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烤烟大田管理技术

烤烟大田管理技术

大田管理技术一、大田阶段从烟苗移栽到烟叶采收完毕,称为大田期,一般历时110~120 天,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还苗期(从移栽到成活)。

此期主要是烟苗恢复生长,漂浮苗一般历时7~10天。

栽培措施是培育壮苗,减少移栽伤害,浇安蔸水,促进生根和成活。

2、伸根期(从成活到团棵)。

烟苗成活后,茎叶开始生长,到株高33cm 左右,叶数达12~14 片,烟株纵横发展比例约为1:2,烟株近似半球形,称为“团棵”,此期历时30~35 天。

为了促使一个发达的根系形成,地上部有适度生长,为旺长期打下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大田的管理措施都集中在此期实施。

3、旺长期(从团棵到现蕾)此期是地上部生长最快的时期,平均1~2 天出生一片新叶,茎高日增量3~4cm,是决定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后期开始发芽分化,叶数定局,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

此期一般历时25~30 天。

因此,在这一时期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还要使烟株早发,尽量延长旺长期,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

4、烟叶成熟期(从现蕾到烟叶成熟)烟株现蕾以后,下部叶逐渐衰老,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落黄成熟,而中上部叶片还在生长;同时有大量的分枝、蕾、花形成,已进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

因此,在栽培上要抑制生殖生长(打顶抹杈),保证上部叶的正常生长和叶片的正常成熟。

二、大田管理措施烤烟的大田管理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和适时,是形成优质烟叶的关键。

管理目标要使烟株生长整齐一致,个体生长和群体结构合理,营养生长充分,抑制生殖生长,烟叶的各部位成熟一致。

管理要做田间无杂草,无积水和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大田保苗1、在苗床上培育“早、足、壮”苗;2、提高移栽技术,做到不缺蔸早还苗;3、早治地下害虫;4、xx 补缺。

(二)破膜掏苗小培土移栽后15 天左右进行破膜掏苗小培土(以烟苗顶膜为准),掏苗时膜口不宜过大,膜口周围用碎土填实并呈凹陷状。

裸载和稻草覆盖的也要进行小培土。

(三)揭膜、追肥、大培土根据烟叶长势进行适时揭膜,一般移栽后30 天左右进行揭膜,把剩余的追肥全部施完,培土要求大培土上高厢。

注意事项:将残膜全部清出田间,以免废膜污染土壤。

(四)xx 除草和培土1、XX除草和培土作用xx 的作用:①蓄水保墒,调节土壤水分②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③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肥力④XX 可以消灭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危害。

培土的作用:①促进根系发育,能促使烟苗基部产生大量的不定根,扩大吸收营养面积②便于排灌,增强抗旱防涝能力③防风抗倒,减少土传病害④培土还能清除和掩埋杂草,减轻和控制草害2、xx 除草和培土的技术。

在裸露栽培的条件下,一般进行3 次中耕。

第一次在移栽后7~10 天进行,浅中耕(5~7cm),除草;第二次在移栽后15~20天,深中耕(12~15cm)除草并在烟株四周浅培土;第三次在移栽后25~30天,浅中耕(5~7 cm)除草,并挖垄沟内泥土打碎高培土,培满、平、达到垄高35~40 cm (从沟底到垄面的垂直高度);同时每次中耕时必须清沟排水。

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一般在揭膜后进行一次浅中耕和高培土。

在秸杆(如稻草)覆盖栽培条件下,一般要进行一次浅中耕和高培土,但操作较为困难。

中耕应做到“深浅结合、不伤根”(五)灌溉和排水1、烟草各生育时期的需水状况还苗期:耗水极少,仅占总耗水量5%左右。

但烟苗移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要及时浇水还苗。

伸根期:耗水量少,占总耗水量10%左右,宜采用适量控水的方法,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50%~60%,以促进根系生长。

旺长期:耗水最多,占总耗水量的50%以上,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烟株旺长。

烟叶成熟期:耗水减少,占总耗水量35%左右,田间最大持水量55%~60%,使下部叶,中部叶依次成熟,上部叶正常生长和成熟。

2、灌溉的依据土壤湿度:旺长期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0%以下,伸长期50%,成熟期55%以下。

烟株形态变化:有没有萎蔫迹象。

生产经验:“三看”的灌溉经验。

1、灌溉方法穴灌、沟灌、喷灌与地下管道灌溉人工灌溉2、烟水工程建设(六)打顶抹杈1、打顶抹杈作用:抑制生殖生长,防止叶片养分消耗,提高烟xx 产量和质量2、技术打顶方法和要求采用人工打顶,打顶时期一般以现蕾或开花为依据。

打顶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抠心打顶②现蕾打顶③初花打顶④ xx 打顶时间:一是根据留叶数确定打顶时间。

适时打顶、叶足打顶;二是根据生育进程确定打顶时间,一般为烟中有50%烟株第一中花开打顶,但是生产中应结合两者进行。

打顶技术:用一只手握住烟株,另一只手去掉顶部花蕾和2~3 片小叶;人工抹杈:早抹勤抹,一般3~4 次;化学抑芽:通常用内吸剂(如芽畏)抑芽,用50~80倍液,杯淋涂于叶腋内,在打顶后24h 内施完。

芽畏最多只能使用1 次。

(七)防止早花与底烘1、早花(1)概念:烟株未达到该品种正常生长所表现的高度和叶数而提早现蕾开花的现象,称为早花。

(2)形成的原因①气候因子:连续低温、干旱、短日照均能促进烟株发育,形成早花②播种过早,xx 太长③团棵期土壤水分过多④缺肥⑤品种特性(3)预防及补救措施早花要以综防为主,一旦发生早花,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根据烟株的生长情况、不同的气候条件、早花发生的程度、覆膜与否、早花发生的早迟和土壤肥力状况,在加强管理,增施肥料的前提下,采取培育低杈烟或顶杈烟的办法补救。

