

位于缅甸南部,东经96°13′线和北纬16°45′线交叉点。

东经97°30′线被规定为缅甸标准时间线,缅甸标准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早6小时30分。

仰光为缅甸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缅甸政府和军队的中央机构及几大政党的总部均设于此地。

市区人口约500万,其中华侨、华人约20万余人。

内比都(Nay Byi Taw),为全国行政中心。

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ta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cil)
国家元首: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Senior Gen. Than Shwe)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7个省和7个邦。

省是缅族聚居的地方,邦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民族:共有135个民族,缅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5%,其它主要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克耶族、钦族、孟族和若开族。

宗教:89%以上人口信奉佛教
重要节日:独立节:1月4日,建军节:3月27日,泼水节:(缅历新年):4月13日
与中国建交日:1950年6月8日
地理位置: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纵贯全境。

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印度相连,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海岸线长3200公里。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之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

一年分三季: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全年平均气温摄氏27度左右。

资源:盛产柚木和硬木,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锡、锌、宝石等,所产翡翠闻名于世。

水产资源丰富。

货币:缅币(Kyat)
官方汇率(2006年7月):1美元=5.75缅元
市场汇率:2006年7月):1美元=1325缅元
历史沿革:公元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

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日本侵占。

1948年1月4日宣告独立。

1962年3月奈温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

1974年1月颁布新宪法,成立人民议会,将国名改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8年9月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简称“恢委会”,下同),改国名为“缅甸联邦”。

1997年11月,宣布取消“恢委会”,成立“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主要城市
和平之城——仰光(Yangon)
仰光(Yangon)是仰光省的省会和缅甸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仰光河与勃固河的汇合处,距安达曼海的莫塔马湾仅34公里。

城市面积约578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是缅甸第一大城市。

仰光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仰光属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6.2摄氏度,全年最热月份4月气温35~38摄氏度,年降水量2500毫米。

5~10月为雨季。

2500年前,仰光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属于统治下缅甸的孟族王国,最早叫奥加拉巴。

11世纪时改名“达贡”,梵文意为“三岗村”。

1775年贡榜王朝的雍籍牙王为统一缅甸,在这个地方击败孟王朝军队,将这个地方改名为“仰光”,缅文意为“敌人已被消灭干净”,从此仰光就有了“和平之城”的美称。

1824~1826被英国占领。

1852年成为下缅甸首府。

1948年缅甸独立后定为首都。

由于靠近出海口,海船进出方便,仰光成为缅甸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沟通腹地物资的集散地。

水运、铁路和公路线连接全国各地。

北郊19公里处的敏加拉洞国际机场是缅甸国内和国际主要航空港。

城市呈矩形,旧城建在勃固山脉向南延伸的一条山梁上,新城分布在四周的三角洲冲积地。

市内交通发达,市中心与各主要郊区之间通有公共汽车和火车。

仰光也是缅甸主要工业城市,主要工业有碾米厂、纺织厂、木材加工厂、橡胶厂、炼油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造船厂和汽车制造厂等。

仰光四季常青,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仰光市内有清澈如镜的皇家大湖和茵雅湖。

茵雅湖湖面宽阔,周围绿树成荫,湖水清可见底,著名的仰光大学就坐落在湖畔。

矗立在皇家大湖湖畔的仰光瑞达光大金塔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金塔塔高326英尺,高耸入云,金光灿烂夺目,是东南亚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位于市中心的昂山将军市场内设2000多间商店,货品种类多不胜数,由本地食品、珠宝、古董到工艺品,应有尽有,是外国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首选之地。

此外,仰光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世界和平塔、佛牙塔、素丽塔和人民公园等。

多宝之城——曼德勒(Mandalay)
曼德勒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由于距离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很近,故旅缅华侨称其为“瓦城”。

曼德勒的古名“曼陀那崩尼卑都”,意为“多宝之城”。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会,著名的故都,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约80多万,是上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平原地区,坐落在伊洛瓦底江东岸,水陆交通便利,是缅甸内陆重要交通枢纽。

