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复习题

结构力学复习题


7、对右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支座 A 产生逆时针转角 ,支座 B 产生竖直沉 降 c ,若取简支梁为其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 C )
A、
X
c a
B、
X
c a
C、
X
c a
D、
X
c a
A EI a A X EI
B
B
8、位移法方程的实质是( A ) ①平衡方程; ②位移方程; ③物理方程; ④平衡方程与位移方程。
8、n 次超静定结构,任意去掉 n 个多余约束均可作为力法基本结构。( 9、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都是二次抛物线。( × )
10、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力法的典型方程一样,都是变形协调方程。(
×

11、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 × )
12、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D ),如果用
题2图
5、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 B ) A、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 B、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 C、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 D、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
6、图示简支梁在所示移动荷载下截面 K 的最大弯矩值是:( D ) A.140kN·m; B.160kN·m; C.180kN·m; D.150kN·m。
2kN/m
解:1、在 A 支座加单位水平力 P=1 2、作 M1 图,如图(a) ;作 MP 图,如图(b) (a) (b)
6 6 36 9
M1(m)
MP(m)
3、计算△:△=∑ω·y0/EI=(ω1y1+ω2y2)/EI =(36×1/3×6×6×3/4+1/2×6×27×4)/EI=648/EI
9、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为( B )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10、 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C ) A.结构的平衡条件; B.结点的平衡条件; C.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 D.结构的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
四、计算如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 1,2 杆的轴力。
4、建筑物中用以支承荷载的骨架部分分为 实体结构 三大类。
5、用虚功原理导出计算结构在载荷作用下位移的单位载荷法时,其虚功方程中 的位移和变形是由 实际荷载 生的内力。 6、一个简单铰相当于 2 个约束。 7、力法以 位移 为基本量,位移法以 方向上的位移 为基本量。 引起的, 而作虚功的力是 虚加的单位力 及其产
A q B
3、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B ) A、DC, EC, DE, DF, EF B、DE, DF, EF C、AF, BF, DE, DF, EF D、DC, EC, AF, BF
A F B D C E
4、图示超静定结构,如果用力法求解,则基本未知量个数为( 位移法求解,则基本未知量个数为( B A.1 个 C.3 个 B.2 个 D.5 个 )。
五、计算题
求结点 C 的水平位移,设各杆 EA 相同。
解:由 由 由
,得 ,得 ,得
在 C 处虚设单位力,求出各杆轴力如图所示:

B 0 C 1 0
2
(1 2 2 ) pa EA
0 D
-1
A 1
1 F N1 图
1
六、求下图多跨静定梁的 D 截面的竖向位移。
解:
(同侧)
(同侧)
(异侧)
七、计算如图所示刚架支座 A 的水平位移,EI=常数。
1、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 则此结构为:( D ) A.梁; B.桁架; C.横梁刚度为链杆方向(不能通过 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D ) A、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弯矩有变化 C、剪力有变化 D、轴力有变化
二、判断题。
1、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 ) × )
2、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必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3、两个弯矩图的叠加不是指图形的简单拼合,而是指两图对应的弯矩纵矩叠加。 ( 4、n 次超静定结构,任意去掉 n 个多余约束均可作为力法基本结构。( √ × ) )
5、两个弯矩图的叠加不是指图形的简单拼合,而是指两图对应的弯矩纵矩叠加。 ( 6、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会产生内力。( 7、位移法以结点力为基本未知量。( × ) × ) × ) √ )
八、作下图示刚架弯矩、剪力图。
解:(1)求支反力
(2)作

(3)作

结构力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刚架、拱、桁架四种常见结构中,主要受弯的是 刚架 和 拱 ,主要承受 轴力的是 桁架 。 2、 原为几何可变体系, 经 微小 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称为 几何 体系。 3、力法方程中柔度系数 自由项 代表 代表 基本结构在
X j 1
作用下产生的沿
Xi
的位移 ,
基本结构在仅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沿 X i 的位移 。 杆件结构 、 板壳结构 和
13、图 1 所示梁在一组移动荷载组作用下,使截面 K 产生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荷载 位置如(a)所示。( × )
图1 14、图 2 所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3,用力法求解,则基 本未知量数目为 5。( × )
图2 15、位移法的典型方程与力法的典型方程一样,都是变形协调方程。(
×

三、选择题。
5kN 5kN
5kN
解:1、求支座反力 由∑ MA=0 得 YB×4-5×3-5×6-5×9=0 即 YB=22.5kN 由∑Y=0 得 YA=-22.5kN 由∑X=0 得 XA=15KN 2、求 1、2 杆的轴力 沿 CE、CF、DF 杆截开,并取上面部分,由∑ MF=0 得, N1×4-5×3=0,即 N1=3.75KN(受拉) 由∑X=0 得,N2X=10KN,即 N2=5 N2X /4=12.5KN(受拉)
相关主题