预防方法:选用适宜品种,制定适宜的播种期,移栽期和栽培措施。

补救措施:(1)对于早花现象严重,主茎烟叶收烤价值极小的烟株,应果断地放弃主茎烟生产,改为杈烟栽培。

方法是及早削去主茎,只留底叶2~3片,以利腋芽萌发生长。

腋芽萌发后,选留1 个壮芽,其余一律抹去,并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2)对早花程度较轻的烟株,可采取主茎烟与杈烟结合的方法,尽早打顶和留杈。

早花烟株长势很弱,特别注意打顶应掌握宁重勿轻、宁早勿晚的原则,如果打顶太轻或太晚,不但主茎烟不能开片,而且杈烟生长也受影响,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般是主茎烟上每多打去一片xx,杈烟上可多长2~ 3片xx。

注意事项:无论采取哪一种补救方法,都必须加强田间管理,视气候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及时中耕追施速效肥料,注意灌水或排涝,使土壤保持正常的持水量及通透性,保证烟株迅速成长。

处理后的烟株易感染病菌,应及时喷施农药,加强管理,搞好田间清洁工作,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2、底烘(1)概念:烟叶尚未进入成熟期,烟株下部叶片提早发黄,进而枯死的现象,称为底烘。

(2)形成原因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水分过多或缺水下部xx 养分缺乏(3)预防及补救措施预防方法:合理密植,适当留叶;合理施用氮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如清除杂草、排水等)如已发生底烘,应及时采叶烘烤,以防向上蔓延。

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苗期病害1、烟草猝倒病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小点,后逐步变成像开水烫过一样,暗绿色;严重时,茎基部缢缩、变细、软腐呈线状,地上部烟茎逐渐倒折。

防治方法:每7〜10天喷波尔多液一次,发病后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2、烟草立枯病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随后变为褐色斑点,可迅速扩大成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受害部位干枯缢缩,导致烟苗死亡,在一般情况下不倒伏。

防治方法:参照烟草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3、烟草炭疽病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可迅速扩展成病斑。

干燥条件下,病斑边缘为黄褐色或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易破碎、穿孔。

潮湿条件下,病斑稍大,颜色较深,呈褐色或黄褐色,有时有轮纹,并产生小黑点。

病斑密集时,常遇合成大斑,枯焦似火烧状,俗称“烘斑”。

防治方法:参照烟草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二、根茎病害1、烟草黑胫病症状:首先在茎基部出现黑色凹陷的病斑,下部个别叶片凋萎,随着茎斑迅速向上和横向扩展,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悬挂在茎上,形如“穿大褂”;茎部发病后期,刨开病茎,髓部干缩成“碟片状”;叶部症状为叶片形成圆形大病斑,形如“猪屎斑”或“黑膏药”;中部叶片发病后,病斑可通过主脉、叶基蔓延到茎部,造成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俗称“腰烂”。

防治方法:栽时可用敌克松拌细土将药土撒施于烟株基部周围,并用土封窝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或灌根防治,或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2、烟草青枯病症状:发病中前期,烟株表现为一侧叶片枯萎,另一侧叶片比较正常,呈现“半边疯”症状,茎上的黑色条斑和叶片上黑黄色网状病斑是烟草青枯病最重的症状特征;将病株茎部横切,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挤压横切茎部有黄白色乳状粘液。

防治方法:药剂可采用农用链霉素200单位/ ml,在移栽后开始用药,每10~15天一次,连用2〜3次,每亩30〜50 ml,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也可用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400~ 800倍液灌根,每亩50-100ml。

3、烟草根黑腐病症状:幼苗期至现蕾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根系;大田病株生长缓慢,小根尖端腐烂,大根表面呈粗糙的黑色凹陷病斑,呈特异的黑色,根系常常支离破碎,极易拔出;当天气转暖时,发病较轻的病株可以战胜病菌的侵袭,在茎基部长出许多白色不定根,并能恢复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每亩可用50%xx 双可湿性粉剂0.5 kg与500 kg湿细土混合均匀,移栽时进行土壤处理,或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0〜500倍喷淋烟株茎基部,每亩50〜75 kg,防治效果较好。

三、叶部病害1、烟草赤星病症状:叶上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上面产生明显的以病斑中央为圆心的同心轮纹,质脆、易破碎。

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霉状物;天气干旱时,病斑中央常破裂,易产生穿孔。

严重时,病斑可相互遇合形成大的病斑,并破裂脱落。

接近采收时,茎部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凹陷病斑。

防治方法:第一次采收时,可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喷雾进行防治,烟株现蕾期,可用多抗霉素进行叶面进行喷雾防治。

2、烟草蛙眼病症状:病斑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发生,成熟的叶片比幼嫩叶片易感病;病斑圆形, 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病斑中心白色,边缘深褐色,形似“蛙眼”。

叶片上病斑数量多时,常连接成片,破裂干枯;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可用波尔多液叶面喷雾,隔7 天再施一次,预防效果较好;发病初期,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连续2~3次,效果较好。

3、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幼苗发病,新叶的叶脉变成浅绿色,呈半透明的“明脉症”状,几天后叶片形成黄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

大田期烟株受侵染后,叶色浓淡不均,出现黄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有的病叶厚薄不均,叶面隆起多个泡斑,形成“泡斑症状;有的病叶沿小叶脉两侧叶色深绿,形成“小叶脉绿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