仰光的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和航空都通过曼德勒通往
上缅甸各地。

新建的曼德勒国际机场是目前缅甸最大的国际机场。

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工业城市,市内主要工业纺织厂、木材加工厂、啤酒厂、碾米厂、农机厂、枕轨厂、水泥厂、汽车装配厂、机械制造厂和化工厂等。

曼德勒最著名的是手工艺品,其木雕、石雕、象牙雕、漆器、金线绣、金银制品和珠宝首饰等均为全国一流。

曼德勒是缅甸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主要旅游景点有曼德勒山、曼德勒皇宫、摩诃牟尼佛、独一无二寺、金庙、古道陀石经院和情人桥等。

曼德勒是缅甸著名的故都,位于市中心的皇宫和皇城,是1857年由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所建。

皇城为正方形,每边长2公里。

皇城有主门四座,边门八座,城中心为皇宫所在地,城墙外有护城河。

皇宫面积约1400多平方米,1945年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之中。

现政府执政后对皇宫进行重建,目前已经恢复旧貌。

距皇城东门2公里半处便是曼德勒山,海拔326米,山上有一尊立佛,山下四周点缀着无数的白塔,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

古道陀石经院坐落在曼德勒山脚下,院内建有729座雪白的小塔亭,亭中各有一方石碑,上刻全套三藏经,是1873年敏东王在第五次佛经结集时镌刻和建造的,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书”。

公众假期
(1) 法定节日
独立节1月4日纪念缅甸1948年1月4日独立日
联邦节2月12日1947年2月12日昂山签署“彬龙条约”决定成立缅甸联邦
农民节3月2日
建军节3月27日纪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胜利。

初为抗日节,55年改为建军节
工人节5月1日
烈士节7月19日纪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等人遇难。

民族节12月1日
(2) 民间节日
泼水节4月中旬缅历1月底2月初,一般持续4天,第5 天为缅历新年首日
泼榕节4月下旬
点灯节10月
据来自缅甸边境贸易区的消息说,边境地区缅币升值,1月底的兑换情况分别如下:泰缅边境口岸: 10万缅币兑换泰铢3200升至3500,印缅边境口岸:100卢比兑换缅币从2090升至2150, 中缅边境口岸:1000缅币兑换人民币从6.3元升至6.36元。

商人们曾预期。

中国春节期间缅币会贬值,结果是不贬反升。

缅甸劳动部关于对《劳工补偿法案》进行修改的2005年第1号通知
2005-08-23 16:05 中国驻缅甸使馆经商参处
经缅甸联邦政府内阁2005年7月14日举行的第26/2005次会议批准,缅甸劳动部部长吴当于2005年7月21日签发了劳动部2005年第1号通知,对《劳工补偿法案》进行修改,主要对补偿金额及比例进行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在《1923年劳工补偿法》第2节第1小节的(n)(i)条款中关于“劳工人员”一词的的定义,除体力工人之外,月薪超过4万缅币的其他劳动人员不包括在内;
2、对《1923年劳工补偿法》中的下列条款修改如下:
(a)根据第4节第1条的A(i)和(ii)条款,因受伤导致死亡的,补偿金额最低为15万缅币,最高可达45万缅币;
(b)根据第4节第1条的B(i)和(ii)条款,因受伤导致永久性瘫痪的,补偿金额最低为20万缅币,最高可达60万缅币;
(c)根据第8节第1条,如劳工人员死亡,雇主应提前支付给其亲属总数不超过10万缅币的赔偿金;
(d)根据第8节第2条,其他不低于5万缅币的数额应由雇主存入地方劳工补偿委员会;
(e)根据第8节第1条和第4条,赔偿金内应扣除低于2万缅币的数额作为劳工的殉葬费用,并支付给发生该项费用的人;
(f)根据第30节第1条,诉讼中的争议金额应不低于3万缅币。

3、该通知内的金额比例和补偿金规定自2005年5月11日开始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