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化治疗试题
一选择题(13×2)
1.精神药品按依赖性分成第1类和第二类,拟下第1类精神药品为:()
A、咖啡因
B、曲马多
C、安定
D、利眠宁
2.现有资料显示:()
A.癌症未发生转移时不发生癌性疼痛B.低于50 %的癌症患者经历疼痛C.中、重度疼痛<30 % D. 尚有较多的癌痛病人未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
3.拟下描述正确的是:()
A.对疼痛的估计(包括性质和程度)应该拟病人描述为主B.对疼痛的估计应该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癌性疼痛D.尽管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在1样病人身上仅具备1种疼痛原因
4.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控、缓制剂时,每张处方量不得超过常用量为()。
A、10 天
B、5 天
C、7 天
D、15 天
5.疼痛评佑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首先,医生应相信病人白勺主述B.病人陈述、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D.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因素、加重因素等
6.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遵守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描述是()A.按阶梯逐级给药B.按需给药C.口服制剂首选D.用药个体化E注意具体细节
7.癌痛治疗的药物选择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轻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B.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C.重度疼痛:强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D.如果病人伴有抑郁,应当使用抗抑郁剂E.吗啡易导致腹泻,应该禁用缓泻剂8.第1阶梯药物特点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主要为非甾体类镇痛药B.对中度疼痛亦可能有效C.具有封顶效应(天花板效应), 不能无限增加剂量D.治疗中,1种非甾体类镇痛药无效应更换另1种非甾体类镇痛药
9.阿片类镇痛剂的特点有()
A.杜冷丁适用于慢性癌性疼痛治疗B.美菲康应每4 小时服1次C.吗啡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较差,因此需不断增加剂量D.吗啡有短效和缓释2 种口服剂型,选择任1种均可E.芬太尼贴剂起效快
10.吗啡给药的不正确方法()
A.滴定幅度要小,从小剂量开始B.逐渐增加剂量C.吗啡的起始剂量在成人1般是每4 h 1Omg (短效)或每12 h 3Omg (缓释片)D.短效制剂每次递增1 倍的剂量
11.对于吗啡个体化用药不正确的()
A.由于样体差异大,剂量不应受推荐标准限制B.对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起始剂量不需减少C.对不能口服吗啡者,可考虑经直肠、透皮等,最后考虑注射途径D.剂量调整拟有效镇痛为参考
12.有关杜冷丁不正确的描述()
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C.止痛强度为吗啡的10 倍D.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E.去甲哌替啶半衰期是13-14 小时
13.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爆发性疼痛时,用缓释吗啡处理B.吗啡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最常见副作用的便秘C.如果吗啡未能完全控制疼痛,应该增加给药频率D.吗啡镇痛剂量要受药典“极量”的限制
二填空题(48×1)
14.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分为两种类型: 和。
15.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和。
16.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或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
17.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和。
18.癌症疼痛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19. 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
20.癌痛常规评估及相应的并请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内完成。
21.癌痛量化评估疼痛时,应重点评估最近内患者最严重和最轻的疼痛程度,以及通常情况的疼痛程度。
量化评估应该在患者入院完成。
22.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三种方法。
23.首次全面评估应在患者入院内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在给予止痛药治疗进行再次评估,原则上不少于每月。
24.癌痛全面评估通常使用文件来评估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25.癌痛的治疗方法:、和。
26.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
27. 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对不宜用该途径病人可以用其他给药途径,如、,较方便的方法有等。
28.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或。
29.癌痛治疗的基本药物是。
30.非甾体类抗炎药日限制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
如需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日限量已达到极限,应考虑更换为止痛药,如为联合用
药,则只需增加阿片类止痛药。
31.中重度疼痛的首选药物是。
32.使用吗啡即释片进行滴定时,拟定的始初固定剂量; 用药疼痛不缓解或缓解不理想,应于后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滴定剂量。
33.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
34.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副作用会持续存在。
三简答题(16分、10分)
35.简述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的方法?
36.简述三阶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